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重塑现代国家形象
刘磊
【摘要】在国际传播下,欧美电影文化日益成为世界主流电影文化,如何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中的传播竞争力和树立现代国家形象,已成为中国电影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为中国电影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机遇,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提升中国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首先是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软实力的国家形象,其次是“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硬实力的国家形象,最后是中国电影应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传播现代国家形象。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国电影;国家形象;软实力;硬实力
自2013年中国政府公布了“一带一路”倡议后,“一带一路”的国际合作现在已从沿线国家扩展到几乎全球,这项倡议不仅重塑了全球经贸格局,也为正逐渐壮大的中国电影产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的文化产品,不仅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国家形象在国际传播中的重要载体。国家形象通过电影媒介的塑造让全世界的观众更为生动直观地了解一个国家文化、人文历史以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中国与世界不断地融合,讲好中国故事,树立现代国家形象,传播好中国声音,向国际传播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已成为中国电影业肩负的重要使命任务。另外,中国电影业应该抓住“一带一路”的发展契机,努力提高中国电影国际传播的竞争力,更深入地挖掘民族文化的传统精神,创作出富有现代魅力的中国形象。
一、软实力的国家形象
1989年,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前院长、美国国防部长前助理约瑟夫·奈总结了关于权力理论的研究,在《注定领导:美国权力性质的变迁》一书中首次提出“软实力”的概念。按照约瑟夫·奈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内容:硬实力是指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力量,具体指一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等方面;软实力是指无形的、抽象的精神力量,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到目标,它来源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和政策的吸引力。”[1]软实力是一种合作型的权利,依靠的是吸引力而非强制力,通过让他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来获得预期结果的能力,依靠分享文化、观念和信息来获得权利[2]。迄今为止,中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倡议获得了全球大多数国家的响应,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平台,促进了国际社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推动了全球各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了包容性发展。目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已经从沿线国家扩展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并从最初的商务经贸等领域拓展到文化领域。电影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促进民心相通、深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从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电影交流活动”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在尊重地区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呈现出各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一带一路”格局下,中国电影业凭借经济优势和文化吸引力来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全球战略。中国电影可以采取“内外兼修”的方式来建构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并通过打造多种途径来提高中国文化吸引力、增强中国文化影响力。通俗易懂的视听语言是对外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媒介。中国电影业应不断地进行文化创新和多元化取材,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态势展开文化交流活动,让世界观众领略中国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宣传中国的国家形象和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电影是中国软实力构建的关键部分,并且在中国软实力的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影既具有商业价值也具有文化价值,不仅可以在对外宣传中塑造中国的国家形象,而且传播了中国的价值观念,是中国软实力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国电影一贯宣扬依靠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成功,这与中国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历史上长期奉行的集体主义被当作是一种信念和优良的品质,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价值观中。从现代中国电影发展来看,不仅有团队合作,还增加了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个人的努力奋斗。例如电影《新喜剧之王》,讲述了一个喜欢表演的女孩虽然屡次遭受挫折,但是她积极面对生活、努力奋斗,最终收获了事业成功。另外,在拯救灾难影片中,2019年9月上映的《中国机长》根据2018年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机组成功处置特情真实事件改编,讲述了中国民航机长在万米高空直面险境的多重考验,最终确保了机上全体人员的生命安全,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迹。同时,《中国机长》亮相第72届戛纳电影节后,立刻以“中国故事”打动海外片方,收到诸多海外片商的购买意向。同时,中国电影不断地在电影中增加流行元素构成中国软实力的关键部分,并在全球传播中取得了重要的地位。中国电影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利用“一带一路”的合作平台向全世界宣传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不断地在电影中宣传强大后的中国勇于承担大国责任,捍卫世界的“自由”和“平等”,宣传了中国的核心价值观,提升了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
二、硬实力的国家形象
从传播政治经济学角度看,电影既可以反映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宗教文化等精神方面的软实力,也是经济力量、科研水平和军事实力等物质方面的体现。电影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或缺,反映出一個国家的综合国力。目前在学界对电影和软实力之间的关系,已经有很多讨论,但是有关电影与硬实力的关系研究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关注。
电影硬实力主要体现在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成熟度和影片故事里的硬实力两种。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7年中国的经济体量就达到了82万亿元人民币[3],中国的工业化趋势势不可挡,在短短的70年时间里完成了西方国家200年的发展历程。与此同时,中国电影产业已初具规模,目前国家技术标准有37个,行业技术标准有22个,初步建立起了电影行业的标准体系。[4]并且,近几年中国在电影工业化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8年中国银幕数突破6万块,位居世界第一位;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了609.76亿元,位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中国制作各类影片共计1082部,位居全球第三位。[5]
