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空间与几何语言表达能力
王斌
[摘? 要] 数学概念的表达需要语言来进行总结,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知识应是语言内容的基本内涵,而知识的获得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基础. 初中几何知识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旧知识是新知识的重要基础,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非常重要而密切的联系. 实际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是当前教师教授几何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空间;几何;能力培养
语言某种程度上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在表现,两者之间会相互影响,因此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数学学习有利于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作为思维外在体现的语言,其自身的精确性反映出思维方式的缜密性,语言层次的递进性反映出思维方式的逻辑性,语言多元化反映出思维方式的丰富性.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数学概念的表达需要语言来进行总结,才利于学生学习知识,知识应是语言内容的基本内涵,而知识的获得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奠定了基础. 初中数学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一定得做好空间几何课程的授课,教师应当在此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本文具体讲解了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与几何的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方法如下.
善于发现并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
初中几何知识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旧知识是新知识的重要基础,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有着非常重要而密切的联系. 因此,教师在空间与几何知识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对前期知识有足够高的重视程度,打好学生的前期知识基础,让良好的前期知识基础对现阶段知识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可以借鉴先前学习的图形计算公式,还可以效仿前期图形研究的方法作为学习切入点,甚至还能转化之前学过的图形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如:教师在教授有关“七巧板”一章的知识时,要知道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基础几何图形的知识,对基础几何图形的形状和性质有一定认识,因而七巧板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 可以鼓励学生从之前学过的图形中获取灵感,寻找组合七巧板的方法策略,并不断指导学生不只局限于现有办法,积极尝试创新,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认识,使图形转化过程显得更加直观. 然后向学生提问:如果加入梯形,是不是还能产生更多的图形组合方式?以此来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甚至还能培养学生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能力
实际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实际操作是当前教师教授几何知识的一种重要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将整个图形制作过程用语言描述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重新对知识进行归纳生成,培养逻辑思维,还能够为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带来一定的作用.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说的能力)的举措有:营造课堂氛围,构建学习共同体,设立“数学讲堂”,让学生敢说;变换提问方式,设计新颖问题,创新激励方式,让学生愿说;帮助学生理解数学语言,引导学生复述、转述数学语言,训练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让学生会说. 首先学生对图形制作过程和图形制作环节能用语言表达出来,就证明了学生对几何图形知识的理解达到了一定水平,然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使用准确的数学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在这一过程中就完成了一定量的、对学生空间与几何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的培养. 此处会发现教师做到了将图形和语言有机结合,让两种能力互相促进弥补,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例如:在开展关于“圆柱圆锥侧面展开图形”一章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通过自己实际动手操作,来完成关于圆锥体、圆柱体的制作. 本身十分抽象而纯粹的几何知识,通常难以理解不易学习,传统方法相对来说过于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积极性,因而教师可以通过实际动手制作模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柱体和圆锥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同时,让学生学会运用“先……再……”等关联词汇对制作方法步骤进行有逻辑的描述,加深学生对数学逻辑思维的理解和对数学语言的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促进交流
近年来,由于国家提出了新课改政策方针,要求数学中几何的学习要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培育和开发. 在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和内容没有最终结论,这是理所应当的,数学的发展未到尽头,这些尚未完成解决的理论可供学生们进行思考探索与研究,并展开交流. 学生的表达不畅将严重影响其交流和理解,教师可以立足于此,给予学生指导,助力学生自主研究,并总结归纳相关知识. 探究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为是在快速交流中对学习内容进行思考,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思考速度也会提升,很多平时上课态度不积极的学生也会因小组合作而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到学习交流中来,因此探究交流活动有利于提升后进生的学习. 数学是一门学习难度很大的课程,要学好数学必须得集中精力认真思考,多做多练多交流才能提高数学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置让学生进行交流的环节.
比如在“图形的运动”一章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支持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练习相关内容,在草稿纸上进行绘制和测量,对与之相关的知识和结论进行检验和考证. 又如教师在进行“展开与折叠”一章的教学时,会发现教材中并无详细的立方体展开图,因此学生可能无法很好地理解立方体的概念. 对此教师可以准备一个立方体盒子,在课堂教学中在学生面前将其沿边线展开并细心讲解,还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找寻立方体并展开观察,便于学生直观理解和感受,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对知识进行拓展学习,自己设计制作纸盒,以此对立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将实际制作的纸盒运用于生活之中. 这种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充分开发创新能力. 经过实际的动手操作和在制作中的沟通表达交流,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利用合作学习模式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它以学生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以几何语言进行良好沟通交流的表达平台,也能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知识. 对此,教师应当利用教材本身,给学生设置一个合作情境,鼓励学生自主组建学习小组,在交流沟通当中解决学习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教师还要注意调节好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足够的学习交流空间,保证学生学习交流的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和探究合理融合,提高合作质量.
如教师在进行“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的教学时,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还可以发现哪些几何体呢?”由于问题与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全班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教师就可以在此时顺水推舟开展合作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 同样的,教师还可以问学生这样的问题:“点多了连在一起就成了线,线多了排成一排就成了面,这样的例子有哪些呢?”比起个人闷头思考,小组成员相互交流各抒己见,进行头脑风暴能得到更加丰富的答案. 比如在国庆阅兵仪式上,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的战斗机列阵就是点连成线,演唱会上粉丝挥舞着的一片荧光棒就是线连在一起成了面.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合作交流,指导小组学生学会在合作交流中发现几何知识中包含着的固有规律并予以总结归纳,进而提升小组成员的语言表達能力和沟通能力.
综上所述,语言可以对数学概念进行阐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而知识则可以作为语言内容的基本内涵,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表达创造了基础. 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针对学生的空间和几何语言表达能力进行培养,以此锻炼其数学思维. 教师应当在几何教学过程当中,对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和开发,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首先使其具有逻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解决学习或生活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则是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思维表达能力,使其与他人进行良好的合作.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教师要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此推动数学教学的不断前进与升级发展,从而提升数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