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散文篇性开掘的几种视角
汲安庆
一、课堂导入
师:乐府诗说“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曾经担任杭州市、苏州市市长(当时叫刺史)的白居易曾深情地回忆“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韦庄说得更绝了:“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刚才这些诗句中反复出现了哪一个词?
生:江南。
师:这些诗句写的是春天或者是夏天的江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冬天的江南的散文,这就是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
(板书:江南的冬景)
评析:导入简洁、明快、有力,不仅集束式体现了江南之美,唤醒了学生对江南之美的爱恋和憧憬,更重要的是突出了郁达夫与古人赞美江南视角的不同,激趣的效果一下子就产生了。
教者呈现江南之美的诗句时,说“韦庄说得更绝”,言下之意似乎是:表现更独到,赞美更强烈。但这是假象,韦庄的真实意图是:不管别人怎么夸江南美,江南也不是我的家乡。总有一天,我还是要还乡,哪怕家乡令我肝肠寸断。
因此,准确的措辞应该是:“韦庄借他人之口,更是道尽了江南无法阻挡的诱惑。”
二、整体感知
师:课前大家都已经做过预习。郁达夫笔下的“江南”特指哪一带地方?请从文中找出有关语句来说明。
生:江浙一带。
师:是江浙一带,我希望大家能从文中找出具体交代的语句。
生:第2自然段“大江以南”。
师:不错。“大江”指的是长江,“大江以南”就是指长江以南。但在郁达夫的笔下,长江以南的某些地区显然是被排除在描述之外的,大家发现没有?
生:闽粤,也就是福建、广东。
师:福建、广东在地理上都处于“大江以南”,但在气候上却和江浙一带颇为不同,处在亚热带和热带之间,冬天不像冬天,反而更像和暖的春秋。郁达夫曾经担任广州中山大学的教授,在福建也待过一段时间,对这两地的暖湿气候有着切身的体验。
接下来请同学们找找看,本文正面描写江南冬天景色的有哪些自然段?
(学生认真阅读、圈画)
师:哪位已经有所感知了?
生:第2、5、7、8、9自然段。
师:换个角度说,哪几段主要是用来比较的,并没有正面描写江南的冬景?
生:1、3、4、6、10自然段。
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第10段,是不是在描写江南的冬景。
生(迟疑):有一点。
师:“窗外的天气晴朗得像晚秋一样,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诱得使你在房间里坐不住。”这不是在直接地描写眼前江南的冬景吗?当然,煞尾的文字主要表现对野外冬景的向往和欣赏。
好,明确了这点以后,我们重点欣赏第5、7、8、9自然段。先对这四段文字描写的主要景物加以概括。如果可以用原文,就尽量截取原文;如果不行,再试着用自己的话进行概括。
(学生思考)
师:我们先来看第5段,它主要描写什么景物,突出什么特点?(指名学生回答)刚才你已经回答过问题了,还想发言吗?
生:嗯,第5自然段写了芦花、红叶、乌桕树、野草什么的。
师:这些景物色彩很丰富,你看白的、红的、赭红的。后面有一句议论性的话,揭示出江南草木什么样的特点?
生:生气。
师:是的,富有生气、生机。芦花、红叶可以经冬不败,雪白的桕子可以乱梅花之真,比逼真更进一步。若一个人到冬郊走走,可以感受到含蕴其中的生气。整段话强调的就是江南山野,虽然时届冬天,但仍然充满生机、生气。
(板书:山野生气)
师:第7自然段可以截取课文中的语言来概括。假如也用四个字的话,可以怎样概括?
生:河港交流。
师:是吗?“江南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故空气里时含水分”,这句话起什么作用?
生:说明江南冬天雨水多的原因。
师:是的。这几句话揭示了江南冬天细雨霏霏的原因,描写的重心落在后面。所以,这段话主要写的是江南冬天什么样的景致?
生:雨景。
师:是以江南冬天的雨为描写对象,但作者的笔触主要集中在什么地方?
生:农村。
师:用原文来说——?
