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四维‘三位一体’”的青年国家认同教育模式
内容摘要:青年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和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的国家认同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加强青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对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运用教育手段探究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和教育主体等维度构建“四维‘三位一体”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从而提升青年的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四维“三位一体” 青年 国家认同 教育模式
“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成员对所属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政治主张、道德价值观念等的认可而产生的归属感,这种认同以国家为中心,具体表现为支持、认同并在国家有危难时愿意牺牲自我、为之奉献”。在信息化时代,伴随着西方文化的强势渗透,一些青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认识有所减弱,如不太了解祖国的传统历史文化、现实国情以及国家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对自身民族文化认同的弱化会影响青年的国家认同。因此,加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不仅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还是形势所迫和使命要求。
一.教育内容:认知、情感与实践“三位一体”
(一)认知认同。国家作为一个复杂的集合体,其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情况都会作用于青年群体。国家为个人成长发展提供了健康和谐的环境,加强青年对国家政治、文化的认同是基础要求,使其认识到国家认同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重要性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目前大多数的青年而言,他们对国家的认知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国家基本国情、政治经济制度的认识和理解。青年对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了解越多,他们的爱国意识也会逐渐增强。只有不断去培养和激发青年的爱国情感,他们才有可能付出相应的爱国行动。
(二)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指个体把对认同的所属国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转化为内部动力的一种内心体验。列宁曾说过,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作为爱国主义的核心—国家认同对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研究表明,在升国旗、奏国歌以及大型的国家之间比赛等情况下,青年对国家的认同情感会比往常更加明显。也就是说只有在情感上对国家产生了积极的认同倾向,国家认同才会更加深刻。因此,培养青年的爱国情操,提升他们的国家认同感是新一代国民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实践认同。实践认同是指社会成员把对国家的认知与情感转化为行动,又不断调整自身认知与情感的过程。在实际行动中,青年国家认同感的培育离不开学校与社会的帮助,学校教育引导青年对国家基本国情、政治制度、历史文化的正确了解,重视青年参加国家认同的实践活动,如设置历史与国情教育课程、举办传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开展社区服务行动等促进青年对国家的深入了解和认同。此外,良好的社会氛围也为青年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强化青年国家认同感的同时,使青年将认同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规范内化于心,上升为自身的意志从而转化为实践。将爱国情感转化为行动,主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二.教育方式: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三位一体”
(一)正规教育。正规教育是指教育部门认可,有正规的教育大纲、教育场所和专职人员,影响受教育者身心发展全面的、系统的教育培养活动。首先,国家认同教育融入课程体系是重中之重,将国家认同教育系统融入国家课程以及地方课程,并处理好国家、地方和校本三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专业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科研水平关系到国家认同的教育质量,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并努力提升自身的科研水平。最后,正规教育可以开展一系列有利于营造提升青年国家认同感氛围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如升国旗、奏国歌、举办爱国教育等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相关知识,而且在实践中激发了学生的国家认同情感并生成国家认同行为。
(二)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顾名思义与正规教育相反,为受教育者如成人和儿童提供在学校以外地方进行学习的教育培养活动,如辅导机构、成人继续教育、社会培训以及岗位培训等。非正规教育与个人的学习需要和国家发展要求相一致,与正规教育相比,非正规教育的内容、方法以及形式正规性较少,灵活性较强。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爱国是每个人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是相互补充,非正规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意义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向社会普及教育的价值取向、传达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提升个人自身的能力。
(三)非正式教育。与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不同的是,非正式教育没有明确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它指的是个人通过网络或社会经验甚至从日常的生活环境中等途径获取知识,同时又具有一定见解的、但缺乏系统训练的学习。如儿童潜移默化受到家长的影响,我们通过新闻增长关于世界的知识等等。我们不仅应该重视正规教育,还应该善于通过非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来达到自身的发展。对青年而言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锻炼自我,增强随机应变的处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明确责任、敢于承担责任并坚定价值观念,培养自身的家国情怀,增强国家认同。
三.教育过程: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与成人教育“三位一体”
