任务型写作趋势下的部编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摘要】习作是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对它的考查可以说占据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部编本教材更是从三年级起设置了独立的习作单元来组织教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渗透,促使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正在自上而下不断地影响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方式和内容。因此,教师需要理解全新的习作教学理念,创造性地使用习作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任务型写作;部编本教材;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115-02

    【本文著录格式】苏秋霞.任务型写作趋势下的部编本小学语文习作教学[J].课外语文,2021,20(16):115-116.

    “下笔成文”是中国文人最基本的一种能力,纵观中国几千年的人才选拔,大都是通过作文的方式,或书写情感体验,或建言献策。作文能力是综合素养的体现,以此来反映认识世界的态度。习作教学是学生作文能力训练的起始阶段,适时激发习作兴趣,能为之后的学习奠定好的习作基础。习作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应对各方面的能力。所以,习作训练就需要关注学生的社会生活和现实内容,在真实的情境中用积极向上的态度抒发自己的亲闻、亲见、亲感。

    一、任务型习作的发展趋势

    任务型写作是2017年高中语文新课标出版以来语文教学的新方向,这版课标在“语言的表达和交流”的目标中提出“能将具体的语言文字作品置于特定的交际情境和历史文化情境中理解、分析和评价”。作文教学的考查测评与命题方式逐渐以真实情境和典型任务为依托,关注社会生活中的语言知识运用。于是高考作文逐渐从我们所熟知的材料话题型转变为任务驱动型,促使学生立足于现代社会,关注时事新闻热点,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例如2020年全国Ⅰ卷的考题是“齐桓公、管仲,鲍叔三人的历史人物评说”,具体情境是在班级读书会上要求以发言稿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对三位人物的认知和评价可能关系到个人选择和社会发展,对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思辨性。全国Ⅱ卷“以青年学生当事人身份在世界发展论坛上演讲”,天津卷“对中国面孔的思考和感悟”,這些作文都是时代感极强,有利于激发学生在新的社会背景下的责任担当。

    可以看出任务型写作是将教习作知识转化为用习作知识的过程,将静态语言转化为动态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更有利于教师明确习作的任务和目的,训练学生更好地掌握习作知识。这些环节之间层层相扣,有效地实现新课改中以生为本的理念,培养学生应对生活的能力。

    二、任务型写作对习作教学的启示

    高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考查,促使任务型写作的教学理念开始向下迁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习作的兴趣,提高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在习作中表达真挚的感情,抵制“假大空”的套作。再加上部编本教材的全面使用,指引着习作教学的新方向,给教师带来新挑战,要求小学语文一线教师在教学的方式方法和内容选择上有所突破,有所发展。

    (一)开发习作教学的资源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是达到语文教学目标的保障,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这是我们都在遵循的方向。“大语文”的教学观也在不断地深入到一线语文的课堂教学。任务型写作正是指导我们重视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语文实践活动,促使学生将所学的写作知识应用于真实的情境和特定的任务中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所以,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需要进一步丰富习作教学的资源,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关心社会事件,部编本教材中的习作和口语交际部分就有对时事新闻的关注,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新闻。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出题方向都以社会大新闻为背景,发扬时代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学生,应该从小关心社会和我们的祖国发展。例如举世瞩目的祖国70周年华诞和阅兵仪式,推动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新创举,“5G”领域的新应用。特别是2020年脱贫攻坚和新冠肺炎的大背景,这些坚守在扶贫脱贫一线的工作人员和抗击新冠肺炎的白衣天使,他们的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事迹,都需要我们铭记。这些都可以引入成为我们训练的习作素材。

    紧贴家庭内容,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每天都可以接触到的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细腻的情感,和善于观察的能力。生活里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是他们心灵的印记,就此我来引导他们更广泛地积累素材。

    (二)关注习作教学的内容

    部编本教材在习作内容的编排上守正出新,既吸取了之前教材的可取之处,又增添新的亮点。习作的训练既分散又集中,与语文教学的其他板块内容紧密联系,安排和组织了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习作活动。新编教材的编排最大的特色就是目标清晰,让很多教师有了教学的“抓手”,习作教学的编排在这版教材中更加突出。部编本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从七个方面概括了这版教材的创新点,其中关于习作教学这部分内容,他阐述“部编本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力图突破既有的模式,在突出综合能力的前提下,注重基本写作方法的引导”。可以看出,部编教材力求更有效地实施教学,明确习作方法,完善写作序列,突出可操作性,循序渐进地指导教师和学生完成习作目标。

    本版教材关于习作教学共设计了四个方面:1.写话练习,紧随阅读课文之后,以课后练习题的形式出现,训练内容简单,一般是针对课文中句式的仿写。2.课后小练笔,有单独的板块,内容多样。需要学生习作的时候可以成段成篇,有自己的逻辑体系。学习《少年闰土》后,训练学生借助照片,仿照课文第一自然段,对生活中曾经的瞬间进行艺术性的描述。3.单元习作,和以往的教材呈现形式相同。例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父母之爱,习作的要求是回归自己与父母的相处,借此机会写出想对父母说的话,进行心底的交流。4.习作单元,有明确的训练序列,与单元习作相辅相成,进一步巩固课标中提出的纪实作文、想象作文和应用文的练习。

    这四个方面的习作训练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为出发点,更多地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场景,引导学生用真情实感描写自己的生活,关注实际情境的应用。

    (三)转变习作教学的方法

    习作教学对于很多教师来说都是排斥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自身写作基础薄弱,很难写成好的作品,因而在教学时无法有效指导学生;另一方面是对习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寻求不到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是简单地促使学生下笔写作。那么在任务型作文的趋势下,该如何更好地开展习作教学?

    提升教师的习作能力。除了常规培训学习外,可以尝试和学生一起习作,比一比谁写得更好,从而共同进步。很多教师都曾有“下水文”,叶圣陶作为语文教育大家,他的很多习作范文被收入到语文教材中,并且指导着学生习作。如《记金华的双龙洞》被编排进四年级下册的习作单元,通过移步换景,融入感受的技法指导学生写游记,《爬山虎的脚》和《荷花》也是进行习作恰到好处的范例。学生在和老师一起习作中更有激情。

    開发学生的习作经验。突破传统模式化的习作教学,激发学生内心的习作欲望。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有感而发,在做中想清楚,而不是无病呻吟,虚假套作。教材中的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可以提供给学生更广阔的生活场景和素材,从中获得最真实的感受。教师加以创设性的使用情境,学生在活动之后再进行习作,就会有话可说,养成从实际出发来运用语言文字。

    (四)丰富读写共生的教学资源

    任务型写作考查学生对待社会问题和事物变化有自己的看法和态度,需要学生有更广阔的视野,读写结合,是和作家一起去写作,仿照作者的文笔,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读是输入知识,写是输出知识。不仅研读课文,而且要善于利用教材,拓宽文本资源,把握读写结合点,引导学生将习作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写作过程当中去。例如“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学习课文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发现要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去塑造才会更立体。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3]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

    作者简介:苏秋霞,女,1992年生,山西河津人,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