生:寒村。
(板书:寒村微雨)
师:写了雨后紧接着写雪。鲁迅说雪是雨的精魂。
(板书:江南雪景)
师:再看第9自然段,长时间既没有雪也没有雨,这样的冬天,农民把它叫做“旱冬”。作者认为这样的冬天最适宜闲步逍遥,体现出了一个文人的偏好。
(板书:旱冬闲步)
评析:引导学生概括正面描写江南的几幅图,感受郁达夫散文的画意,似乎人人可为。但是,分析出其间隐秘的思维逻辑——山野生气是因雨水多造成的,雨水多才会有接下来的寒村微雨图、江南雪景图,还有既无雨也无雪的旱冬闲步图,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做到。至于說关于江南地区的准确定位,关于“农村”与“寒村”的用词择定,还有从色彩中感受江南草木的生气,将思维、审美、语用有机统一,更非轻而易举。
不过,一切问题皆由教者发起,也体现了教学紧张、局促的一面。理想的教学是彼此分享,相互触发,为什么不能先问问学生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顺势建构呢?
三、文本研习
师:本文集中笔墨描写了这样四幅图画。我们着重选择其中的两幅来深入欣赏。先看第二幅“寒村微雨”图吧,我们一齐把它朗读一遍。(学生朗读“寒村微雨”段落)前面已经提及,所谓的“河港交流,且又地濒大海,湖沼特多”是在为江南冬天的多雨解释原因的。濒,就是临近、靠近的意思。在郁达夫看来,这是一种境界,一种说不出的悠闲境界。作者说“说不出”,但被他巧妙地画出来了。他是怎么画的?请大家把动词圈出来。
(学生圈点勾画)
师:你圈了哪些动词?
生:洒、加、泊、添、画。
师:不错啊,不过还有,你自己能不能加以补充?
生:点些。
师:我们要求圈动词,“些”就不要了。这些都是很平常的动词,却展现了绘画过程。我们先把这部分一起朗读一下。从“你试想想”到“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
(学生齐读)
师:郁达夫不是画家,但是他精通画理。“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远阜”就是远山。这里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个临水倚山的“寒村”。接下来作者怎么“画”呢?
生:“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背景的渲染,赋予画面淡淡的烟雨朦胧的感觉。
师:感觉很准确。接下来继续点染:“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这灯光的月晕。”门前停泊的乌蓬小船说明人已到家;茅屋里酒客喧哗,以动衬静;一圈灯光的月晕,则在冷色调的画面中赋予了一点暖色调。这真是一幅幽静、悠闲的山水画。郁达夫不是畫家,但他曾在北平艺术专门学校教过书,有很多画家朋友,包括艺术大师刘海粟。他们是同龄人,也是好朋友,熟稔到彼此经常请客吃饭,我们读读郁达夫的日记就知道。我们来看看画家刘海粟是怎么评价郁达夫的游记的。
PPT展示:
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
师:大家把这位艺术大师的评价一起读一遍。(学生齐读)刘海粟高度推崇郁达夫的游记。精练的语句包含了两层意思,前一句说明各种艺术门类之间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借鉴;后一句则揭示了什么道理?
生:实地考察的重要性。
师:对啊,说明自然的游历、生活的积累对文学艺术鉴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确实,郁达夫的这一段文字写得很美,简直可以当做山水画来欣赏。接下来,作者特别点醒“人到了这一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并用李涉的《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来印证,来突出江南农村冬雨霏霏的悠闲境界。
(板书:悠闲)
好,再来看描写江南雪景的段落,请位同学来朗读一遍。
(生读)
师:这里的描写作者换了一种笔墨,主要采用什么写法?
生:引用古代诗歌。
师:是的,引诗入文。那么,四处引用是按什么顺序来排列的呢?请大家把有关词语圈出来。
生(部分):时间。(学生圈“日暮”“冬宵”“更深人静”和“第二天的早晨”)
师:很好。请大家再仔细看看,它是不是还有一个隐含的顺序?
生:下雪的过程,从“欲雪”“微雪”到“风雪”,下了一夜的雪,到第二天早上已是“深雪”,不过雪已经止住了,否则村童不会出来报告村景了。
师:关键词语找得很准,顺序也理得很清楚。“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或者亲友团聚,酒香弥漫,或者柴门犬吠,风雪夜归,都给人以什么感觉?
