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平台” 引导主体参与 实现良好学习

    史息良 金莉芳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在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中,应同时兼顾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这四方面目标的整体实现,这才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因此,教师也应这样去理解和认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数学学习不应只是单纯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而应是通过知识的建构,充分展开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让四方面目标附着在典型的知识和问题上,落实在这展开了的过程中。为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灵活地为学生创建适宜的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这学习“平台”中实现良好的数学学习。

    一、自学单:让学习自主

    “先学后教”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共识。“学”,应是学生的主体责任,自主行为。学生“先学”,可以理解为教师教学之前的学生预习。但在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把学生的预习简单理解为学生“看书”,于是布置学生的预习任务就是“回家把明天要学习的这一课认真看看啊”,结果往往是差一点的学生等于没看,好一点的学生也只是简单地记住了结论,没有思维的深度参与。这不能说学生不会自主自学,只能说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主导者的组织和引导作用。小学生的“先学”,教师必须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给学生的“先学”搭建好脚手架,构建包含有具体的数学思维对象的自学“平台”。实践中,我们在中学的导学案的启发下,设置了学生自学单,创设自学平台,帮助学生理清思维之序,引导他们走上真正的“先学”之路。

    如,苏教版教材“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一课时的自学单。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自学单

    1.请回顾一下:什么是方程?方程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什么样的关系?

    2.你会用方程表示下列题中数量间相等的关系吗?

    3.

    (1)認真阅读题目,题里的事件中有哪几个数量,哪些数量已知,要求哪个未知数量?

    (2)以前你是怎样解答这道题的?

    (3)如果现在要让你列方程解答这道实际问题,根据方程的意义,你认为首先需要找到什么,才能列出方程?

    (4)你会找出这几个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并把它写出来。

    (5)哪个数量可以用字母x来表示呢?

    (6)你会根据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了吗?

    (7)你如何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这份自学单,其实就是帮助学生设计的“小小的学案”。学生一案在手,思维就有了具体的对象和内容,思考就有了明确方向和目标,学生的“先学”就不会再是“空学”。

    二、陷阱场:让体验更深

    我们常说数学是有用的,数学是神奇美妙的,可是如何能催生出学生对数学的这种情感体验,从而真正让学生喜欢它,乐意地接受它呢?显然平铺直叙的教学、灌输式的教学是不能激发出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的。实践表明,只有让学生经历疑惑、蒙顿、挫折这些思考过程,产生一种“迫切求知”心理愿望,然后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解决了新问题,学生才能产生“柳岸花明又一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的心境,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可以艺术性地设置“陷阱场”,不吝惜地先让学生依据老经验、运用老方法,按照以前的思维惯性去解决问题,有意地让学生“碰壁”“撞墙”,进而唤醒运用新知识的学习意识和愿望。在教学方程知识之后,数学教师都会发现有这样的一种现象:本来运用方程容易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往往都还习惯于用算术方法来解答,结果总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究其原因,除学生认为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书写过程比较麻烦,没有算术解法来的省事外,我认为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强烈的方程意识引起的。因此在方程教学中,我就特别注意这个问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时例题内容是:西安大雁塔高64米,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小雁塔高多少米?上课伊始,在呈现例题之后,我特意没有向学生提出用方程解决的要求,结果几乎全班学生都用算术方法算,正确的寥寥无几:64÷2+22=54(米)或64÷2-22=10(米)。当学生个个在“挠头搔耳”,急于想知道正确答案时,我把“马缰”一拉:“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呀?”学生回过神来:“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那这道题能不能列方程来解决呢,我们一起来试试好吗?”学生按照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很快地找到了正确答案。这是一道十分适宜运用方程来解决的典型的逆向思维的实际问题,将它编排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第二课时,我认为十分之妙:学生在前一课初步学习了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但长期以来用算术方法解题的思维习惯还牢牢地根植于心中,方程意识在学生头脑中还是稚嫩的、微弱的。此时,如果老师不提醒学生用方程来解决,大部分学生还是会用以前的老方法去解题,而且十有九错。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一“思维惯性”,形成一个“陷阱场”,让学生“踩坑”,回头再引导学生按照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步骤去思考解决,在新旧两种方法的比较中让学生强烈地体会到方程解题时思考的“顺畅性”,领略到方程解题的神妙之处,增强学生的方程应用意识。

    三、竞秀台:让智慧共生

    “老师讲,学生听”不应再是课堂中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方式。为能养成学生认真倾听、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良好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常常和学生互换角色:把讲台变成学生的“竞秀台”,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秀“说”,让学生秀“思”,让学生秀“评”,借助这一平台空间,催生学生数学学习的火热思考,激励学生实现智慧的碰撞与共生。

    如,教学这样一道习题时:

    为迎接“六一”儿童节,学校举行团体表演赛。五年级学生排成上面的方阵,最外层每边站15名学生。最外层一共有多少名学生?(在点子图上画一画,说说你的想法和算法)

    生1:最外层每边15人,所以最外层一共有15×4=60(人)。

    生2:她肯定不对。我一开始也是这样想的,但我一个一个点子数了好多遍(如图2),发现最外层总人数只有56人,所以还要60-4=56(人),但就是说不出这个4什么含义。

    师:到底是56人还是60人呢?对呀,你们不妨数一数,看看结果到底是多少?

    学生再一次数,肯定结果是56人。

    师:最后为什么要减4,这里的4是什么含义呢?

    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回答不出来。

    师:我们一起来数一下好不好?不过在数的时候要做好标记,数一下就打一个勾。

    师生一起数,边数边打勾。

    师:现在请仔细观察打的勾,你们发现什么了吗?

    生3:我知道了,四个角落里的4位同学都打了两个勾,也就是他们都数了两次,按道理他们也只能数一次就行了。用15×4计算时,四位同学就重复多算一次,所以最后要60減去4。

    师:大家都明白了吗?谢谢罗小雨同学,她的问题为我们解决了数学中常见的一个问题,也是这道题目中最难想明白的地方。

    生4:像这样,前后两条边的最外层各站15人,左右两条边的最外层就看作13人,因为四个角落的4人算在前后两条边的最外层(如图3),所以它的算法有点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列式计算是(15+13)×2=56(人)。

    生5:她的结果是对的,但我认为少算了一步。我想问他,13这个数字是怎么来的?应该要添上一步计算,15-2=13(人)。

    生6:我认为生4的想法很好,他借用了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而且刚才已经说明了13的含义了,我认为不写出15-2=13这个算式也是可以的。

    (最后,大家同意统一意见是15-2=13这样的算式最好写出来)

    生7:我认为生4的想法没有我好,她每边的人数不统一。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像我这样画(如图4),最外层每边人数正好是14人,统一了,也好算。(15-1)×4=56(人)。

    生8:我可以把四个角的同学先不算,也就是最外层每边先各算13人,到最后再加上四个角落里的4人(如图5)。列式是(15-2)×4=52(人),52+4=56(人)。

    生9:我想这个方阵是正方形(如图6),每排15人,正好15排,所以方阵总人数是15×15=225(人),去掉最外层后也是正方形,里面的正方形每排13人,正好有13排,所以里面方阵的总人数是(15-2)×(15-2)=169(人),最后用大正方形(方阵)的总人数减去里面小正方形(方阵)的总人数就是最外层人数,225-169=56(人)。

    在竞秀台上,学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思考,敢想、敢说,课堂真正成了学生的学堂,这是课堂中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在这样的课堂中智慧得到启迪、思维得到发展、个性得以飞扬、品格得到提升。

    【注:本文系无锡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B/B/2016/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