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国际电影节与中国电影对外传播

    罗赟

    电影承载着国家形象、价值观念、精神和文化等元素,是一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追溯以往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路径,无论是《黄土地》《霸王别姬》《红高粱》《菊豆》等第五代电影人拍摄的文艺片,还是《卧虎藏龙》《英雄》《功夫》《一代宗师》等票房与口碑俱佳的的武侠片,中国电影的对外传播主要“与代表性的导演相关联,与中国特色的鲜明的叙事相关联,与中国印记明显的文化符号相关联”。[1]但是,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崛起以及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推进,更多方式和路径开始发挥作用,其中就包括华语国际电影节。這些电影节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集中交流、碰撞和产生火花的重要场域,也是吸引世界资源讲好中国故事的桥梁。

    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了积极实施“电影走出去战略”,期待中国电影能够承担起传播国家形象的重任。北京国际电影节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诞生的,它无疑承载着促进中国电影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重任。

    一、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与对中国电影对外传播的作用

    随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展示、交易功能的不断完善,在吸引到越来越多海外电影从业人员、参展商的同时,也通过投融资论坛、电影项目洽商和中外合拍等具体环节正通过多元化的方式为国产电影企业“走出去”搭建起有效的国际化交流平台。

    (一)全球电影人的交流平台

    从2011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第一届开始,就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电影人聚集在一起交流探讨,在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提出“大师(Master)、大众(Mass)、大市场(Market)”的“3M”的定位和办节风格之后,更多丰富的电影资源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汇聚。“5年来,26个国家的45部优秀影片入围‘天坛奖,14个国家21部影片获得‘天坛奖各个奖项,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的1370部影片参加北京展映,”[2]凸显出北京国际电影节促进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国际影响力和海纳百川的文化包容性。

    美国电影协会、法国电影联盟、意大利影像工业协会、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英国电影协会等国际知名行业协会、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等十几个国际知名电影节主席、著名导演卡梅隆、吕克·贝松、著名演员娜塔莉·波特曼、基努·里维斯、李敏镐、派拉蒙影业全球首席运营官弗雷德里克·亨茨贝瑞、漫威公司总裁西蒙菲利普斯等都曾到访北京国际电影节。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电影人以及媒体记者,成为“二级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他们把在北京电影节的所见所闻以及所观看的中国电影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时,北京电影节的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国际著名电影企业高峰论坛、中外电影合作论坛、好莱坞电影大师班等各种活动也为中外电影从业人员相互交流、有效分享搭建起平台,对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影响力和电影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国际化的电影交易市场

    电影市场是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产业化背景下电影节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国际A类电影节中,以戛纳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规模最大,也最为活跃。北京国际电影节从第一届开始,就把电影交易作为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到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有来自美国、英国、德国、韩国、芬兰、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家企业和机构进行展示、洽商和交易,参展内容涵盖票房市场大数据、影视科技等方面,反映出世界电影市场最新发展动态。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电影市场,为更多合拍片、电影国际版权交易提供了重要平台,为中国电影产业创造了与国际接轨的机会。电影交易市场的规模及范围不断扩大,交易市场也不仅限于电影项目投资,而覆盖到电影全产业链,能够推动电影产业上下游全要素对接,是以产业的方式推动中国电影走出去。

    二、 北京国际电影节国际传播影响力的不足之处

    北京电影节经过6年的发展,自身影响力获得极大提升,其对于中国电影走出去和对外传播也影响深远。但长足的进步的背后,我们也应该清晰地认识到北京电影节与世界知名电影节之间的差距,以及国际影响力不足的原因所在。

    (一)自身特色有待明确

    从数据上来看,无论是观影人次、交易规模,北京电影节已经接近国际A类电影节,甚至有赶超之势。但是从权威性、品牌影响力、观影体验等方面还有待提升。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历史发展、市场开放度、市民文化等宏观因素,也包括品牌经营、组织架构等微观因素。通过梳理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发展,以及通过与北京国际电影节国内外“同行”们的情况比较,不难发现,电影节的成长发展所依靠的是对自身品牌的清晰定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电影节运作独立化与专业化的尊重,自身强健了,才能帮助中国电影健全网络,走向世界。因此,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品牌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

    (二)“天坛奖”的国际影响力有先天性制约

    衡量一个电影节是否具有国际公信力,主要看它是否有能力吸引该年度各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优秀电影,并且邀请到具有国际权威性的评委会进行评价。与国际顶级三大电影节柏林、戛纳和威尼斯电影节相比,“天坛奖”的影片质量确实差强人意,世界、亚洲首映的影片比例偏低。究其原因,是因为国际制片人协会的规定,任何国家的任何一部影片只有一次参评A类电影节奖项的机会。这就意味着北京国际电影节必须和历史悠久世界顶级电影节争夺片源,而优秀影片首先是向欧洲三大电影节流动,然后才会向其他新兴的电影节展流动,这就造成了很大的被动。产业、技术和文化的不对等成为了北京电影节的发展的先天性制约。