生:温暖。
师:是啊,温暖、温情、温馨。“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则报告了春的消息,给人以清新的感觉。郁达夫古典诗词修养极高,能创作一手好诗词。这里的引用随手拈来,无不熨帖,表现了江南雪景的美丽和温馨。其他描写江南冬景的段落留待同学们自己去品读。我们现在再来看看那些没有直接写江南冬景的段落,这些段落是不是可以删去?为什么?
(板书:北国异境,闽粤异状)
生:不可以。写北国异境、闽粤异状,是运用比较来突出江南冬景的更好。
师:是吗?是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更好”吗?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是怎么说的?
生:“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说明北国的冬天可爱,江南的冬天“也”可爱。
师:学语文就是要这样品味词语,包括它的虚词,它的句式,它的语气。写北国和闽粤的冬天,是为了突显江南冬景的特点,明朗、明丽,幽静、悠闲,自成一格。这里只有主次之分,没有加以褒贬的意思。
评析:具体感受寒村微雨图和江南雪景图的美,认知间接描写江南冬景文字的表现功能,是本环节完成的两大教学任务。
教者的别具匠心处有三。
一是注意文脉的把握。段落正侧面描写的交错就不用说了,四幅图画的感知也不用说了,单是两幅图的审美,便令人深深感受到教者对文脉从宏观到微观的高度重视。
寒村微雨图的审美:圈动词,这是感受郁达夫“绘画”的过程。欣赏临水倚山的寒村、淡得不成墨的白雨背景、乌篷小船、喧哗的酒客等主角、西天的一味红黄和茅屋窗中灯光的月晕所散逸出来的闲静氛围,这是感受郁达夫“绘画”的技法和情调。
江南雪景图的审美:先引导学生感知外在的时间顺序:日暮—冬宵—更深人静—第二天的早晨;再感受隐含的顺序:欲雪—微雪—风雪—深雪。
文脉与课脉浑然相合,自有一种天然的精致。
二是注意情调的整体把握。感受寒村微雨图的幽静、悠闲;感受江南雪景图的温暖、温情、温馨;感受北国和闽粤冬天正衬而出的江南冬景的明朗、明丽、幽静和悠闲。再次强化了教学的整体感、有机感。
三是不忘衬托、措辞等方面的点染。如引入刘海粟对郁达夫游记散文的评价,与学生探讨——“这一种江南的冬景,岂不也可爱得很么”一句中的“也”字,是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更好”吗?对深化篇性理解,都是强有力的助推器。
当然,上述的教学理路或追求,教者如果清晰点出,且整体把握情调之后,让学生以读强化体验,则会锦上添花。
四、拓展探究
师:作者笔下江南的冬景是如此的明朗、悠闲,那么,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也是如此的明朗和悠闲吗?你们看这是本什么书?(出示《郁达夫日记集》)
生(齐):《郁达夫日记集》。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作者当时的日记。
PPT依次展示:
(一九三五年)三十日(十一月初五),星期六,雨。
今晨一早即醒,因昨晚入睡早也,觉头脑清醒,为续写那篇《文学》的散文《江南的冬景》,写至午后写毕,成两千余字。
二十九日(十一月初四),星期五,雨。
家国沦亡,小民乏食,我下半年更不知将如何卒岁;引领西望,更为老母担忧,因伊风烛残年,急盼我这没有出息的幼子能自成立也。今日为防空演习之第二日,路上断绝交通如故……午后因事出去,也算是为公家尽了一点力。下午刘开渠来,将午前的文章搁下,这篇《江南的冬景》,大约要于明日才得写完寄出。
二十八日(十一月初三),星期四,微雨。
今天为杭市防空演习之第一天,路上时时断绝交通;长街化作冷巷,百姓如丧考妣。
十一月十九日(旧历十月廿四),星期二,在杭州的官场弄。
天气实在晴爽得可爱,……像這样一个平和的冬日清晨,谁又想得到北五省在谋独立,日兵在山海关整军,而阔人又都在向外国的大银行里存他们的几万万的私款呢!
师:这四则日记都选自《郁达夫日记集》,分别记于《江南的冬景》成稿的当天以及前几天。“家国沦亡,小民乏食”“长街化作冷巷,百姓如丧考妣”,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结合这些背景材料,联系文本,大家有什么感受?
