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让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

    【摘要】朗读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中的“读”,一直以来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分量。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它既是教师“教”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学”的主要方法。本文试着从朗读能有助于创设文章情境、朗读能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朗读能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等三个方面来论述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朗读;语文;课堂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25-0106-02

    【本文著录格式】 罗建勇.朗读:让语文课堂教学有声有色[J].课外语文,2020,19(25):106-107.

    朗读,是日渐被现代语文教育者关注的传统教学方法。琅琅成韵的朗读,是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平常的阅览相比,更是能直接领会到语言魅力的一种阅读方式。学生在吟咏朗读中,能够深入感悟文章的内蕴,清晰地掌握文章的文脉,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情感,并自然而然地体验到语言抑扬顿挫的音韵、错落有致的节奏。叶圣陶先生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通过朗读,让学生与作者展开心灵自由对话,真正做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感受到文字背后强烈的美感与震撼。

    《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部分,对朗读要求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必须仍以朗读为主,加强对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一、朗读有助于创设文章情境

    朗读重点有“声”有“情”,以良好的课堂氛围营造作为教学的基础。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能够更好更快地进入文本。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精华所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进而创造性地理解文章,把握文意。这种方法,其实就是要把原本无声的“死”文字变成有感情的“活”音符,文句的生命力跳跃并迸发出文章所体现的情感。教师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创设美妙的情境与学生共读课文,接着启发学生的想象,最后引导学生结合情境反复自由朗读课文,再造意境,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经典散文《荷塘月色》一文时,对“月下荷塘”和“荷塘月色”这两段内容的教学,我是设置了这样的一个环节: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在朗读中配上优美的轻音乐,创设出广远的意境,优美的旋律,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对《荷塘月色》语言之美、意象之美便会有较深刻的体会。如随着音乐的出现:荷叶田田、荷花朵朵的荷塘,朦胧轻柔的月夜,斑驳、参差的灌木,含情脉脉的流水,像笼着轻纱的梦的雾气,渺茫歌声似的缕缕清香,没精打采的路灯,将课文描写的荷塘月色的画面逐渐推到学生面前,既表现了作者描写状物的写作技巧,又激发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唤起了学生的想象、联想、回忆,调动了情感和理解,一节课下来大部分学生已经会背了。

    因此,要使学生情绪饱满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就必须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而在课堂上多让学生朗读刚好可以让学生自主创设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长期以来,不少学生认为朗读纯属浪费时间,其实,他们有所不知:朗读,对于领会文章的神韵、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具有其他学习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如果不读,我们就很难品味出诗歌和谐的韵律、鲜明的节奏、丰富的内涵,很难体会到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喜怒哀乐,无法再现散文的意境美和戏剧角色的个性。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可见古人对诵读是非常热衷的,而其中的道理,则是几代人在千百年总结出的经验之谈。我们要知道,学习文章只靠老师讲解,学生思考,更何况老师不一定讲得好,学生也不一定会思考,这样的教学是很难培养出有出色理解能力的学生的。声情并茂地朗读本身就是对文本最好的解读;反过来,只有当你理解了文本的内涵,走进文本,才有可能真正“读”好文本。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朗读,自由地读,与生共读,小组合作地读,让朗读成为理解文本的一把金钥匙。

    例如在学习史铁生《我与地坛》的结尾的最后几句时(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虽是寥寥数语,看似平平常常,却是形象地点明了母亲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我”的每一点进步都凝聚着母亲的心血,地坛是“我”获得生命信仰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更是表达了史铁生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对此学生很难理解。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由朗读,我只是静静地听学生朗读,学生读了若干遍之后,再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重读和节奏,学生一下子就找出“这么大”“头一次”“不单”“也都有过”这几个词要读重音并且拉长,学生再次朗读时就体会到母爱的伟大,就会感悟到一个儿子对母亲的怀念和愧疚之情。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体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寓思考于朗读、以朗读带动思考的全新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朗读、思索、品味课文的思想,靠近作者的心胸和境界,并读出个人独有的体验和感悟,进而加深对文本的把握。”如读《蜀道难》,引领学生读出雄浑磅礴的气势,读出蜀道高峻、崎岖的面貌;读《五人墓碑记》,引领学生读出感慨淋漓、激昂沉痛的心情;读《声声慢》,体会作者李清照的深沉凝重,哀婉凄苦;读《雨霖铃》,感悟作者柳永的哀婉幽怨,缠绵悱恻。事实上,如果不朗读,就没有办法品味到作品浓郁的情味和独特的意境,也就难以从根本上理解文意。教师应当进行朗读指导,声情并茂地示范朗读、与生共读,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也让学生在朗读所创造的情境中,自由地想象、联想,真正感悟到作品的意境、内涵,与作者共情,从而达到理解文本、领会主旨意蕴、感悟思想情感的效果。

    三、朗读帮助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习一篇课文,如果只靠教师的说教和讲解,学生可能会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一堂课听下来,还是难以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这是因为教师一言堂式的教学容易流于空洞和苍白,学生参与感不强,自然“左耳进右耳出”。这反映出学生反复朗读文章对深刻理解文章字、词、句内涵的重要性。必须让纸张上的语言文字变成学生口中的情绪化语句,才能让蕴含于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浮出水面。“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朗读和理解是語文学习道路上的一对孪生兄弟,更是良性循环中螺旋式上升的基本结构要素:朗读——浅层理解——激发兴趣——再朗读——深入理解。因此,学生能读出爱意、赞美、陶醉、感动、悲伤、遗憾、内疚,进而巩固对文章的感悟品味,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如学习《祝福》中的第三段内容(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学生初读时并没有发现这个句式的特殊之处,只是觉得和平时的表达方式不同,感觉有点韵味,但是又不清楚具体原因。于是我就让学生将这一句多读几遍,并要求他们在不改变句子原意的基础上,把这个句子变成一个单句。随后就有学生发言,将句子改为“她一手提着一个有空的破碗的竹篮”。并能分析出原句是一个倒装句,将定语“空的”后置。然后我再问学生为什么原话中要把定语后置,学生也能很快回答说是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部分的内容,强调了祥林嫂用于乞讨的碗是空的、破的,表明她乞讨艰难和命运的悲惨,同时让句式更加简短灵巧。有效地突破了这个教学重点。

    “朗读以声音为媒介,使文章内容立体化、形象化,朗读通过声音触动心灵,引起心灵的共振,达到理解的目的,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如果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都诵读不熟的话,这种学习只是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式的学习,既无法理解课文内容,也不能深刻体会课文思想情感,而语文能力就更无从谈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书读得少了,语文就学不好。因此说,朗读利于理解内容,体会情感,突破教学重难点,形成能力。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方式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弥补讲解的不足。朗读不仅是学生的行为,也是学生掌握文意的必要手段。通过声音的传达,学生可以领略语言的音韵之美、节奏之美,培养出良好的语感,感悟到深沉的情感,接触到丰富的意象,这些都不是仅仅依靠讲述能让学生真正领会得到的。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让我们的学生在琅琅的书声中接近真山真水真性情,让语文课堂在有声有色中绽放。

    参考文献

    [1]叶至善,叶至诚.叶圣陶集第14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3]史铁生.我与地坛[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1.

    [4]钟建琴.语文因读而精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1).

    [5]温虹.课堂“悦”读,读出精彩[J].中学语文,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