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杨世平 刘慧玲 蔡双虎 黄郁葱 谢妙 简纪常

    摘? 要 水生动物解剖学是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一门新开设课程。对该课程建设思路及建设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如何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考核方式等进行设计,把该课程建设成为一门符合水生动物医学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以期为农林专业类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水生动物医学;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实验;教学资源;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4? ?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16-0076-03

    Course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Aquatic Animal Anatomy//YANG Shiping, LIU Huiling, CAI Shuanghu, HUANG Yucong, XIE?Miao, JIAN Jichang

    Abstract Aquatic animal anatomy is one of the core courses of aquatic animal medicine and is a new course.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construction thoughts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The authors explore how to design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process and examination way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target,?and turn the course into a professional basic course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aquatic animal medicine in order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for the cours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pecialty.

    Key words aquatic animal medicine; aquatic animal anatomy; course

    construction; experiment; teaching resources; flipped classroom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第一大国,为了解决水生动物疾病问题,于2011年建立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考试制度,并于2013年设立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培养具有水生动物医学知识和技能的高层次人才,建立新的水生动物疫病防控体系。

    水生动物医学是以水产动物(包括鱼、虾、蟹、贝、两栖动物和爬行类动物等)为对象,对水产动物发生疾病的特征、发生原因、流行规律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进行研究的一门特色学科;也是一门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对我国水产学科和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1]。目前,上海海洋大学、大连海洋大学、广东海洋大学、集美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开设此专业的本科教育。广东海洋大学将水生动物解剖学设置为该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新开设课程,需要从课程调研、教学大纲、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和实践技能培养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完成课程建設,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2 开设水生动物解剖学的必要性

    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第一门医学基础课就是人体解剖学,该课程作为医学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石[2-3]。动物解剖学课程也是动物医学和动物科学等动物类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4]。因此,同样归属于动物医学的水生动物医学专业,开设水生动物解剖学也极为必要。我国于2011年开始实施的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考试,就将水生动物解剖学作为重要的基础科目设置考试内容,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开设,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通过考试,获得执业资格。对于接触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了解和掌握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等基础知识,有利于对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开设,能丰富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内容,保障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培养水生动物医学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保障。

    3 水生动物解剖学定义及开设现状

    水生动物解剖学是研究鱼类、虾蟹类、贝类、水生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水生动物机体及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和毗邻关系,初步了解各系统和各器官的生理功能的科学,是学习水生动物生理、病理,疾病学、临床诊断等其他水生动物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重要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水生动物的正常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从而有利于正确地诊断疾病,提出治疗措施。

    目前,全国开设水生动物医学本科教育的高校中,未见开设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一般开设鱼类学、水生生物学等相关课程。广东海洋大学地处华南地区,虾蟹类、贝类及水生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养殖较多,在水产养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相关专业知识。

    4 水生动物解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缺乏合适的教材? 水生动物解剖学是新开设的课程,无专用教材。教学内容主要涉及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鱼类学、虾蟹类生物学、贝类学、名特水产养殖和动物解剖学等课程内容。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是关于考试科目、题型设置及知识点要求的指导性文件,不适合作为教材。而其余几门课程的教材涉及水生动物解剖学不同领域的知识,内容较为细致和全面,但过多的内容无法在有限学时内完成讲授,也不利于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

    课程内容庞杂? 水生动物解剖学的课程内容涉及水生动物的形态、解剖、发育以及其他有关的生命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由于生物的结构复杂,且涉及的种类多,不同物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内容十分庞杂,易混淆的知识点和记忆性内容较多,知识点间缺乏连贯性,易理解、难掌握。处理不好,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与排斥心理,不利于今后专业课的学习。

    验证实验为主,综合创新实验较少? 由于水生动物解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鱼类、虾蟹类、贝类、水生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水生动物,实验课程的设计上必须保证对所有代表性动物进行外部形态和内部解剖的观察。因此,在课时有限的情况,开设的实验课以验证实验为主,缺乏综合创新实验,侧重于对理论知识的验证,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

    在分析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设置和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设置合理的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内容,构建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并探索多种教学方法。水生动物解剖学共有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32学时,实验学时16学时。

    课程教学的目标? 通过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类、虾蟹类、贝类、水生两栖类和爬行类等水生动物的分类地位;掌握水生动物及其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位置和生理功能等,正确使用形态和解剖的专业术语;理解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与机能之间的关系;为水生动物生理、病理,疾病学、临床诊断等水生动物医学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学习,以及从事水生动物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奠定基础。