生:江南的冬景那么明朗、悠闲,文学描写是想象的,可以与社会现实不一样。
师:准确地讲,文学描写需要想象,需要创造,它以现实为基础,但可以不“照抄”现实,否则很容易成为新闻报道。
生:现实的丑恶、严酷可以引发作者对自然美的向往和追求。
师:说得很好,现实的丑恶,特别是对丑恶现实的不满可以催生对美好、自由的境界的追求和创造。你的话很有哲理性哦,概括得很精练。
生:从日记看,作者是忧心忡忡的。作家的心灵在自然山水中得到了安慰。
师:是的,如焚的忧心可以在广阔、朴素、纯净的大自然中得到麻醉,得到抚慰。刚才大家说的意思,不妨用“寄情山水”四个字来概括。郁达夫是个有正义感和责任心的作家,疲惫、痛苦的心灵渴望在美好的自然山水中徜徉、栖止,得到抚慰和寄托。
PPT展示:
山水、自然,是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减淡,使人格净化的陶冶工具。
欣赏自然,欣赏山水,就是人与万物调和,人与宇宙合一的一种谐合作用。
我曾经到过日本的濑户内海去旅行,月夜行舟,四面的青葱欲滴,当时我就只想在四国的海岸做一个半渔半读的乡下农民;依船楼而四望,真觉得物我两忘,生死全空了。
——郁达夫《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
游赏山水,表现山水,使心灵宁静,使人格净化,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这也是促使郁达夫创作大量的游记散文的重要原因。
当然,他笔下的农村、农民,自觉不自觉地带有某种美化的成分,多多少少体现了旧式传统文人的理想,或者说偏嗜。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有时生活在想象的“桃花源”中,生活在自己用文字创造的明丽、闲适的境界中,借以安放自己那颗敏感、躁动而痛苦的心灵。
评析:本环节触及了作者言语动机,言语人格,散文创作追求等方面的感知,有思维翻转的神奇效果,显得境界高迥。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现代散文的类性——教者说郁达夫笔下的农村、农民,自觉不自觉地带有某种美化的成分,多多少少体现了旧式传统文人的理想,或者说偏嗜,这种“理想”或“偏嗜”何尝不集中体现了郁达夫最为看重的现代散文的生命——个性。表面上颓废、沉沦,与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拉开了距离,实际上这种偏执的憧憬与沉迷,反而使他的文字更深刻,独特地揭示了时代的面影。
变形却又合情合理,更是对传统散文类性“真实”的颠覆——绝不囿于生活表象的真实,而是追求情感的真实,生活本质的真实。教者强调——文学描写需要想象,需要创造,它以现实为基础,但可以不“照抄”现实,否则很容易成为新闻报道,说明也把握到了郁达夫散文创作的个性。
不过,四则日记的逆向呈现,的确有些别扭。出示《郁达夫日记集》问学生“你们看这是本什么书”,更是无意义之问。说如焚的忧心可以在广阔、朴素、纯净的大自然中得到“麻醉”不妥,无论是日记,还是成文的《江南的冬景》,都看不出郁达夫任何麻醉自我的痕迹,他清醒得很。
总评——
在朱昌元老师的众多教例中,我对《江南的冬景》课堂实录尤为偏爱。教学对话中,师生积淀的学养、审美的纤敏、独特的见识,悉数如花绽放。
其间,文本解读和教学转化聚焦审美散文篇性开掘所体现的内部视角、外部视角、创作史视角、互文视角、课程视角、学生视角等浑然相谐,相得益彰,为散文教学开启了诸多思维路径。
一、内部视角:写了什么?如何写?
