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青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路径研究

    冯永香

    摘要:青海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迫切性,努力探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新路径。

    关键词:青海;生态系统;保护;路径研究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美丽中国。同时强调,“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当前,青海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是破解生态环境难题的必然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的重要性、迫切性,努力探求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新路径。

    一、推进青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总体形势判断

    青海正处于加快绿色发展转型、实现生态拐点的“关键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进一步强调要“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这为青海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新青海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海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一优两高”战略部署,并把生态保护优先作为首要前提,全会指出,保护生态是青海最大的责任,必须立足生态保护优先,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青海省正处于跨越生态拐点的关键阶段,必须通过更大力度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加快结构调整,实现以更低的消耗、更小的环境影响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引擎,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为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统筹推进大扶贫、大生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有别于其他省份的绿色发展新路。

    青海省正处于改善环境质量、推进生态修复的“攻坚期”。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特定区位造就了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势高峻,地形复杂多样,气候寒冷,干燥缺氧。面临着能源消耗大,产业结构偏粗、偏短、偏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近年来,青海在经济绿色转型、生态环境治理修复、环境监管执法、环保制度改革等方面力度明显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突出,区域生态环境分化趋势显现,部分地区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服务功能下降,生态安全呈现复杂多变、风险加剧、影响深远的态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青海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生态环境质量仍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短板,实现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目标面临着极大挑战。

    青海正处于深化改革创新和解决环境问题的“窗口期”。青海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着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在新常态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是转方式调结构,核心是创新驱动,底线是蓝天净水,实现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成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重要内容。近年来,青海通过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了良好成效。成为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并被列为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与司法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一并成为青海三大改革。开展具有牵引性和综合性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任务,并依据责任分工形成具体任务工作台账,成为全国第一个出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设计图”和“总施工图”的省份。对此,要坚持以群众实际感受为评价标准,把握好国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窗口期”,切实当好生态环境保护排头兵,使绿色发展成为新常态下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人民共享发展获得感的必然选择。

    二、青海生態系统保护修复的主要基础及短板分析

    (一)经济结构总体偏重,格局未得到根本性转变

    2010年至2015年,全国30个省(区、市)绿色发展指数显示,青海的平均指数排名第7。这主要是依靠资源环境承载潜力提高了绿色发展指数排名。青海植被(草甸为主)占全省面积70%,300公里以上的274条河流只有湟水河受到污染。全省资源丰富,污染物排放较少,但经济结构总量偏重的格局未得到根本性转变。从能源消费结构发展来看,天然气、水电等优质能源消费比重逐步上升。青海现有产业主要以高耗能、重化工业为主,从而导致现有工业企业能耗高。2018年,青海省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2048.99万吨标准煤,占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的96.3%。另外,工业快速增长带动了能源消耗增加,高耗能行业能耗总量在扩大的同时,一些低耗能行业,随着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能源消耗总量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二)生态系统总体仍显脆弱,生态空间被挤压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青海立足青海省经济社会总体发展布局,实现空间管控“一张蓝图”。按照“三区三线”空间管控要求,科学划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形成生态良好、城乡统筹、设施完善的全域空间布局。2018年,青海承办全国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现场会,启动湟水流域规模化林场建设试点,完成营造林27066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26%,涵盖水面、湿地、林草的蓝绿空间占比超过70%。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落地实施,祁连山国家公园挂牌。生态红线划定方案通过国家技术审核,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整完成,自然保护区内的矿业权全部注销。开展重点行业能效“领跑者”专项行动,淘汰燃煤小锅炉789蒸吨,节能减排完成年度任务,主要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3.4%,湟水河出省断面Ⅳ类水质全面达标。但青海省生态系统总体而言仍然脆弱,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突出,地表风化强、土层质地粗,加上气候寒冷、植物生长期短,自身调节能力弱,恢复能力差,一旦地表植被被破坏,恢复周期较长,而人工恢复则要付出巨大代价。

    (三)深层次体制机制存在障碍,仍需进一步突破

    认真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综合改革方案,加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监测体系,设立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为科学决策、环境管理、考核评价服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祁连山生态保护红线,强化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监管。建立省级督察体系,调整监测体系等,确保三江源水质。加大青海省东部地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力争使大气环境质量达中上水平。总体而言,青海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突破性成果还不多,改革试点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基层环境监管能力缺口较大,农村环保投入力度还需加大,环境基础设施运行维护长效机制还需健全,生态文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四)部分环境关键指标仍存在短板,需要进一步补足

