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下商业银行中等规模陷阱

    徐鹤龙

    商业银行是负债经营的行业。2003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总资产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在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夯实资本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在银保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和巴塞尔协议等主要监管法规的约束下,资本充足压力对我国银行的影响越来越大,银行依靠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另一方面,当前全球经济形势复杂严峻,规模扩张困境中的银行经营亟待转型,尤其是对于中等规模的股份制银行来说,传统的规模增长方式很难再持续下去了。

    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等规模的股份制银行要防止陷入经营的“中等规模陷阱”,即当银行规模体量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原有的经营模式、客户结构和服务能力不能再支持高质量、高速度的发展需求,导致银行既不能保持行业内应有的市场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出规模经济效应,同时也很可能失去其相对于小银行的灵活优势,最终导致经营业绩和市场占有率双双下滑。

    因此,规模增长与资本消耗压力的矛盾成为各家银行亟待解决的难题。资本约束是未来商业银行转型發展的根本动力。轻型发展则成为各家银行尤其是中等规模银行冲破资本约束,提升资本效率,实现成功转型的方向路径之一。

    银行业中等规模陷阱案例简析

    从国际银行业发展经验来看,确实存在中等规模陷阱现象。以富国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为例,1995年,两家银行的资产规模旗鼓相当,但在之后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富国银行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与纽约梅隆银行资产倍数由起初的0.9倍扩大到5.3倍,远远甩开纽约梅隆银行,成功跨入美国银行业的第一梯队。而纽约梅隆银行一直无法跨越规模陷阱成为大型银行,至此其转型定位为中小型银行。

    在标普全球发布的“2019年全球银行100强排名”榜单中,富国银行排名第13位,而纽约梅隆银行仅排名第75位,排在我国的北京银行之后,差距可见一斑。从历史事件角度看,富国银行的快速扩张得益于其成功并购西北银行和美联银行;而从实际经营分析看,富国银行超出同业的稳定盈利能力,为其跨越式扩张提供了资本补充。

    近20年来,富国银行的ROA和ROE始终分别保持在1%和10%以上,高出美国银行业平均水平20%,其市值排名更是稳居全美前三。然而,纽约梅隆银行作为“中小银行”, 在日益加剧的竞争市场环境下,并没有追随富国银行“先做大,后做强”的规模增长策略,而是依托资本市场以专业专注的特色化经营策略实现了“异军突起”,这对我国正在努力推进业务转型和升级的中小银行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但大部分止步于中等规模陷阱的银行,在无特色化市场定位和差异化发展战略指引的情况下,面临的是市场竞争力下降,市场份额的固化和减少,甚至最终被同业兼并的命运。因此,破解中等规模陷阱成为中等规模银行发展亟待解决的瓶颈。

    我国银行业中等规模陷阱问题

    2003年前后,我国银行业开启了革命性的改革。2003年底,中央汇金公司分别向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注资225亿美元,标志着四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造正式开始。2005年,汇金公司向工商银行注资150亿美元,此后,随着农业银行于2010年成功上市,我国四家大型商业银行至此全部完成股改上市。

    一般情况下,如果以5万亿~10万亿元作为中等规模银行的参考标准,那么当时的四大国有银行在跨越中等规模陷阱时,都曾出现过资产增速放缓、规模停滞徘徊的情况。但受益于当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诸如“四万亿计划”的货币大幅扩张,在当时宏观经济刺激性政策的拉动下,四大国有银行很快突破了中等规模瓶颈,重新走上快速发展道路。2003~2013年,我国银行业经历了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部分银行的中等规模陷阱问题。

    具体来看,数据统计显示,作为银行业龙头的工商银行,2005~2008年资产增速逐年回落,由27%下降至12%,增长乏力。直至2009年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推出“四万亿”刺激政策,工商银行才重回发展快车道,资产规模在当年即增长21%,逼近12万亿元,跨越了所谓的中等规模陷阱。2009年,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家大型银行资产规模增速也出现了类似情况。总体来看,2008~2012年,四家大行资产规模增速普遍较高,2013年以后又普遍跌至10%以下,且近年来保持较低增速水平。