内部视角关注文本内部要素之间的联系,主要围绕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展开,即写了什么?如何写的?尤其关注如何写。这种视角可以说是守住语文体性的必由之径。
朱老师实录中呈现的几个主要问题——江南特指哪一带地方?江南的冬景有怎样的特点?作者的心境也像江南冬景一样明朗、悠闲吗?正是在整体上对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所做的思考。着力于四幅风景图的审美感知,体现了他对言语形式的倚重。
写什么?审美散文是抒情的,教学当然要围绕“情”字展开。朱老师引导学生感受寒村微雨图的幽静、悠闲,感受江南雪景图的温暖、温情、温馨,感受北国和闽粤冬天正衬而出的江南冬景的明朗、明丽、幽静和悠闲,本质上都是在透过景语悟情语。与众不同的是,朱老师不仅引导学生把握了情感之变——整体的明朗、悠闲情调下,几幅图景中蕴含的情调、感觉的微殊,而且启发学生思考情感之隐——当时的社会背景和作者的心境又是怎样的呢?也是如此的明朗和悠闲吗?这便将深埋在文字背后的时代气象,作家诗意、纯真而又无奈、忧伤的言语人格揭示了出来。
至于说感受寒村微雨图的“绘画”过程、“绘画技法”,江南雪景图“欲雪—微雪—风雪—深雪”的层次,表面上是在感受如何写,实际上将作者新鲜、醇浓的赏景趣味也悄无声息地浸润给学生了。一个大老爷们,将审美的丰富性、细腻性、深刻性有机融合,實在是不容易。对照那些动辄将情感内容单维化,情感表现套路化,甚至枉顾情感,偏执地沉陷于理性深度,将审美散文错当成审智散文教学的老师,朱老师的专业自觉和艺术处理,更显弥足珍贵。
当然,关于怎么写的挖掘,还可深度推进。
整体上,可从意境切入。作者为江南冬景营造了一种非常恬淡、闲雅的意境,但是同中也有异:微雨图表现的是闲境,雪景图表现的是静境,散步图表现的是乐境——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实际上是欢乐情绪的一种写照。还有一种就是和北方的冬天对比,和德国作家写的《散步》文章对比,和闽粤一带冬景对比,说江南的植物含蓄着一股生气,有的叶子能够三个月不落,还有颜色不输于梅花,其实写的是奇境——景物的神奇,人物的惊奇悉在其中,完全可以让学生去感受。
局部上,极化情感的表现,亦可认真开掘:“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是白居易晚年定居洛阳时,对朋友的邀请,写的根本不是江南日暮的雪景,郁达夫硬说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不是,“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也不是——写的是湖南贵阳宁乡一带的景色。按照文章中显示的江浙一带,肯定不符。“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是唐朝诗人齐己在古潭州益阳,今天的湖南宁乡写的,依然不是江南的雪景。可是,郁达夫竟然这样辩解:也许这些诗人的诗句不一定是在江南所写,而作这几句的诗人也许都不尽是江南人,但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这完全是一个不讲理的逻辑。不讲事理逻辑,却完全遵循了郁达夫情感的逻辑。于是,诗歌的极化写法让他成功地完成了跨类写作,使文本的篇性熠熠生辉。
二、外部视角:为何写?为何这样写?
外部视角强调的是利用外部资料,结合社会语境审视文本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文本内在情思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外部视角与内部视角结合,可以更全面、深透地把握文本内涵与价值。
本则教例中,朱老师审美观照依凭的外部资料有三:一是刘海粟对郁达夫游记散文绘画价值与文学价值的评价;二是郁达夫写《江南的冬景》时的四则日记;三是郁达夫对山水自然美学价值论述的文字片段。这为学生体悟文本中的丰富而独特的情感意蕴,文字背后的趣味、言语人格、山水游记一类审美散文的创作价值取向,无疑提供了重要的思维路径。
传统的解读认为本篇写于郁达夫中年时期,是偶成的一篇散文,当时生活优渥,工作顺利,因此文章由内而外地透出闲适自足。但是,朱老师以铁的事实,指出了闲适自足表象下的疲惫、敏感、躁动而痛苦的心灵,并大胆地做出判断:这是超越现实的描写,把江南的冬景当作精神的桃花源,这样的解读高度令人欣喜。同时,对散文类性“真实”的内涵也进行了重构——不是现象的事件的真实,而是情感的真实和生活本质的真实。尽管朱老师没有点明,但是内蕴的判断有了,这便很了不起。
总之,外部视角的介入,不是离开文本的逞博炫耀,不是为了满足猎奇心理而有意安插的段子,而是为了深度揭示文本的内涵或篇性,这正是学者型教师的重要表征。没有被周围的世界同化——将文字背后情趣、人格、价值取向的感知统统视为华而不实之举,反而有意识呵护、点染、升华,这恰是学者型教师的良心、责任和襟怀。鲁迅先生说:“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题未定”草(七)》〕朱老师的本则教例,于无声处将这一审美准则贯彻得水乳交融。
三、创作史视角: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
创作史视角指的是将文本放在同一文类的创作史中考察其优劣得失。其中,继承了什么,发展了什么或特别强调的是什么,是创作史视角解读或教学重点关注的问题。
比如,单纯地看秦观、贺铸等人词作,似乎看不出太多名堂,但是从创作史的视角看,便会发现很多:意象抒情从单维度走向多维度,情辞关系从情胜、辞胜到相称,心物关系从我它、我你到我我,等等。
那么,落实到《江南的冬景》,从创作史的视角看,能发现什么呢?
