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大学中O2O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探索研究
【摘要】在“互联网+”时代,大学英语听说课程采用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的O2O教学模式已是一种必然趋势。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以及课程考核评价等方面进行探讨,初步提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O2O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为大学英语课程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大学英语;听说课程;O2O
【作者简介】夏宇,南宁学院通识教育学院。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强烈冲击。随着国家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建立开放灵活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以及“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一系列的倡议,在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线上线下(Online to Offline,简称O2O)的教育模式是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体现。
一、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传统的3P教学模式,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演示→练习→表达),一直被广泛运用于大学英语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学习状态。而二语习得的研究表明,语言的习得过程并不是这样简单的线性积累,也并非通过对语言知识点的讲解灌输就能完成的。另外,3P教学模式对教材有很强的依赖性,学生可获取的信息资源十分有限。这些问题使得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果不理想,这样的课堂越来越不被学生接受。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O2O教学模式利用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和多样的学习工具,将传统的课堂教学(线下)和在线教学(线上)有机融合起来,进行优势互补,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环节不受时空限制,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安排学习,拓展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付雨朦等在其研究中将两种教学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从中可见O2O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
2020年春季学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类学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纷纷将课堂移至线上,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老师等都在积极探索线上授课的有效模式而情况好转可进行线下授课时,线上授课内容和线下授课如何进行有效的无缝对接成为老师们探讨的热点问题。
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笔者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应用型、开放式、新体验,坚持培养具有实践动手能力的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有效服务产业、行业和企业。学校加大对教学配套设施的投入,升级了公共基础综合一体化实验室,将实验室与校园网充分融合规划,全光组网,提供高速的网络访问和流畅的使用体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团队一直在不断探索听说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大学英语听说课程采用U校园、FiF口语训练系统等平台,可以满足多种课堂教学需求,这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和服务。
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进行O2O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契合了“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和学习需求,试图将线上线下授课进行优势互补,以期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新的思考。
二、理论基础
随着教学理念的更新换代,英语学科的教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如多元智能理论将以前认为是非智力因素的内容纳入进来,重视学生个体价值的发展;建构主义理论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对知识要点进行再加工,需要学生主动去探索和发现;合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的关键是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不再是传统课堂中单纯地接收信息;产出导向法则强调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服务于有效的学习等等。上述教学理论和学习策略都是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英语知识、训练英语运用技能以及第二课堂互动教学等内容进行理论指导的。因此,笔者认为,在进行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的线上线下教学模式设计时,可以不必拘泥于某种固定的理论。
三、O2O教学模式设计
本研究以“先线上自学、后线下辅导”的理念为指导,以U校园和FiF口语训练系统为网络学习平台,构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O2O教学模式。该模式可分为课前准备阶段、课中教学阶段、课后拓展阶段、课程考核与评价。
1.课前准备阶段。在课前准备阶段,通过调查问卷、调查访谈、社交平台互动等方式收集和整理信息,主要关注三个方面:(1)生情分析,主要掌握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水平和英语听说能力、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等情况;(2)学生的需求分析,包括学生的专业、未来工作岗位的语言要求、学生感兴趣的主题、不同的学习目标等,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3)学习环境分析,了解听说课程所需的软硬件资源条件,包括课程的网络环境、课堂学习的条件和学生自主学习所需的网络平台资源等。具体实施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开课前,教师把调查问卷发送给学生,了解学生的个人学习习惯、英语听说学习的偏好、学习的具体需求和目标,还可以统计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大学英语四级的考试分数(尤其是听说部分的分数)或期末听力和口语考试成绩等数据,合理搭配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根据这些调查结果来设定线上和线下授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难点知识等,设计授课形式。
第二个步骤:正式上课前,提前将任务通过学习平台或社交平台发布给学生,明确学生课前需在線上完成的听力和口语学习任以及具体要求。在线下授课前,教师关注学生的线上自主学习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和遇到的困难,通过网络互动整理线下课堂面授时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线下课堂的教学设计,结合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确定授课内容,对学生线上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补充。
2.课中教学阶段。线下面授课主要对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巩固、补充、应用和迁移。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先快速回顾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听力和口语内容,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呈现的学习情况数据,指出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出现的共性问题并进行答疑解惑。其次,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主题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课堂的交流互动,利用线上自主学习的知识完成线下课堂的听说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课堂活动进行引导,必要时提供帮助。最后,在小组研讨结束后,由各小组进行研讨成果展示,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多样化展示,派小组代表或者集体展示均可。在展示过程中,教师和其他各小组及时打分,教师及时进行点评、总结并进行补充。
线下课堂的活动设计是面授教学的重要内容,主要有以下原则:第一,密切围绕主题设计听说活动,加大对主题内容的语音训练输入和输出,无论是跟读训练、听力测试还是小组探讨,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张嘴说出来;第二,互动交流活动应丰富多样,包含角色扮演、个人展示、头脑风暴、随堂小测试等,使课堂摆脱枯燥的老师说学生听的模式,变得有活力,学生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第三,教师需控制好线下课堂的各项活动,在活动中掌控好时间和内容,不是任由学生无边际地发散开去。另外,在学生交流互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及时提供帮助和个性化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活动的质量和频率。
3. 课后拓展阶段。课后,学生需对线下课堂中学习的知识进行反思、强化、拓展。学生可以将网络学习平台中课前布置的任务,尤其是碰到的问题,重新再梳理一遍,温故而知新,反馈和记录学习和反思情况。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利用网络学习平台或其他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拓展,加大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另外,学生还可以在课后业余时间参加丰富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英语角、英语广播站、英语戏剧节、英文歌曲大赛、各类英语竞赛、英语学社的活动等,将自己在线上和线下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实践和应用,达到英语学习交流的目的。
4.课程考核与评价。O2O教学模式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形成性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线上和线下的学习表现,由教师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合理设定考核比例和评价标准。线上评价包括在网络学习平台上统计出来的线上听力口语任務完成情况、学习时长、在线测试成绩、听力口语学习的综合成绩等;线下评价则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课堂上老师的评价、小组内部其他成员的评价、其他小组成员的评价对学生给出综合评价。
终结性评价就是检验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是否达到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采用线下进行随堂的期末听力和口语测试,可以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实现无纸化考试。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比传统只凭试卷成绩高低的评价方式要更加公平合理。终结性评价比重降低,形成性评价比重加大且评价形式增多,就能促使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加强自主学习能力,及时进行学习反馈和反思,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主动将学习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促进英语学习真正实现输入—输出的迁移和转化。
结语
在教育信息化的大力推动下,大学英语课堂采用O2O教学模式也是顺应了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也满足了新时代学生学习和未来工作的新需求。本文提出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O2O教学模式,希望能为同类课程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付雨朦,范文翔,张琳.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O2O教学模式的探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8(1):66-72.
[2]刘颖.基于MOOC平台的大学英语O2O混合教学模式探究[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8(6):35-38.
[3]赵明.大学英语听说课O2O线上线下教学互动衔接的新视角[J].黑龙江教育,2018(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