    与此同时,2004~2012年,股份制银行资产增速也一路高歌猛进。2013年前后,随着国家经济结构面临转型,经济政策有所调整,股份制银行资产规模增速呈现断崖式下滑,此后未再恢复到之前的水平。近几年,招商、中信、民生、浦发、兴业等主要股份制银行在资产规模接近6万亿元之后,资产和利润增速逐步回落至与大型银行趋同甚至稍弱的水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中等规模陷阱。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强化国内大循环的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双循环以国内循环为主导,意味着商业银行的主要资源会集中到国内的客户,客户市场可能会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长尾客户、普惠金融、小微企业将成为各大商业银行竞争的主战场。因此,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会更加拥有主动选择权,可以凭借规模优势,以低资金成本、高科技金融手段、遍布全国的服务网络等在各个竞争领域占据先机,中小型商业银行根本无力与其对抗竞争。

    构建基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显著变化的大背景下,推动我国开放型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双循环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势必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其各项经营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新形势下银行破解中等规模陷阱之路

    双循环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新征程。作为我国银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中等规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如何跨越发展的中等规模陷阱,实现成功转型,成为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需要思考的问题:跨过去,跻身大型银行,其市场地位和竞争实力将会进一步提升;跨不过去,则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转型困境。而且一旦陷入低增长困境,银行的内生增长能力会大幅下降,生存环境会举步维艰。未来,中小银行要准确把握“双循环”下的业务发展机遇,采取系列举措,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摆脱中等规模陷阱的桎梏,实现经营与转型的成功,重点要做好以下三方面。

    综合化转型

    综合化转型即中等规模银行向综合化、全能型经营转型。综合化经营不仅是发达国家银行业的主流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银行业提升竞争力、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筹码。从微观和宏观层面来看,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间接融资的空间越来越小。银行综合化经营是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机构优化,推动资本市场进一步发展。在高水平金融双向开放支持双循环的背景下,我国银行业与国外大型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将突出表现为以综合服务能力为基础的集团式竞争。

    近年来,综合化经营已经被我国银行业尤其是大中型银行积极实践。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基本实现了全牌照经营,各项经营指标均居业内前列。其中,建设银行依托其强大的金融科技,深化协同发展,打造金融生态圈。同时,综合化经营更是中等规模银行面对国际化竞争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银行应抢抓机遇,积极布局覆盖证券、保险、基金、租赁、投资、理财、资管以及金融科技等行业渠道,通过逐步拓展金融全牌照布局,践行金融控股集团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在银行的综合化经营中,不同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和综合服务能力成为关键的有力抓手。银行各部门、子公司之间的目标客户多有重叠,因而应增强前中后台的协同,整合资源,做好资源共享,降本增效,打通项目、产品和营销三端,做优平台生态圈建设,从而为客户提供一体化、一站式、多层次体系的综合金融服务。

    数字化转型

    当前,国内大多数银行现有系统尚未完全现代化,这是银行实现成功转型的巨大障碍。同时,数据治理一直是监管和银行自身关注的焦点,是银行数字化的核心问题。数字时代,银行的职责可能还包括保护客户数字身份信息等,这也预示着银行在数字化时代可以开辟新的发展领域。总体上,数字科技与传统金融领域融合渗透,正在改变着传统银行业务经营模式和金融生态。商业银行只有加快推进业务经营数字化转型,才能在盈利模式、客户获取、产品创新等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才能顺应和服务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从当前股份制银行数字化转型实践来看,除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数字化转型进程步伐较为迅速外,多家股份制银行的业务数字化还停留在概念和起步阶段,业务模式很难匹配当前的客户需求,导致客户满意度不尽如人意,客户流失率居高不下,背离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基于此,中小银行应顺应数字化浪潮,全面拥抱技术,加速业务经营的数字化转型。中小银行应通过数字化转型,转变自身的业务发展动力,真正实现数字驱动业务发展,进而提升经营效率,促进经营模式创新;通过技术升级和构建场景生态提升核心竞争力;践行业务数字化转型,精准提升基于客户体验的金融服务能力;通过数字化转型,缩短产品服务与客户之间的距离。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中小银行实现数字化转型,要在做实、做强、做活数据资产上下功夫,做好数据治理。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全面的系统性工程,要做好统筹规划和实施,实现和推动数字化转型不能只考虑技术和数据端的问题,要保障数字化转型的长期成功,人的因素不可忽略。随着技术手段成本的不断降低及其在行业中普及速度的不断加快,从长远看,技术可能会逐步丧失其最初的优势。学习如何使用技术来发掘新客户,洞察和提供相关服务,对银行来说十分重要。此外,银行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还有企业文化理念。数字化转型的成败最终往往取决和落脚于文化理念。通过推动组织文化理念变革,只有银行管理层来思考和探索如何最有效地利用技术、人员和流程实现数字化转型,那些利用协作和创新文化机制来推动变革的金融机构一定程度上才能在未来实现数字技术投资的真正回馈。

