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路径探析

    汪明峰

    摘? ? 要: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是加强高校党组织领导力的要求,是保持高校党组织生命力的体现,更是高校党组织战斗力的表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发展的核心要義,确保基层党组织全覆盖,落实党建责任,在政治领导、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维度推进高校各项事业发展,是基层党组织成为党领导高校的坚实基础。

    关键词: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文章编号:1002-4107(2020)10-0062-02

    党的十九大对加强基层党建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举措,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落实的基础,是教育管理和服务师生的单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保持本色的重要支撑。所以在面对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时要因时而进,不断探求新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路径,解决新的矛盾,“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1],才能完成高校的使命。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政治遵循

    (一)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建设的政治要求

    中国高校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领导,高校的政治建设是不变的政治要求。新时代加强高校政治建设要让学生树立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党员教师要有政治担当,掌握好教学科研的政治方向。为了在思想上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要坚定落实基层党组织党建责任,推动基层组织的建设和发展,在基层党组织始终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是党中央的战略规划和政治要求。“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关系着党的性质、信仰、信念、宗旨和前进方向”[2]。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工作抓手,承载着党对基层的领导,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够落实和贯彻的关键。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高校发展方向的引领

    高校师生党员是政治建设参与和实践的主体,不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政治站位和政治担当决定着高校党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高校基层党组织特别是高校党员群体在先锋模范作用发挥过程中要善于做好群众工作,做好教学和指导工作,善于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党的方针和政策。基层党建工作的规范性以及基层党组织的内在动力的提升等方面都需要组织力的提升,这是高校发展的重要保证。新的时代节点,政治建设是推动高校深化改革方向的政治保证,高等教育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不同形式的意识形态斗争加剧,只有政治建设引领才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才能使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提升是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

    高校基层党组织承载着高校党委工作推进,各党支部是高校各项组织工作顺利开展的坚实基础,充分提升各级党组织的组织力有利于引导和促进新时期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利于服务于高校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维护高校党组织在高校事业中的核心领导地位。严格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特别是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加强新时期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高度,使师生透彻理解政策背后的内涵,能够加强党组织工作开展的执行力,形成内外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促进高校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二、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设计联动机制不足

    高校在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推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机制体制进而增强组织力和战斗力,然而部分高校的领导干部不能严格落实责任制,导致从严治党的弱化。部分高校在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将担子压在了基层,使组织力提升的工作任务完全成为基层的任务,问题解决和措施的采用都由基层分担,这样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多数的基层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在党建方面的业务和能力掌握不充分,在工作开展中表现出来的一些问题实质上还是由于缺少顶层设计而导致把关不严,所以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的提升要注重制度设计进而形成不同层面的联动机制。

    (二)党内政治生活规范性不强

    个别基层党组织在制度落实方面还存在不充分的情况,部分教师党支部在面对教学、科研的工作压力下不能够及时召开民主生活会。在组织生活创新方面与党建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党员学习方面,党章、党规以及上级文件精神的传达和学习形式还不能多样化,应在文件内容学习的同时增强党员之间的交流,使体会和感想不流于形式。在组织活动动力方面,部分基层党组织活动的主动性不够,活动动能不强,党员收获不足。学习深度和广度不够,学风、教风的主动性不够,不能够将学习所得应用到具体工作。在组织管理方面,个别党员的组织纪律性不强,部分院系教工党组织存在重业务轻党建,认为教学和科研是主要业务,日常教育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不能够有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组织政治功能无法充分发挥。

    (三)党建组织力落实不够

    高校党组织工作的组织力层级逐渐递减,对基层党组织的督导和调研深度不够,安排部署多,真正落实少,对基层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不充分,不能够给予指导和支持。部分基层党组织对党建重视程度还需提升,不能主动探索和思考党建问题,被动地接受相关部门的通知和要求。个别基层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发挥不够,在本单位的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融入思想理论和党建工作方面不能积极主动。高校党委制定的党建层级责任在落实方面还需要具体化对不同类型的党支部工作责任指导还不够充分。部分党支部工作形式大于工作内容,很多工作内容止步于支部书记和组织员,服务师生的意识还不够强。

    (四)党务工作人员队伍专业化需加强

    高校基层党组织教育服务范围较广,党员流动性较大,基层党组织的党务干部配备多为兼职,一些教师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多是由任课教师担任,在忙于自身教学科研工作之外进行党建工作,常常体现出业务工作不够精的情况。虽然党务工作队伍专职组织员配备完成后,这一情况有所缓解,但是对兼职党务工作者队伍的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特别是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机制和激励保障机制的建立还需完善。另外,很多高校的学生支部书记和支部委员分别是辅导员和学生,这种人员配备可能因缺乏系统的党务知识和理论培训,表现出政治素养和业务经验储备不足,在工作和活动开展过程中体现出组织功能的弱化问题。

    三、高校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的有效路径

    (一)思想政治引领是组织力提升的重要前提

    思想建设影响着政治建设的成效,是党组织凝聚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石。党组织凝聚力来源于党的理论基础,师生党员要践行党的宗旨,“学校党委是全面管党治党主体,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3],高校基层党组织要不断加强对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理论指导,通过理论学习和专题教育、入党启蒙等方式加强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将理想信念放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认同上,思想上增强党员的自我净化,荡除思想上的“垃圾”。基层党组织要丰富党建形式,拓展党建路径,把握师生思想动态,开展双带头人工程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高校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是为党的政治路线服务,是党中心工作的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各项任务过程中,应提升组织力,最终的落脚点就是要服务高校的发展,巩固思想政治基础,凝聚广大师生,实现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设立书记信箱,多渠道了解党员的意见和问题。

    (二)组织建设是组织力提升的基础

    基层党组织是高校党组织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的终端,是组织力提升的根基。加强组织建设要积极推进高校党员学习教育机制,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在思想上不忘初心,通过“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多种主题教育方式教育广大党员,真正地让党员对红色基因理论入脑入心。合理利用各种学习平台,建立学习制度和考核机制,针对学习结果设立奖惩措施。创新组织设置和组织活动的方式,根据教学科研需要设立党支部,根据学生情况设立党小组,运用新媒体平台创建党建品牌和实践项目。增强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支部建设具体化、精准化的要求要落细、落实。加强党组织工作对党支部书记的考评,考评结果在组织建设过程中要合理应用。对基层党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范围和培训内容要深入加强,致力建成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的优秀党务工作队伍。落实制度建设,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强化组织生活的管理和规范。树立党建工作标杆和典型,推动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进步和创新。

    (三)党建责任明晰是组织力提升的保证

    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工作的目标、措施和程序等方面已经明确规定,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的标准要严格,党章、党规和条例是党员干部的标尺,要以身作则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将新的理念和新的工作方法融入党建工作之中。明确各部门主体责任,明确各层级党组织书记工作内容,实现党建工作落在实处,落实党的方针政策不变形,贯彻执行学校党委决定不走样,依托“两学一做”开展学习。教师党员要坚持课堂授课守纪律,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高校党委要对基层党组织工作进行督导,强化责任提升党建工作的质量。建立科学管理体系,强化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指导的同时,让基层党组织发挥自身特点开展党建工作。建立监督问责制度,对考评结果和制度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和总结。深入党员身边,通过谈心谈话和批评与自我批评等形式,及时解决小问题,确保党员遵守纪律,同时拓宽党员民主表达路径,使党员对组织有真正的归属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M]//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73.

    [2]王健.政治建设统领下高校党组织组织力提升研究[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

    [3]冯身洪.以组织力提升为重点的高校二级党组织建设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9,(9).

    [责任编辑? 高? ? 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