中国电影在产业化初具规模时,一方面,不断按照工业化的标准流程来进行制作。例如《唐人街探案2》,剧组在美国拍摄时严格按照美国电影工会的标准进行创作,专门组建了剧本格式团队以方便与外国团队对接。《流浪地球》在拍摄时,制片组专门动用了7000人的大剧组,从传统的服化道分工内衍生出更细的MDI、UI等新的组别来提升剧组运作和管理的效率。中国电影产业不仅从管理上进行产业化运作,进一步通过大数据完成对电影内容和电影创作团队的精细化定制[6],并不断对中国电影制作技术方面加大科研力度,例如北京电影学院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申请的“影视制作虚拟预演关键技术研发与系统集成”已获得科技部2018年度重点支持的研发计划。该技术研发将实现我国电影制作产业的技术升级,形成新一代虚拟预演全流程技术解决方案,将大幅提高电影制作效率,降低电影制作成本。未来新影集团立足于电影技术的自主研发,目前已申报国家技术专利3项、注册登记软件著作权13项。未来新影正在自主研发角色三维扫描系统和角色动作捕捉系统。角色面部三维扫描系统是电影特效中解决真人角色面部三维建模和创建数字角色的重要系统,目前全球只有少数的特效公司掌握该技术。未来新影自主研发的VMOCAP数字角色动捕系统,不但可与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工业光魔iMoCap相较高下,而且在角色制作细节方面都有巨大提升,中国电影科技公司正以国际尖端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电影工业标准不断地推进中国电影的工业化。[7]同时,中国电影业深入发展全景影像技术,结合5G+VR/AR的体验观影,使消费者体验到各种远程互动。[8]另外,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进程离不开金融领域的强有力支持。中国电影正在按照成熟的市场化运作展开商业活动,不断地获得金融投融资保险政策制度的支持,使得上亿元乃至十几亿元的大制作影片能够在短期筹集到所需的资金,为中国电影的制作和发展提供了财力支持。
另一方面,电影通过故事里的软实力和硬实力相互结合来共同构成电影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民族、种族、国家等共同的认同。电影通过故事进行国家形象的建構时,利用现代媒介进行宣传,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延续着形成了传播。也正由于此,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塑造现代的中国国家形象。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担当,更要遵循客观规律,不断地对讲故事的手法进行创新。其实电影故事里的硬实力并不仅仅是先进科技的应用和巨大资金的投入,讲出的故事让观众喜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这才是中国故事展现国家形象的关键所在。2019年12月上映的《特警队》取材自中国特警蓝剑突击队的真实素材,以特警为主角,讲述了一批无名英雄守护城市安全的故事。该片借助高科技制片技术,给世界观众呈现了一场完美的视觉盛宴,同时向世界传递了不仅只有美国才有“超级英雄”的理念,彰显了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全新塑造了一个维护城市安全的新角色。另外,讲好中国故事,充分利用好“一带一路”的传播渠道和话语体系,不断提高电影故事的专业化水平,完善国际传播的格局,汇聚更多资源力量,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我们想讲的”,让中国电影在国际传播中更具创造力、感召力和影响力。[9]
三、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国际认同
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深化,中国电影要走向国际市场,树立现代国家形象,中外合拍片已然成为促进国际合作、规避“文化折扣”最有利的途径。这也逐步加大了中外合拍片的力度,合拍片逐步在中外票房市场中占有越来越高的比例。近几年,在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的基础上,中国电影业积极地加强与其他国家合作拍摄,不仅在合拍片的数量、类型和规模上都有所提高,而且跨越了多国合作体制的界限,在跨国融资、联合担保、全球发行等方面也有深入的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电影走向国际化的发展道路。例如“一带一路”的电影合作中,中国电影业积极推进与“金砖国家”之间的电影合拍。金砖五国是指: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合拍的题材内容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下的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故事,以及具有普世价值的容易让广大人民群众产生共鸣的故事题材。金砖五国的合作拍摄也为世界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近几年来,随着金砖五国之间经济合作的加强,五国的新兴市场初具规模,同时也拉动了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全球电影市场受到好莱坞娱乐影片的影响,但是金砖五国开始关注本土化电影发展的需求,以本国社会现实为关注点,重新定位于本国观众,用贴近性、亲和力、熟悉感来同美国电影相抗衡,不断地提升了这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影响,加快了金砖五国电影走向世界的步伐。[10]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的电影不仅有辉煌的历史,而且金砖五国多边经贸合作机制早已开展,五国电影的合作会促使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合作更密切。金砖五国可以创新合作的方式,例如以五国社会现实为题材联合拍摄,拍摄五国民族特色的影片在五国院线市场播放;轮流在五国举办“金砖五国电影节”活动,不断地开展五国电影和文化交流;充分整合五国电影资源,建立五国电影拍摄和后期技术研发中心;建立健全五国电影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五国电影高校的合作办学以及2+2、3+1留学项目等。同时将金砖五国电影成熟的合作机制推广到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中,借助“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把电影建设成连接世界的文化桥梁。
四、结语
中国电影在国际上传播时不仅代表了时代精神,更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这是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随着“一带一路”不断加快推进,为中国电影业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不仅需要中国电影业在战略上树立国际化思维,更要中国电影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与多国建立行之有效的多边双赢电影合作机制,进一步提高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传播竞争力,这对于促进中国电影业长期的繁荣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约瑟夫·奈.软实力:世界政坛成功之道[M].吴晓辉,钱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2.
[2]韩方明.公共外交概论[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9.
[3]BWC中文网.外媒:中国这一领域仅用20年就跃居第一,中国经济贡献率超美日欧[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7-15/doc-ihytcitm2179664.shtml,2018-03-10.
[4]新浪财经.如何理解中国电影的工业化?[EB/OL].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9-07-15/doc-ihytcitm2179664.shtml,2019-07-15.
[5]新浪网.国家电影局局长:推更多提振民族精神的中国式大片[EB/OL].http://news.sina.com.cn/c/2019-07-13/doc-ihytcitm1801622.shtml,2019-07-13.
[6]陈晓伟,黄文欣.大数据对中国电影内容与创作生态的建构[J].新闻爱好者,2020(11):34-37+8.
[7]环球网.科技与工业!中国电影的未来[EB/OL].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11272151280890736&wfr=spider&for=pc,2018-09-11.
[8]孙莉,欧阳宏生.论5G技术背景下主流媒体的战略创新[J].新闻爱好者,2020(9):15-18.
[9]人民网.新华社评论员: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形象: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EB/OL].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8/0826/c40531-30251505.html.2018-08-26.
[10]严敏.构建“一带一路”电影桥,正其时也[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601/c40606-29310343.html,2007-6-1.
(作者为海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与影视学院讲师,传播学博士)
编校:王 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