    2017年,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为81.1%,同比上升5.7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中PMlO和PM2.5年均浓度分别为99微克/立方米、3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12.4%、20.4%。湟水流域青海境内共布设28个监测断面,其中,湟水24个断面中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的有19个,达标率为79.2%。I一Ⅲ类水质断面16个,占总数的66.7%。Ⅳ类水质断面3个,占12.5%。V类及劣V类水质断面5个,占20.8%。湟水水质轻度污染。大通河4个监测断面均为Ⅱ类以上水质,水质状况优。但部分环境关键指标仍然存在短板。受高寒缺氧、气候干旱、紫外线强、降水量较少等自然条件影响,我省环境空气中颗粒物和臭氧背景值浓度偏高。同时,还存在污染控制任务重,二氧化氮、臭氧浓度上升趋势显现等问題。

    三、进一步推进青海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路径研究

    (一)确保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部署的整体性和协调性

    加快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实现格局优化、系统稳定、功能提升,关系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进程。生态保护工程设计要坚持贯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理念,有机整合各类生态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维护区域生态安全。青海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应紧紧围绕功能区战略布局的推进落实,立足不同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谋篇布局,求得突破。按照生态系统本身的自然属性,把区域、流域作为保护和修复的有机整体,把各种生态问题及其关联和因果关系都体现出来,打破行政界定,实现整体设计、分项治理。根据国家环评法规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设置独立的生态环保篇章,强化环境保护的倒逼、优化和约束作用。优化空间格局。对青海省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和产业布局开展规划环评,调整优化不符合生态环境功能定位的产业布局、规模和结构。开展功能区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明确区域“三线一单”(生态功能保护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环境准入“负面清单”),对不同功能区实施相应的空间管控规则,倒逼各地进行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在更高层次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二)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以生态廊道为支撑,构筑青海省生态保护修复大格局

    生态功能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以保护具有重要生态功能或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为目的。必须着力构建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在市县层面试点开展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划定工作,为各类开发建设活动提供依据,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产业发展格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格局,进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构建“一带三廊两屏”生态安全格局。“一带”即黄河生态保护带;“三廊”即湟水河生态廊道、大通河生态廊道、青海南山一拉脊山一积石山山地生态廊道;“两屏”即三江源生态安全屏障、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通过系统实施以环青海湖地区、青海东部干旱地区、共和盆地、环祁连山地区、沿黄河地区为重点的“五大生态治理区”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全面提升山体、森林、河湖、湿地、草原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目前,青海构建生态修复大格局已经形成。主要是统筹推进东部黄土高原地区、三江源地区、环青海湖地区、祁连山水源涵养区和柴达木盆地五大生态功能区生态建设。

    (三)努力为生态保护修复探索模式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青海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基础能力差、历史欠账多等问题,应建立多层次、大范围的立体推进格局,进而加快恢复和提升生态环境安全水平。目前,青海省祁连山地区被列为国家先期启动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支持范围。这对于推进区域内自然生态系统进一步稳定、人工生态系统进一步健康发展和经济社会系统绿色发展指标的优良化具有重要意义,将极大地促进青海省生态保护与建设由过去单一生态要素治理向整体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转变。通过推进生态保护试点建设,开展保护和示范,凝练操作性强、可推广的技术模式,深入探索建立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护的体制机制,从而为青海省提供生态保护修复经验。建设生态保护先行区,通过在自然禀赋相对优越、工作基础良好的地区开展试点示范,采取更严格的标准和管理举措,培育一批生态保护特色典型,进而探索生态禀赋优越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家公园的管理办法,优化现有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管理办法,创新运行机制,增强园区各功能分区之间的整体性、联通性、协调性,对各类保护地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一体化管理。

    (四)针对区域主导生态功能和关键生态问题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

    根据区域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与主要生态功能定位,确定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部署区域。综合生态调查评估结果和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考虑地形地貌、河流水文、土地植被等自然环境,确定以流域为范围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布设片区。结合重点区域,针对矿山环境治理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重点内容,提出分区、分类的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布局。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新材料、新能源等技术,运用跨界和平台理念,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加快绿色科技的推广应用和成果转化,不断加强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末端治理、脆弱生态保护等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和示范,按照“一块区域、一个问题、一种技术、一项工程”的思路,形成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关键技术整体解决方案。

    (五)建立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制度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决定性保障。

    一是以压倒性思维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践行新发展理念,切实转变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观,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从源头上加强预防和治理,进而实现青海生态环境的根本好转。

    二是持续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和财政投入力度,确保重点生态区域及生态脆弱区域的植被恢复。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强化各级地方政府对本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责任,采取普惠支持、产业基金投资、补助等多种方式,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支持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实施。

    三是探索建立多元化、多方位资金筹措机制,统筹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基金项目建设。借鉴现有的成熟融资模式,不断创新支持方式和利益分配机制,探索绿色金融发展新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四是强化管理体制机制创新,重点打破部门分割现状。加强部门联动,加大监管力度,形成管理合力,建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相关管理部门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制,落实生态保护与修复责任主体,把生态保护修复成效与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干部“三项机制”实施结合起来。

    五是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完善各类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探索创新多种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推进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严格开展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加快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改革,实现省级环保督察全覆盖,坚持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推进生态系统保护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