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国际经验及借鉴

    邓宇 叶楠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已经成为决定银行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国内商业银行发展趋势看,一方面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面临严监管、金融市场波动性加快等因素增多,另一方面是负债成本管理、低成本资金渠道开发和创新产品设计等需求剧增,同时还面临全球货币政策分化和宽松政策退出等衍生风险,可能会对银行金融机构负债成本管理、风险应对等带来更大的挑战。对标国际先进同业负债管理经验,国内商业银行既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现金管理产品设计、低成本资金渠道建设,也要紧跟货币金融政策和金融监管方向。借鉴国际同业负债管理经验,既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不断丰富和完善负债质量管理制度,也有助于从不同的视角厘清负债管理的发展脉络和成功经验。本文结合国内外银行业监管环境和自身特点,对全面提升负债质量管理水平提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措施建议。

    国际银行业负债质量管理特点

    经过上百年的发展,国际银行同业在负债管理方面已建立起比较成熟的发展模式,即不断完善专业的负债管理部门,持续优化具有竞争力的定价模型,升级负债风险管理工具,全方位提升负债质量管理水平。总结提炼国际银行同业负债质量管理经验教训,有助于国内商业银行解决好自身的负债质量管理难题。

    全面资产负债管理制度。欧美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管理起步较早,资产负债管理是商业银行表内外各项资金来源和资金运用的统筹管理,在对经济、金融和监管的环境和政策综合平衡的基础上,建立了适合银行风险偏好和相对优势的发展策略,负债端结构受资产端的投放需求和负债成本的共同影响。在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历程中,主要表现为量、价两方面的特征:从量的角度看,资产端需求旺盛,促使银行主动寻求负债来源,调整负债端结构;从价的角度看,存款成本上升促使银行通过其他渠道主动负债,改变负债端结构。根据负债端成本的不同,商业银行可以调整风险偏好,形成不同的资产负债策略。例如,高成本负债支持高收益资产的策略,典型的代表是信用卡银行和消费贷款银行;低成本负债对接低收益资产的策略,具有代表性的有从事批发业务的货币中心银行。司库制度就是欧美银行业全面负债管理系统的重要成果,能够将各类币种的负债资金进行集中统一调配。法国兴业银行积极探索金融科技应用与司库制度融合,为负债质量管理提供更加主动的工具,实现了与企业客户进行高效率对接。

    科学定价管理机制。欧美银行机构通常倾向于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不同银行在交易账户、储蓄账户、共同基金存款账户和存单产品上都有不同的价格空间,能够向客户提供差异化的收益和流动性选择。如2016年,在美国资产规模前100位的银行中,储蓄账户存款成本最高的银行为1.38%,最低的银行仅为0.01%。在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下,银行金融机构结合自身在网点和渠道布局上的优势,在负债端通过精细化的客户行为和敏感性分析,可为高收益资产提供稳定、及时以及低成本的资金支持。欧美银行业对于定价管理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主要通过两个方式进行:一则是在负债资金渠道开发上强调多元化负债,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存款资金,还可以通过设计不同期限、结构、付息组合以及金融衍生品等加强对负债资金的调节;二则是对负债资金的应用进行专业化管理,严格规范负债资金应用项目评估、风险收益平衡。另外,欧美银行业在客户定价上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尤其是对分支机构的负债资金池的管理。

    多元、低成本负债来源。欧美银行业在经历多次经济金融危机之后,开始重视负债资金的来源问题,重点关注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负债资金风险、同业负债占比过高等问题。次贷危机后,尤其是2010~2016年,美国银行业的存款占比平均达83.4%,而相同时期存款利息支出在计息负债利息支出的占比仅为62.92%,这主要归功于较高的存款占比与丰富的存款产品。美国银行业的存款主要有四类,分别为交易存款账户存款、货币市场存款账户存款、储蓄账户存款和存单,且分布相对均衡,如2017年二季度末四类存款分别占存款总额的16.2%、39.5%、21.7%和12.6%,这些不同属性的资金来源为商业银行提供了多样化的流动性和收益率组合,同时更好地满足了各类储户的需求。从目前的趋势看,欧美几大银行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开启了合并潮,同时对高负债成本的業务部门进行优化调整,一些大型国际银行甚至撤销了某些业务机构,以维持较低的负债管理成本,如德意志银行就计划退出投资银行业务,而汇丰银行更是退出了美国的财富管理市场。种种举措表明,欧美银行业对于负债质量管理的要求越来越高,也更加重视综合经营业务的结构性改革,不过度追求综合金融业务,而是聚焦负债质量管理,注重提升盈利发展水平。

    客户分层定价模式。欧美银行业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对负债资金进行结构重组,以清晰界定负债资金的来源、资金成本和付息方式,进而为负债产品的组合设计提供更为精细的数据参考。富国银行虽起步相对较晚,但发展较快,以社区银行为依托进行广泛的低成本负债拓客和低成本资金市场开发,负债质量管理的突出特色在于客户细分以及精细化。模型技术方面,富国银行通过建立零售业务客户分层标识体系,搭建比较完善的客户存款、理财、基金等数据分析模型,借助模型实现客户负债结构的动态管理,以便专门的零售业务负债管理部门进行评估;机制方面,通过建立长尾客户低成本负债,以零售产品多样化吸收更多低成本资金,在负债成本管控和负债资金应用上坚持成本优先原则。近年来,富国银行在长期借款、衍生金融负债方面作了进一步优化设计,以形成更为稳定的负债结构和资金来源,确保银行负债经营的可持续性。当然,欧美银行业定价模型的设计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强调动态平衡。

