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位融合心理疗法介入改善青少年自伤行为

    【关键词】自伤行为;青少年;心理咨询

    【中图分类号】G446?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5-0013-03

    【作者简介】胡瑜凤,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第二高级中学(浙江衢州,324400)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组长,一级教师。

    一、来访者资料

    小丽(化名),17岁,某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家中独生女,成绩中等。

    小丽的性格内向,从小就不愿多说话,很要强,也很敏感,追求完美。小丽的父亲是公务人员,在单位担任要职,母亲是高级教师、教研组长,十分要强。小丽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经常吵架,甚至当着小丽的面打架。

    上小学时,小丽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级前几名,曾经当过少先队干部。在老师眼里,她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小丽从小学习钢琴并考过了十级,但在母亲眼里还不够优秀,她不停地要求小丽更优秀。

    七年级时小丽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两人因为一个误会闹得很不开心。为了挽回这段友谊,小丽主动向好朋友认错,但好朋友并没有因此原谅她。小丽感到非常痛苦,她觉得是自己不好,所以连好朋友都要离开。她越想越痛苦,拿起削铅笔的小刀在手腕划了几下,但划得不深,没有出血,划完之后感觉好多了,没有那么痛苦了。后来,只要遇到事情感到很痛苦时,她都会在手腕划上几刀,用小丽的话说就是用身体上的疼痛缓解心里的疼痛。上高中后,小丽的成绩不如以前那么优秀,高一第一次期中考试,她的成绩只能排到班级中等水平。这让小丽无法接受,她认为天都塌下来了,自己再也没有前途了。她又开始划自己的手腕,被同寝室的室友发现并告诉班主任。在班主任的陪同下,小丽来到心理咨询室。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对小丽的印象是:敏感多疑、孤独沉默,经常一个人独来独往,跟同学几乎没有交流,情绪不稳定。

    二、 个案分析

    小丽的父亲常常在外应酬,与小丽相处时间较少;小丽的母亲对自己和小丽的要求都很高;小丽父母的关系一直不好,常常吵架,甚至打架。这些导致小丽从小缺乏亲密感和安全感,觉得只有努力学习取得好的成绩才能换来父母的肯定与关爱。

    小丽在小学和初中时学习很优秀,升入重点高中后,成绩下降很多,她的内心有巨大的落差。

    母亲的求全责备使小丽不能正确、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一遇到挫折就会想到最糟糕的情况。加之没有朋友,没有合理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导致小丽选择用自伤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痛苦。

    三、咨询过程

    第一阶段: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咨询师向小丽介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相关设置问题,并着重强调保密原则,以打消她的顾虑;对小丽无条件地积极关注,认真地倾听,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小丽从小生活在一个缺乏信任、关爱与温暖的环境里,没有可以倾诉的对象,遇到挫折时只能用自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她感受到信任、关爱与温暖。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她对咨询师的信任明显增加,眼神不再游离。

    第二阶段:引导来访者积极倾诉,实现心情的放松和情绪的宣泄。

    信任关系建立后,首要任务是引导小丽通过合理的宣泄方式缓解内心的痛苦。咨询师倾听她对父母教育方式的看法,对父母的情感困惑,对同学的认识困惑,对自己的认识与评价困惑。在讲述的过程中,小丽非常激动,尤其是讲到自己的家庭和父母时,她泪流不止。在这个过程中,小丽倾诉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困惑,压抑的情绪得到了宣泄,感觉放松很多。

    第三阶段:运用“房树人”绘画,分析自伤行为产生的心理原因。

    小丽的房树人绘画作品呈现以下特点:太阳很小,说明想要得到温暖和关爱;树木非常小,比例不恰当,说明她的自我认识不清晰;画面主体被圆圈围绕着,说明她在家庭中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房子烟囱冒烟,左侧有门,说明她的内心很焦虑,想要逃离家庭;大树倾斜,被房子遮挡,说明她的自我成长受到父母的影响,产生阻碍。在分析绘画的过程中,咨询师引导小丽认识到自己的自卑、敏感来源于安全感的缺失,严重自卑的她形成了很多不合理的信念,以至于在极度痛苦与无奈时选择以自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为了重塑小丽对自己的全面且积极的认识,给她布置家庭作业:每天找出自己的5个优点。

    第四阶段:运用情绪ABC理论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塑合理认知。

    小丽的不合理认知具有以下特点:绝对化要求,以偏概全,糟糕至极。咨询师引导小丽学习情绪ABC理论,认识到人们不是被事情所困扰,而是被对这件事的评价和解釋所困扰;任何事情都有一分为二的两面性,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会获得积极的情绪。给小丽布置家庭作业:每天晚上睡前5分钟记日记,要求清楚地还原事件,从正反两面去看待事件。通过这个方法不断重塑小丽的合理认知,使她能更加恰当地评价自己,重获积极的情绪。当她可以持续稳定地做到这一点,就基本不再发生自伤行为。

    第五阶段:通过家庭疗法重塑家庭关系,重建家庭温暖。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孩子问题行为的形成往往与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咨询师借鉴家庭治疗的原理和方法,让小丽的家庭成员有倾听彼此的机会,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咨询师要求小丽的父母每天找出小丽的5个优点,并以真诚的口吻赞美小丽;要求小丽每天为父母做一件家务事。在这个阶段,小丽已经不再出现自伤行为,开始积极主动地与班上同学相处;小丽的父母开始转变自己的养育模式,与小丽的积极互动越来越多。

    四、 咨询反思

    小丽自伤行为的背后有其特殊的心理特点:第一,童年早期的创伤,特别是家庭给她的创伤,使小丽固化了自身的失败。她极度没有安全感,在遭遇挫折时更容易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第二,小丽正处于“精神断乳期”和“心理断乳期”,同时也是身心快速发展的“风暴期”。她感觉自己已经长大,但是由于现实能力不足,在生活和学业中遭遇挫败时容易急躁和自责,从而出现自伤等极端的行为。第三,小丽缺乏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遭遇挫折时没有倾诉的对象,也没有正确的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只好采用自伤的极端方式。

    本案例中,多方位融合心理疗法对来访者的干预效果是显著的: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无条件接纳、共情来访者,使来访者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困惑,合理宣泄不良情绪;通过房树人绘画引导来访者认识到自己有很多不合理的信念;运用情绪ABC理论引导来访者改变不合理认知,重塑合理认知;最后使用家庭疗法,通过角色扮演、建立联盟等形式改进家庭心理功能,促进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最终使来访者得到真正的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