    (三)节展的体验和美誉度有待提高

    北京国际电影节毕竟还只有6年的历史,很多方面还不成熟。从2016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来看,展映板块虽然获得最多褒奖,但是仍然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展映的影片内容过于笼统、缺乏系统性,比如展映影片翻译字幕没有上幕等,观影体验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同样,交易板块的规模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对于参与交易的机构而言,还有很多体验上的不足和交易决策的不便。例如,交易内容迟迟无法出台,工作人员和相关机构不稳定等等。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也能反映背后人力、物力、准备以及系统支持的不足,体现出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细节上与国际一流节展的差距。

    三、 如何提升北京国际电影节在电影对外传播中的影响力

    (一)明确定位:建设公众型电影节

    电影节数以千计,从电影节服务的受众来看,几乎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行业电影节,一类是公众电影节。每个电影节都按照这种分类来定位自身,要么是前者,要么是后者,或是试图在二者之间取得一定平衡。最典型的行业电影节是戛纳国际电影节,更注重服务业内人士和媒体,而像柏林国际电影节、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则非常注重面向公众,在两种职能上尽可能保持平衡。作为电影节主办城市,北京起步晚,没有根基,在竞赛单元和交易市场的发展上并不占优势,因此不能盲目攀比国际A类电影节的定位。北京最大的资源反而是两千多万相对高素质城市人口,和背后庞大的中国电影市场。北影节更适合先集中精力先做好电影展映,打造公众型电影节,以期用这种形式带动民众对于影视文化的整体认知,并进一步为城市文化的建构与传播贡献力量,结合北京作为中国的窗口,和中国文化产业聚集地的特殊地位,力求平衡全球化与本土性,并在产业诉求和艺术追求之间寻找平衡。

    (二)准确选择自身价值取向

    在确定定位之后,北影节就要依循可借鉴的模式来寻找一种演变与上升的途径,这样才能具备一定的国际话语权。多伦多国际电影节(TIFF)被视为奥斯卡的造势者之一,从文化生产而非文化现象的角度来看,它已经是处于世界前列的电影文化领导者。其宗旨是“平等”“民主”和“亲民”。同样位于北美的芝加哥电影节由“电影-芝加哥”协会主办,这个全年运营的非盈利文化和教育组织的使命是:“通过电影艺术和活动影像,孕育多元文化背景下人与人之间更好的沟通。”[3]将电影节与城市文化结合,通过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和观众组成的定位,找到电影节自身独特的电影趣味和价值取向,能够让北京电影节吸引更多国际关注,从而真正帮助中国电影走出去。

    (三)稳定组织架构:提高办节质量

    北京国际电影节的直接主办单位是北京广电总局下属影视文化促进中心,由于其本身人力和专业度的限制,没有办法完成所有工作,因此很多工作委托给外部机构和公司。以第六届电影节为例,电影市场与艺恩网合作、“天坛奖”颁奖典礼与北京电视台合作、展映与中国电影资料馆合作。世界其他高级别的电影节也有类似的情况,比如有长期外包的活动和公关公司等。外包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可以集合专业的社会力量很快可以把电影节做起来,弊端在于组委会对于各单元的掌控力在一定程度上是缺失的,而且缺乏稳定性和延续性。相比之下,并不起眼的西宁First青年电影节是一个扶植青年导演处女作的电影节,到2016年已经举办十届,虽然规模和规格远不及北京、上海两个国际电影节,但是因为其稳定专业的主创团队、公司化的运营和日臻完善的志愿者制度,每年质量都稳定上升,在业界美誉度也极高。从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始,参与北京展映的电影质量和板块规划相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升,这主要得益于邀请了中国电影资料馆这样的专业机构负责策展。这种良性合作应该继续保持和稳固,用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四)建立全球性的人脉网络和沟通机制

    设立境外选片人是各个国际电影节的通行做法。除世界上比较强势的欧洲各大电影节以外,北京电影节还应该进一步扩大范围,在更多重要电影生产国设立选片顾问。当然,还可以“有针对性地出访选片,对于参赛影片的征集,更应该派专人到全世界一些主要电影制片国去挑选影片,去这些国家的电影学院、电影制作公司、与独立指片人建立起良好的业务关系”。[4]近年来,北京电影节自身也开始走出去,到戛纳电影节、多伦多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等机构和电影人云集的节展进行自我推介,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国际沟通和联系的一个重要途径。提高北京国际电影节的话语权,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考驗的是北京国际电影节是否有决心长期坚持下去,以获得自身在国际影坛的一席之地。

    结语

    电影节是容纳电影创作、交流、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电影节庆。国际上许多电影节都在通过自身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一虚拟文化空间之中,这也是各个国家努力扩散自己的文化资本的有效路径。尽管北京国际电影节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其国际影响力的构建还有先天和后天的不足,但是只要其明确自身定位和审美趣味,继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就能够在国际影坛获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石嵩.中国电影“走出去”:一种海外研究的视野[J].电影评介,2016(5):9.

    [2]李春良.用北京国际电影节讲好中国故事[EB/OL].(2016-04-20)[2017-02-15]http://cnews.chinadaily.com.cn/2016-04/20/

    content_24692012.htm.

    [3]李春.分享“芝加哥经验”——第48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专访[J].当代电影,2013(3):150.

    [4]刘成杰.创新与发展——上海国际电影节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