个性,非常强烈、独特,郁达夫视之为散文重要类性的的个性。这种个性在征圣宗经的时代并不凸显,魏晋以后的散文有所流露,晚明小品开始强化,提出了“独抒性灵”的主张,五四时期在西方个性主义思潮影响下,散文的个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联系这一创作史,郁达夫散文的个性特色便会彰显。比如,与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比,郁达夫散文的审美空间更为辽阔,可以说纵贯南北、横跨中西——文中提到了德国南部地区的四季变迁,日本人对郊外散步的称呼Hiking;与晚明小品比,郁达夫的散文有雅趣的一面,更有体现现代生活质感的野趣和生趣。这从他的很多措辞,均能看出。比如写“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的意境,他竟然说是雪、月、梅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调戏”酒姑娘,包括后文写到的“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用词非常开放、大胆,几乎到了无所顾忌的地步,但是雅的力道又很足。
朱老师总结《江南的冬景》情感意蕴时说:“多多少少体现了旧式传统文人的理想,或者说偏嗜。从某种程度上说,他有时生活在想象的‘桃花源中,生活在自己用文字创造的明丽、闲适的境界中,借以安放自己那颗敏感、躁动而痛苦的心灵。”其实已经隐含了与陶渊明《桃花源记》的比较,有了创作史审视的意识,只不过道出了“同”,而过滤了“异”。也许,出于时间、学情等方面的考虑,他无法兼顾,有意省去也未可知。
四、互文视角:属我的个性在哪里?
优秀的作家,其作品内部都有其他作家的心灵回声。所以,互文视角的解读——与其他作品相互烛照,以多维度地深入开掘文本篇性,也就成了语文教学的一种必然选择。坐井观天,只在文本内部兜圈子,是很难真正发现文本的秘妙的。
教例中,朱老师的导入环节是有互文意识的。通过和乐府诗、白居易与韦庄写江南的诗句比照,突出郁达夫与他们视角的不同——他人写的是春天或者夏天的江南,郁达夫描写的是冬天的江南。将郁达夫正面写江南冬景的内容概括为四幅圖画,并引入刘海粟对郁达夫游记散文绘画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评价,也是有互文意识的,意在突出郁达夫游记散文的画意。
事实上,互文视角的观照还有很多。
拿《江南的冬景》来说,将郁达夫的喻象和朱自清、鲁迅的喻象比,便很有意思。同是以女性为喻象,朱自清笔下的女性清一色的美艳或清新——出浴的美人、亭亭的舞女、初恋的处女,鲁迅的笔下也不差——极壮健的处子,可是郁达夫笔下的竟是涂了脂粉的黑女。尽管很煞风景,他却觉得可爱,这便是郁达夫抒情的痴狂之处、执着之处。相对于朱自清抒情的温柔唯美,鲁迅抒情的严肃内敛,郁达夫的抒情实在像个农人,像个孩子,带着一种原始的乡间野气,却又不失童真稚趣。
互文观照除了发生在“我——他”之间,也可在“我——我”之间进行。同是写景中动用的极化情感抒写,《江南的冬景》与《故都的秋》便有程度上的差异。前者虽然也动用了繁复比照——仅北国就被比了三次之多:开始是和北国冬景比,突出江南冬景的可爱;后来又拿北方的夏天比,说江南的冬景抵得上北方夏夜的一种特殊情调;谈到这儿还不罢休,往后的另外一段他又来了,说到寒郊散步的时候,说北方冰天雪地里生长的人,是终他的一生也不会有享受这一种清福的机会。对比一次就算了,他还来劲了,一而再再而三的比,这就是郁达夫很执着、很得意、很陶醉的地方。一个人有时候过分得意,过分陶醉的时候,他就会不知不觉地啰嗦。反常逻辑的运用,用非江南冬景的诗句夸江南冬景之美,也是如此。
但是《故都的秋》的极化情感更为极端。这在文本闭合式抒情结构——首尾呼应,一个劲说江南之秋不如北国之秋够味儿,还有偏执的措辞上一览无余——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谁愿意折三分之二的阳寿,换北国之秋的三分之一的零头呢。近乎诅咒自我的夸张抒情,与《江南的冬景》有节制的抒情正好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对照,这种节制何尝不是内心忧伤、哀叹的一种别样流露呢?如果教学中瞩目于此,是否更能对学生的思维构成挑战,激起他们强劲的审美兴趣?
