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路径探析

    丁娅楠 沈阳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治理能力 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作者简介:丁娅楠,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沈阳,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中图分类号:D630.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20.07.238一、 中国社会治理的发展及概述

    首先,“治理”一词在西方被译为“govern”,而在中国古代有“治国理政”一说,治理即从国家层面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统治、管理。而社会治理,即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社会治理理论强调社会各方应以合作协商、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处理复杂的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相比较于其他治理的概念而言,社会治理更加注重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感和获得感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问题。

    中国社会治理思想是基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而进一步展开的,马克思虽然没有专门提出过“社会治理”的概念,但是在马克思的很多经典著作中却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治理思想,例如《共产党宣言》《德意志意识形态》等。马克思认为,社会治理的主体包括国家、社会和人民:国家作为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自然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马克思的国家学说便指出国家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机器,参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而社会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也同时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核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同样是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关键。总之,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就是要以社会革命、社会改革和社会建设的多元治理方式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社会治理要想取得突破和显著成效,就必须在理论上不断创新,在实践上不断探索,实现社会治理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动态发展。现今我国的社会治理过程更加细化、更具有针对性,除宏观层面的社会管理外,逐步创新出了微观层面的社区建设、基层管理和相关政府服务等。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习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吸取和借鉴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创新治理方法,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以及源头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而使得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民族特色以及时代特色。面对新的社会形势和国际态势,“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十九大报告中也进一步明确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新时代的社会治理创新指明了方向,描绘了蓝图。二、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一)满足于应对社会问题的现实需求

    现今,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治理也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我们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发挥问题意识,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运用好“问题倒逼”机制来指导社会治理工作,这也是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的重要方法论之一。当前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涌现出来亟待解决,例如劳资纠纷问题、食品安全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等。要想有效科学地解决这些社会现实问题,必须在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领导与管理作用的同时,通过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动员以及吸纳社会组织、全体民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管理,社会治理及其“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更有利于解决当前的现实社会问题,从“管理”走向“治理”是有效应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现实需求。

    (二)有助于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治理思想的关键,是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才能使社会治理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广大民众广泛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可以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人民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人民监督、政府引导的社会自治联动机制。在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的过程中,不断拓宽公民参与的渠道,例如采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公示制度以及社会听证制度从而营造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公共精神及社会氛围,使政府的各项决策更加科学、更加完善、能够较大程度地惠及全体公民。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也是开展社会基层治理的有效手段,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基层治理的质量和水平,缓解了由社会不良现象引发的社会公共矛盾,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发挥了公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有利于构建开放型政府、智慧型政府,成为社会良性发展的内生动力。这种“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是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社会治理方式创新的必然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治理永葆生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進一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

    社会治理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社会治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是一项关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公共安全秩序的系统工程。对于嵌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社会治理而言,必须要直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2021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2049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不断加强社会治理能力,不仅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时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新境界,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充分彰显我国治理体系的最大优势。

    三、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的具体路径

    (一)强化政府决策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

    在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发生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立科学高效的政府决策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已然迫在眉睫。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指针对各种危害(包括重大安全事件、事故、突发灾害、潜在危害因素、甚至战争)及其隐患对公共设施、居民和社会造成的不安全因素,而采取的各种应对策略、技术和措施形成的“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联动体系。为了更好地履行政府的公共职能,其决策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必须做到决策下达快、决策反映民生民意、以及应急基础设备科学实用,实现各个省份、各个部门应急信息的资源共享,做到随时沟通,协同应对。

    在重大疫情下,强化政府决策机制和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可以提升政府对公共安全问题的预见能力和实施救治的效率,能够及时高效地处理社会突发状况,一定程度上也能增强社会的稳定程度以及政府的公信力。面对重大疫情,需要政府在宏观层面做出引导,及时止损,力争把疫情的确诊数、疑似数以及死亡数等危害降至最低限度。政府站在全局角度开展公共卫生危机应对,努力构建全方位、多角度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统筹公共卫生安全治理,最终实现政府的科学合理调控以保障社会运行的正常安全秩序。

