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建构区同伴积极交往行为的研究

    沈亚东

    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给儿童社会化的发展提供了“基石”,建构区活动需要中班幼儿间较强的分工与合作,这就需要中班幼儿运用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对中班幼儿建构区同伴积极交往行为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可以促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让幼儿能够更为有效地融入到现实社会之中。

    一、中班幼儿建构区同伴积极交往行为研究的相关概念界定

    “同伴交往”概念中涉及的“同伴”是指年龄相近或相同,价值观相近或相同的经常接触与交往的儿童。同伴间相互交换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等,同伴间心理上与行为上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同伴间是一种平行式的交往。

    “中班幼儿同伴积极交往”指的是处于4至5岁年龄阶段的中班幼儿的言语表达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同伴间可以通过言语表达自己内在的愿望。这一阶段幼儿的心理活动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行为的冲动性相对减弱,自觉性正逐步增强,能够较自觉地控制并调节自身的行为,为同伴之间积极的交往提供了保障。

    “建构区活动”又可以称之为“区域活动”或“区角活动”,指的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幼儿依据自主意愿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方式的一种活动形式。建构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更为自由、自主、开放的活动平台,中班幼儿可以在建构区域内自主地自由地与建构区内的材料互动,与同伴积极交往,以获得个性的张扬,能力的提升。

    二、建构区活动中中班幼儿同伴交往存在的误区

    误区1:同性交往多于异性交往。笔者曾对我们幼儿园中班幼儿进行过观察,惊奇地发现幼儿间的交往大多发生在同伴之间,大约占交往总数的65%,而发生在异性间的交往大约占35%,同性交往明显多于异性间的交往。

    误区2:交往方式简单,导致交往目标的达成受到影响。中班幼儿交往方式简单单一,只是高频率的出现诸如邀请、联合、攻击与言语协调等方式,其他相关交往方式出现的频率相对低些,特别是交往与合作方式使用的频率更低。

    误区3:积极交往行为少于消极交往行为。建构区活动中中班幼儿的积极交往行为发生的频率明显少于消极交往行为,这样的误区不利于中班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亲密友好同伴关系的确立与形成。

    三、中班幼儿建构区同伴积极交往行为的培养策略探究

    策略1:重视建构区域的设置,合理摆放活动材料。建构区域的科学合理的设置为中班幼儿的积极交往互动提供了平台,活动区域内材料的合理投放对幼儿间的交往提供了保障,材料投放的质量与数量的多少会对幼儿异性间的交往造成影响,会对幼儿交往策略的运用造成影响,会对幼儿交往性质行为造成影响,会对幼儿告状行为等方面造成影响。教师需科学合理地调整建构区域的设置,科学的投放区域材料,首先需减少建构区域材料的性别色彩的分类,同时适当增加一些辅助性的区域活动材料,为中班幼儿的异性间的同伴交往提供物质准备。其次,教师需灵活变换建构区域活动空间,充分地合理地利用建构区域活动环境,促使中班幼儿运用多种交往的方式。再次,教师需在建构区域内投放不同类型的活动材料,需适时、适当、适宜地调整建构区域活动空间的大小,以减弱中班幼儿消极交往与告状行为的发生。教师需留心观察、及时调控建构区材料的多与少,避免形式单一,应注重多样化的材料。在建构区域的空间设置上,宜让中班幼儿到区域中自由的活动,应尽量避免传统的让幼儿围坐在桌子四周的方式,这样才能引发中班幼儿与不同的同伴进行积极的交往。

    策略2:科学制定建构区域活动规则。教师应重视建构区域规则对中班幼儿同伴积极交往的影响。制定规则的出发点是为了促进中班幼儿积极交往行为的发生,科学合理的规则应满足中班幼儿自主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建构区域活动规则,以促进中班幼儿间同伴的积极交往,制定的这种规则既需从中班幼儿的人数出发,又需从中班幼儿的性别出发进行考虑,必要时,可以制定些可以灵活变动的一些规则,以让中班幼儿掌握不同类型的交往策略,以促进中班幼儿间的积极交往。同时,教师应鼓励中班幼儿参与到建构区域活动规则的制定中来,让中班幼儿有更多的自主权利。

    策略3:教师合理指导,适当介入建构区域活动。首先,需重视教师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教师对中班幼儿同性与异性交往的影响,又包括教师对中班幼儿交往策略运用的影响,还包括教师对中班幼儿交往行为性质的影响等方面。其次,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不同的区域活动环境,促进中班幼儿间的积极交往,通过教师的科学介入中班幼儿建构区域的活动,引领、占据、指导中班幼儿掌握不同的积极交往策略。教师还需对中班幼儿的交往作出正确的评价,提升中班幼儿的区域察觉能力,从而促进中班幼儿的积极交往。

    策略4: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首先应重视家庭教育对中班幼儿同伴积极交往行为的影响,让中班幼儿通过家庭生活,明白何谓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中又应如何进行行动,同时通过家庭生活学会人际交往的有关策略、方式。其次,可以利用家庭教育去潜移默化地对中班幼儿施加影響,应为中班幼儿创设温馨、和谐、友爱的家庭环境,以扩大中班幼儿的交往范围,鼓励家长与中班幼儿共同进行游戏,让中班幼儿进一步学习积极交往的策略,同时通过家长的榜样作用,让中班幼儿学会与同伴进行积极的交往。

    四、结束语

    建构区活动为中班幼儿同伴间的积极交往提供了舞台,幼儿教育工作者需科学合理地为中班幼儿创设好建构区域,并着力观察中班幼儿在建构区域活动中同伴积极交往的特点与存在的相关问题,以使建构区活动能更好地促进中班幼儿的积极交往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