南朝的萧纲曾经说过:“立身先须谨重,文章且须放荡。”(《诫当阳公大心书》)郁达夫的散文就是很放荡的,这个放荡不是指他写的文章在正人君子眼里显得过灰或过黄,而是指他情感上来的时候,九头牛都拉不住的执拗。他对江南冬景迷恋上了,不管哪里的好,都可以用来做陪衬景,或直接将别处美景的好,全部安在江南冬景的头上,从而让自己的陶醉情感达到巅峰。
明代作家张岱也说“人无癖,不可与交”(《陶庵梦忆》),为什么?因为他没有深情。“人无疵,不可与交”,为什么?因为“其无真气也”。用张岱的这种观点来衡量郁达夫真是最合适不过了。郁达夫的文章就是有深情的,有这种真气的,而这种深情和真气就凝聚在他对江南冬景不可救药的癖好里面。
上升到言语人格,这些内容让学生体悟到,是否更能牧养学生的言语个性和精神生命?
五、视角融合:课眼、课脉、课气的统一
当然,朱老师课例中呈现的篇性开掘视角远不止上述四种。
其他视角,诸如课程视角——从课程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如鲜明的语文素养培育意识,将单元教学目标“欣赏大自然的美”“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有机渗入四幅图画审美之中的自觉意识,都是触之可及的。
学生视角也较为突出。如对学生思维、措辞的纠偏,对文本匠心的共同探讨——那些没有直接写江南冬景的段落,是不是可以删去?写北国异境、闽粤异状,是为了突出江南冬景的“更好”吗?
这里不再一一枚举、分析。
我们更想关注的是:如此多元的视角,朱老师是如何统一的?
从课例整体看,朱老师的教学是基于学生的预习,然后以问题切入,展开讨论的——其实是隐秘的检测、指导与提升。手法看似寻常,其实有比较精致的考量。
大体说来,他的教学遵循了这么一条理路:以“美”为课眼,按“四幅图画之美—画面的情调之美—文字背后的情韵之美”这样一条课脉,建构课堂教学内容的,内部视野、外部视野、创作史视野、互文视野、课程视野、学生视野则融入其间。尤需说明的是,因为有了这种清晰而严谨的理路贯穿,课气也显得非常自然流畅。这种内在的精致感、有机感,是机械的板块式教学、一成不变的后红领巾教学模式,永远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当然,审美的细腻性、丰富性、深刻性,还可继续加强。
比如文字背后,作者欣赏自然时的那种情人眼光,婴儿眼光,还有更为隐蔽的批判眼光,都是可以引导学生体悟的。不是吗?作者说“二月初再冷一些,下一点春雪”,然后说这个时间,推算起来,太冷的日子大概在1936年2月的尽头,最多也就总共七八天的样子,他为什么会有这么精准的时间感?讲到那些色彩,说落叶满街,晨霜白得像黑女脸上的脂粉似的,还讲到其他的一些植物,都是如数家珍。特别是说生命力,乌桕树,总带点绿意;讲到草色,顶多成了赭色,然后说根边总带点绿意,这种审美多么纤敏,多么细腻!没有情人般的深情,婴儿般的好奇,能感觉到这么细微的地方吗?
审美散文的篇性开掘,如果触及这些细微处,各种审美视角是否更能焕发活力?
[作者通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