    (二)加强群众、社区干预和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在疫情面前,公共安全危机应对要落实到实处中去,社区是最基层的防线,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中介和载体。为防止疫情的蔓延,要做好社区的“封闭式管理”,各社区只临时保留一个居民进出口,做好引导和宣传工作,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普及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开展对官方辟谣信息的解释,避免谣言引发的社会恐慌等不良现象。社区还应该优化居民管理体系,对出入社区的居民进行严格的体温检测,很多社区使用二维码进行扫码登记,让防控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从基层处辅助政府防疫工作,对不配合检查的行为进行正当规劝,把社区基层治理工作做细做实,充分发挥了社区干预的积极作用。在疫情防控中,社区基层治理的各项举措进一步推进了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建设,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深入落实社区基层治理,凝聚社区共同体意识,与政府协同发力,使社区成为政府的助力剂,最终提升社区基层治理的现代化水平。

    在重大疫情下,社会治理也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每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参与到抗击重大疫情的队伍中来,为社会基层治理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面对何种灾害或疫情,社会民众都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所以必须强化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明确群众在公共安全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责任担当。要不断强化公民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配合政府和社会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公众场合自觉佩戴口罩、接受健康检查,终止人员密集的聚集活动,在谣言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信谣传谣,全面增强防范意识,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对社会负责,同时也为社会公共卫生危机的应对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

    (三)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升舆情引导能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互联网成为助力疫情防控的重要保障。要依托现有的大数据平台,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为抓手,才能实现智慧防疫,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整合分析疫情数据,进一步实现疫情大数据立体化、动态化以及可视化,对疫情防控实行网格化管理,实现信息数据的快速采集,实时监测社会人员聚集情况从而进一步掌握疫情状况。同时,可以进行线上防疫执勤,减少治安人员出入,并且进行线上的宣传播报,保障群众对于疫情的知情权。其次,开通一系列的线上服务,例如水电费缴纳、行政审批事项咨询以及社保医保线上缴纳等便民服务,使人民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理相关业务,推动“实体服务平台”向“虚拟服务平台”转移,减少办事人员疫情传播的风险。快递、外卖配送服务都可采取“无接触”式配送方式,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取件智能化,减少交叉感染、降低接触风险。

    但是,在互联网信息平台飞速发展的今天,必须严格管理网络秩序,谨防网络谣言肆意传播,构筑网络安全屏障,保障安全的网络秩序和环境。政府应当率先抢占舆论战场的主导权和制高点,以避免因信息真空的出现而导致的谣言滋生与扩散,切实维护网络环境安全。整治网络谣言,公众要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养,必须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整治力度,以法律为准绳避免谣言恶意传播,运用法律法规加大对网络谣言的惩治力度。政府还应该积极开展舆情引导,引导广大网民们理性参与互联网内容建设,维护广大网民共同精神家园的环境,构建一个理性客观、积极健康的网络舆论生态环境,最终实现网络空间风清气正。

    (四)开展社会心理疏导,维护社会稳定

    在新型冠状病毒重大疫情发生的社会背景下,安抚公众的心理情绪尤为关键,只有做好社会公众的心理疏导,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对社会来说,安全问题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 首先,要适时开展政府公关,在疫情传播期间,公众的心理非常脆弱,他们需要一个强大的政府支撑。塑造好政府形象及其重要,打造阳光政府,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提高政府效能,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其次,还可以组织社会机构和相关组织开展疫情期间的社会心理疏导活动,为我们的心灵也戴上“口罩”,广泛调动社会专业团队的力量,学习与心理干预相关的伦理道德规范,提前出台社会心理咨询预案,构建群防群治的专业心理疏导咨询系统,以便于减轻新冠病毒疫情所致的心理伤害,为社会稳定前进助力加油。四、结语

    在抗击重大疫情的过程中,为适应我国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应不断提高我国社会治理的水平与能力,构建社会公共安全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构筑“中国之治”,从而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在新时代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社会公共安全治理尤为关键,应当由被动应急转化为主动预防,由政府单向管理转化为社会多元治理。实践表明,面对突发的公共卫生安全事件,旧有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的需求,必须构建好国家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举措,也推进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在疫情防控的过程中为社会治理提供新方案与新思路,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中国之治”的治理智慧和治理優势,争取早日迎来疫情的拐点,战胜疫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注释:

    人民出版社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张维平.社会学视野中的公共安全与应急机制[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07(2):10.

    参考文献:

    [1]颜晓峰.“中国之治”与坚定“四个自信”[J].思想理论教育,2020(1).

    [2]罗志刚.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对我国社会治理价值取向的引领[J].毛泽东思想研究,2018.

    [3]钱春海.推动制度体系结构性稳定与国家治理效能提高[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9(6).

    [4]剡谨.从“社会管理”转向“社会治理”的意义及对策研究[J].社科纵横,2015(1):1-4.

    [5]袁秉达.马克思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和完善[J].科学社会主义,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