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施土河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20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改变康复流程, 即术前接受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 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65.48±3.68)、(86.45±2.35)、(94.35±2.48)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61.24±5.64)、(78.64±4.56)、(91.48±2.36)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74.18±5.46)分, 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96.48±4.15)分。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16, P=0.000<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 低于对照组的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7, P=0.009<0.05)。结论 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时, 通过使用术前康复训练健康指导和术后常规训练的康复方式, 可加强患者对康复训练重视度以及训练熟练程度, 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 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功能恢复;康复训练;流程;影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3.090

    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科手术, 现已广泛用于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疾病[1]。髋关节置换术后预后具有不稳定性, 易并发髋关节僵痛、感染、脱位、血栓栓塞、假体松动、神经大血管损伤等并发症, 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的康复直接影响临床治疗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功能训练极其重要, 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功能的恢复[2]。传统的康复训练以术后训练为主, 相关研究表明, 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可显著提高康复效果, 术前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可加强患者对康复训练重视度以及熟悉康复训练要领, 方便术后进行更好的训练[3]。本文分析探讨改变康复训练流程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2018年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00例。对照组男75例, 女25例;平均年龄(75.85±5.85)岁;股骨颈骨折76例, 骨性关节炎12例, 股骨头坏死12例。观察组男65例, 女35例;平均年龄(75.15±5.36)岁;股骨颈骨折78例, 骨性关节炎11例, 股骨头坏死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术后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改变康复流程, 即术前接受康复训练和健康指导, 术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 具体内容如下。

    1. 2. 1 术前康复训练与健康指导

    1. 2. 1. 1 术前健康指导 术前告知患者康复训练的重要性, 將康复训练方法、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加强患者功能康复理念, 告知患者日常康复训练中应注意的活动习惯, 对康复训练方法进行具体指导。

    1. 2. 1. 2 术前康复训练 术前康复训练均由健侧肢体完成, 术后可指导患者患侧逐渐进行康复训练, 术前指导患者进行第一阶段的远端关节运动和肌肉静力收缩运动锻炼, 要求患者掌握训练要领;指导患者进行第二阶段的关节活动;向患者讲解与模拟离床训练, 使患者了解熟记。具体术前康复训练方法为指导患者取平卧或半卧位, 健侧肢体保持外展中立, 踝关节做背伸动作, 并紧缩绷紧小腿肌肉, 训练持续时间为5~10 s;伸直健侧膝关节上移小腿, 然后放松, 持续5~10 s, 20次/组, 3组/d;关节活动度训练方法, 指导患者平放健侧下肢, 伸直腿部, 并抬高, 同时屈曲髋关节, 持续5~10 s, 10~20次/组, 3组/d。

    1. 2. 2 术后常规康复训练 术后常规康复训练两组患者相同, 训练可先从健侧进行, 掌握健侧之后进行患侧肢体训练。具体训练内容包括, 术后第1周, 术后当日穿“丁字鞋”, 术后第2天进行患侧踝关节抗阻活动和主动屈伸活动训练, 术后3~5 d行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同时进行患侧髋、膝关节被动活动, 术后第5天进行抬臀动作训练。术后第2周, 指导患者进行主动患髋膝屈伸训练、直立床训练和床边体位转换训练等。术后第3周, 指导患者加强步行训练、减重步行以及继续加强患侧股四头肌抗阻训练, 同时注意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术后4周~3个月, 改变患髋活动范围, 增加患髋负重能力, 进一步改善步速、步态和步行距离, 提高患者实地步行能力, 最后弃杖步行, 逐步使置换关节功能接近正常水平。

    1. 2. 3 出院康复指导 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康复治疗是长期过程, 多数患者需进行长期的功能康复训练, 应指导患者出院后坚持正确的功能训练, 循序渐进增加训练量, 3个月内避免侧卧, 双腿外八, 不可交叉, 不可跷二郎腿;术后3周内拐杖、助行器行走;术后6周可由双拐缓慢变为单拐, 以后缓慢弃拐;3个月后患肢可逐渐负重, 但不宜过度, 有髋部不适时立即到医院就诊, 定期复查髋关节。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并发症发生情况。关节功能的评定选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 评价项目包括疼痛、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和关节畸形, 总分100分, 得分越高, 代表髋关节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评定选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价, Barthel指数量表共包括10个内容, 得分越高, 代表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总分≤40为重度依赖, 总分41~60分为中度依赖, 总分61~99分为轻度依赖, 总分100分为无需依赖。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1、3、6个月的Harris髋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Barthel指数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74.18±5.46)分, 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为(96.48±4.15)分。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16, P=0.000<0.05)。

    2. 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例(4%), 深静脉血栓2例(2%), 压疮1例(1%), 尿路感染2例(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0例(0), 深静脉血栓0例(0), 压疮0例(0), 尿路感染1例(1%),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7, P=0.009<0.05)。

    3 讨论

    髋关节是连接下肢和躯干的重要关节, 也是全身负荷体重最多、受力最重的关节, 在完成站立和负荷体重的同时, 还在走、跑、坐、蹲等大范围动作中起关键作用, 是人体最稳定同时具有很大活动度的关节, 并有精确的控制系统和对合装置, 髋关节置换术可重建髋关节功能[4]。

    髋关节置换术为骨科常见的一种手术, 可有效改善患者髋关节疼痛、恢复髋关节功能、纠正关节畸形[5]。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效果在于术后功能的康复, 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训练是手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康复训练是保证患者髋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主要手段, 康复训练可恢复患者关节活动度、关节平衡感觉、肌肉强度和延长人工关节寿命[6]。同时髋关节术后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因此较易发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压疮、尿路感染等并发症, 改变康复流程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上多在患者术后进行康复训练, 但由于患者对康复训练治疗知识的认知程度较低, 导致少数患者易出现训练中断、训练不规范、不重视训练等问题[7]。因此, 加强患者术前康复知识的健康教育, 同时进行术前部分功能锻炼十分重要, 可明显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康复训练依从性, 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使髋关节功能得到恢复, 同时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变康复流程术前指导患者进行部分康复训练, 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显著促进患者置换关节功能恢复[8]。

    综上所述, 在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时, 通过使用术前康复训练健康指导和术后常规训练的康复方式, 可加强患者对康复训练重视度以及训练熟练程度, 从而显著改善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 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利, 张俊, 徐志伟. 早期量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伤残医学, 2018, 26(7):13-16.

    [2] 马越群. 研究心理干预配合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 哈尔滨医药, 2018, 180(2):72-73.

    [3] 黄江英, 郑春兰, 黄秋仙. 阶段式康复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28):78-80.

    [4] 范益维, 李丹, 徐丽美. 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 9(11):42-45.

    [5] 袁元. 阶梯性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 15(12):83-85.

    [6] 何梅, 陳晓莉. 康复训练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的系统评价.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1):71-77.

    [7] 赵文雅, 关小丽, 罗盛珍, 等. 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 24(15):2392-2396.

    [收稿日期:2019-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