    轻型化转型

    为应对当前的数字化转型压力,各家银行需要持续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这让资本充足率早已接近监管红线、资本实力稍弱的中小银行更加步履维艰。2020年疫情以来,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外部经营环境不断恶化,银行同业竞争压力持续加大,盈利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传统业务竞争激烈,加之资本补充压力,倒逼商业银行转变盈利模式,即由资产驱动向非息业务驱动转变。

    轻型化是低资本消耗与高质量发展的平衡,体现在轻资本、轻资产、轻负债和轻运营等方面。因此,银行应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交易银行、财富管理等轻资本业务,着力培养提升大投行、大资管、大托管和数字化支撑的交易银行能力,把握双循环下消费升级的零售业务机遇,强化以效益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依托金融科技提高数字化建设水平,从而增强客户旅程体验,提升场景流量、价值创造和市值管理能力,加快向价值银行转变,在当前艰难的经营变革中缔造出第二发展曲线,最终实现轻型化转型。

    此外,中小银行尤其是小型银行在经营中受到的风险波动更大,只有保持经营特色和独特市场定位,明确追求价值创造增长而非规模扩张增长的经营指导思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不同于中型银行已经具备相当的规模与实力,小型银行自身的竞争力更弱。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除了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扩张规模,还要面临来自诸如跨行业、跨产品等方方面面的竞争压力。因此,小型银行在规模扩张的同时要赢得生存机会,应找准定位,运用好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瞄准轻型化,专注于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做小而美、小而精、以服务于当地客户为主的特色银行。同时,小型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也可以主要借助于外部力量而非自身盲目进行,以避免不必要的大规模投入和风险压力。

    数字时代,科技并不会改变金融风险的本质,风险管理能力和处理复杂金融问题的能力仍然是银行的先天竞争优势。转型驱动着银行业务模式的转变,未来的银行业面临激烈竞争,掌握平台并构建起以自身为核心的生态服务体系的科技化银行将具有绝对优势。尽管银行业的经营发展模式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但是银行的角色本位始终如一,银行应坚守其作为国民经济金融中介桥梁的核心身份,确保金融“活水”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灌溉”之间的精准匹配畅通。银行在综合化、数字化、轻型化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如何解决一个个难题,做好战略应对,在业务与技术的融合转型中,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使命,跨越中等规模陷阱,实现企业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作者单位:中信银行、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编后语:银行业中等规模陷阱实质上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竞争在银行业的表现。我们应当看到,这一波新科技大潮来势汹汹,其受益者首推银行业。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大大提高了银行的运营效率,但不是每一家银行都能驾轻就熟,永远走在行业的头部位置。敏感并行动高效者能借机提升自身的实力和规模;犹豫者和行动迟缓者则会在大潮的冲击下退步或落伍,成为包商银行那样的失败者也不足为奇。大银行在此次转型进程中固然处于有利地位,但也不能掉以輕心,不能抱着“大而不能倒”的心态淡然处之,更不能指望来自上面的行政力来永保自身的永续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