    完备的风险治理体系。经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银行业的冲击后,欧美银行业开始重视负债资金的风险治理。摩根大通银行依托其出色的公司治理体系和前瞻性的风险管控制度,实现负债管理高质量发展。首席风险官和所属的风险管理专业部门(如信用组合部门、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特殊信用部门)紧密配合,实现从制度和文化上提升负债业务风险管理水平。摩根大通通过主动负债风险管理,设计更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和对冲工具,注重融资渠道来源多元化,稳定核心存款和其他业务产生的存款余额以应对流动性风险,在同业负债、金融市场债券业务方面确保收益与风险的相对平衡。同时,摩根大通善于应用各类风险管理工具,包括早期推广的风险矩阵(Risk Metrics)系统、VaR方法在风险管理的应用以及Phoenix系统来实施操作风险管理。这些前沿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模型同样受到了其他同业的借鉴学习,日韩等国的银行机构就根据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研制推广更加丰富的风险管理工具,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增强银行机构的韧劲。

    启示与借鉴

    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既是商业银行自身高质量发展、提升经营质效的内在要求,也是银行业监管的规范指引。通过借鉴国外银行负债管理经验,特别是美国银行业负债管理历史经验,我们建议从以下五个层面提升负债质量管理。

    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加强全面负债管理。一是健全银行系统内负债质量管理体系,统一公司、零售、同业等负债管理条线口径,建立基于项目制的负债资金动态管理机制,定期进行负债资金效益评估和反馈,切实增强集团负债管理效益。二是通过完善主动负债管理工具,以资管新规为指导实现健康稳健的负债业务发展路径,防止借创新之名扭曲负债管理的初衷,回归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避免无序的负债竞争、抬高存款资金成本等不合规现象。三是充分释放负债资金的成本压力,以合理的利率水平发展负债业务,不断优化短期、中长期和长期负债的期限、利率结构。

    优化内外部定价策略,提升负债质量管理效益。一是以市场为导向,加强贷款综合收益管理。对于人民币贷款定价模型中的价格,仅作为分行定价的指导性要求,给予经营单位更多经营自主权,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二是建立大额存单票面利率梯度定价体系,引导条线部门优化产品和期限结构,降低成本,对同业活期存款按稳定性制定差异化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Funds Transfer Pricing),鼓励稳定的低成本同业存款增长。三是对于集团内分支机构的负债管理应更注重精细化设计和量化管理,避免人为干预决策以及负债项目“套路”模式的出现,对于专业性较强、涉及领域较为复杂的负债项目、资管产品,建议加强专业评估。

    规范服务收费管理,促进非息业务合理有序增长。一是协同前台部门积极推动非利息业务固优势、补短板、增创新,积极拓展新的收入增长点,促进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持续增长。二是持续加强服务收费管理,牵头服务收费管理工作,严格落实银保监会、人民银行等监管部门关于涉企收费专项治理的部署要求,扎实做好规范服务收费自查整改工作。三是密切关注监管政策、同业和市场服务收费的动态变化,及时优化调整系统内服务收费的定价策略,坚持服务基层导向,进一步梳理和精简负债管理收费项目,以期符合监管要求,促进非息业务合理有序增长。

    严控负债成本,合理安排存款期限结构。一是通过设计不同类型产品的目标客群、期限特征、风险特征、提前赎回条款等业务属性,前瞻性布局中长期的流动性风险和利率风险。二是在盈利目标的驱动下,原有存款被替代的过程中,可通过对风险的合理定价严控负债端成本,通过制度层面设计相应的考核激励机制,以降低负债端成本上升对利差收益的不利影响。三是巩固负债资金管理制度化水平,适应内外部金融市场和企业及住户部门存款变化的趋势,合理安排存款期限结构,压降结构性存款规模,加大对高成本负债資金的监督监测,更好地发挥金融市场、境内外联动等资源渠道,释放高成本负债,加快以低成本负债为主导的负债质量管理模式转型。

    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风控能力,防止发生系统性风险。一是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前瞻性和主动性,促进管理出效益。在市场资金面整体较2020年宽松的环境下,多渠道加大资金运作力度,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全面搭建利率风险管理体系,优化重定价策略、拉长负债期限、开展利率衍生品交易,主动缓释利率风险,持续加强债券投资和汇率市场风险限额管理。三是针对国内外金融市场波动剧烈的大变局,建立系统内一体化重大市场波动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强化科技赋能,完善信息系统工具,加快推进智慧中台风险计量系统建设,构建符合巴塞尔新规的市场风险计量工具。

    结论

    在内外部的复杂环境下,国内银行业负债质量管理的任务十分艰巨。疫后全球宽松货币政策出现分化,全球银行业均须面对宽松政策退出以及美联储加息等对负债管理带来的严峻挑战。除了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对国内商业银行来说,负债质量管理的监管要求已十分明确,银行金融机构自身的负债结构调整,负债端核心存款竞争持续,负债资金成本有所上升。商业银行息差收窄的趋势将进一步强化,而提早做好负债管理规划,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如何增强负债资金来源多元化、提升负债资金质量管理成为摆在银行管理者面前的优先事项。与此同时,银行业负债风险管理的压力也在增加,提升负债端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力,优化负债端风险管理机制的任务同样十分紧迫。

    (作者单位: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中国光大银行财务会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