    课程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实验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必须以渔业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为准绳,将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类)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考点纳入课程教学内容[5]。根据不同水生动物在水产养殖中所占的比例及地位,参考执业兽医资格(水生生物類)考试大纲,围绕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整合学校鱼类学、贝类学、虾蟹类生物学和名特水产养殖学的教学力量,进行讨论和分析,设置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大纲。

    理论课部分可分为绪论、鱼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虾蟹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贝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其他经济水生动物的形态结构等章节。由于课时的限制,分类地位部分主要在绪论中讲授;生理功能、生态习性和繁殖习性等相关内容,不再像鱼类学、虾蟹类生物学等课程那样单独讲授,而是融入相应形态和结构等内容中去,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实验部分共开设鱼类、虾蟹类和贝类等种类的外部形态观察和解剖等八个实验。

    教学资源的建设?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基础。梳理水生动物解剖学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知识点,收集合适的教学素材,并按照知识系统分类,构建水生动物解剖学教学资源体系。根据教学大纲,参考鱼类学、贝类学、虾蟹类生物学和名特水产养殖学等教材内容,整合相关教师科研成果和行业最新研究进展,通过精选和凝练,整编教学教材,形成水生动物解剖学教学讲义,并新编实验指导,计划通过3~5年的试用,能够达到出版标准。课程的教学资源不局限于讲义,利用学校现有的图书资源,按章节整理一些相关的书籍或文献资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实验教学资源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充分利用鱼类学、贝类和虾蟹类生物等实验资源,快速地建立完善的水生动物解剖学实验资源;其次,根据虾蟹类生物学等课程的教学经验,充分利用生产、实习和科研等机会,收集具有代表性的解剖学标本并长期保存。在标本制作前,多角度拍摄实物图片,并对重要特征进行特写,以图文的形式与实物一起提供给学生[6]。充足的教学资源,合理的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对学生进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对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课程考核? 科学合理的考核体系是开展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理论考核设置名词解释、选择题、判断题和问答题等题型,尽量做到重点突出和内容全面。侧重综合分析和论述的问答题,考查学生运用掌握的知识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环节的考核,侧重考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堂技能操作占总成绩的50%,再结合讨论、实验报告等多种考核形式,多元评价学生的课程成绩。

    6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解剖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分辨结构和掌握专业术语。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将结构知识点以文字、图片、视频和案例等多种形式展现,使形态结构更为直观,重点突出[3]。在此基础上,积极实施案例教学法,综合运用课堂讲授、提问巩固、主题发言等方式,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课后布置讨论题、案例分析任务,促使学生查阅资料,认真阅读和思考,巩固知识点,提高教学质量。部分知识点也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前学习课程内容,课堂上通过学生汇报、讨论等方式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7]。

    根据虾蟹类生物学的教学经验[6],实验教学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过程。学生需要根据示范标本的模式,在进行水生动物观察和解剖的同时,完成标本的制作过程。在学生观察和解剖标本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针对性、启发性的指导,并邀请实验操作好的学生进行实验方法和技巧的讲解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结语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正在经历一场历史性变革。为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广东海洋大学在水生动物解剖学课程建设与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教学实践,与时俱进,以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能力,建立一门符合水生动物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专业基础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吕利群,宋增福,张庆华,等.水生动物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2016(1):15-16.

    [2]刘津平,张晓东,黄卉.解剖学教学中临床思维的培养[J].基础医学教育,2018(2):79-81.

    [3]廖君,夏兴,何倩,等.解剖学教学的科技改革[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6):91-92,97.

    [4]陈耀星,马云飞,王子旭,等.动物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4(3):66-68.

    [5]曹海鹏,谭洪新,何珊.水生动物医学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思考与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27-128.

    [6]杨世平,梁华芳,刘慧玲.虾蟹类生物学实验教学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145-146.

    [7]李亚秋,韩锋,黄孙卉,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1):91-93.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临床思维培养的《水生动物解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广东省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水产经济动物病害防治教学团队”(项目编号:粤教高函〔2018〕179号);广东海洋大学教学类项目“基于临床思维培养的《水生动物解剖学》教学改革与探索”(项目编号:校教务〔2019〕86号);广东海洋大学教学类项目“虾蟹类生物学”(项目编号:校教务〔2018〕70号)。

    作者:杨世平,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虾蟹健康养殖与水产微生物学;刘慧玲、谢妙,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和水产科学与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蔡双虎,黄郁葱,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简纪常,通讯作者,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从事水产经济动物免疫学及病害控制的研究(524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