(一)中小学教育。一个人在少儿时期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如爱国守法,诚实守信等会深深扎根于他的脑海中,并将影响他的一生。中小学生守则第一条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贡献者,应该从小启蒙、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国家认同感。升国旗、唱国歌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最强有力且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中小学教育时期对他们进行民族文化认同教育和国家核心价值观教育,方便他们从小全面、深入地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认同意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爱国行为。
(二)高等教育。高校作为知识和文化传播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加强青年大学生掌握国家认同教育的基础理论是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家认同教育是提升青年大学生国家认同意识的有效方式之一。高校应定期開展国家认同教育活动,并在结合学校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以新颖的课堂教学方式、兴趣讲座、知识竞赛等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国家认同教育的教学体系,提升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集体意识和国家认同感。同时通过青年大学习这一线上活动方便青年大学生学习和了解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认同,然后通过文化认同推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
(三)成人教育。成人教育是指对全社会的成人采用业余、半脱产或脱产等方式进行的社会文化教育活动。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变革,对当今社会的人们来说,一次性的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终身学习的理念是人们最终的追求目标。目前我们要以更整体化、系统化、动态化的角度去反思和审视成人教育。在成人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成人教育的发展机制以及成人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才能使成人教育朝着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这不仅是终身教育的要求,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成人教育不仅传授成人学生专业的知识、提升实践能力,而且使之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
四.教育主体:学校、家庭与社会“三位一体”
(一)学校。学校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增强学生国家认同意识、外化学生国家认同行为的基本途径。学校作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渠道,首先,要重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注重对国歌、国旗、国徽等象征性符号的宣传和推广,将国家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其次,在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中不断融入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青年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最后,强化学校的教育引导功能,支持和鼓励各阶段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学校通过课堂教育渗透、校本课程开发、校园文化活动来进行加强国家认同教育。
(二)家庭。青年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整个家庭的职责所在,提升青年的国家认同感离不开家庭的有效参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是青少年人生教育的第一站,也是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开端。当前许多家长忽视对青少年的家庭教育活动,带他们参加教育活动的次数少之又少,对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培育更是忽略不计。针对这种情况,家长要以身作则,通过言行举止引导、培养青年的国家认同意识,向青少年传递正确的国家认同观念,为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教育创造条件,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三)社会。除了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影响之外,社会也是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的一个因素。社会在对人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尤其对于人生观、世界观还未完全成熟,又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能力的青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对青年国家认同的影响越来越大。青年国家认同感的积极提升有赖于外部社會环境的不断改善。第一,正确发挥社会大众媒体的积极导向作用,宣传主流价值观,引导青年形成理性的国家认同意识、提升其国家认同感;第二,完善青年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会教育的联合作用,努力营造增强青年国家认同意识的良好社会环境。
五.总结
国家认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教化熏陶,也需要现实体认。青年作为国家、社会未来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国家认同感,不仅有利于青年个人理想的实现,而且有利于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以及中国梦的实现。明确的国家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对社会安宁、稳定发展极端重要。因此,试图从教育的角度运用教育手段探究青年的国家认同感,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过程和教育主体四个维度浅谈青年国家认同的教育模式,为相关国家认同的研究提供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杜兰晓.大学生国家认同研究[D].浙江大学,2014.
[2]王菊,李劲松.回顾与展望——2000年以来我国非正规教育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9(09):5-8+12.
[3]欧阳常青,苏德.学校教育视阈中的国家认同教育[J].民族教育研究,2015(05):10-14.
[4]高维,杨焱荔.中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综述与展望[J].前沿问题探讨,2019(03):17-23.
[5]崔文佳.国家认同是国民教育中最核心的内容[N].北京日报,2019-08-21.
(作者介绍:闵珊,江苏大学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