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技术型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路径研究
张春庆 李晓辉 闫奇峰
摘要:“双万计划”是教育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做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大举措,是适应时代发展和教育强国的重要探索,也是本科人才培养和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应用技术型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建设具有普通本科专业的一般属性,但又与普通本科专业不同,其强调跨学科基因以及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文章从强调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淡化学科边界重构研究重点、融入跨界理念与方法、培养环境设计的理性精神、强化师资队伍建设、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建立质量保障机制等方面探讨了环境设计一流本科专业内涵式建设的路径。以期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推动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形成,实现环境设计教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一流专业;环境设计;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5-0044-03
2019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发布,文件提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全面振兴本科教育,提高高校人才培養能力,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计划2019—2021三年内建设10000个左右的国家级一流专业点和10000个省级一流专业点。同时,鼓励专业建设特色发展,推动新工科建设的示范引领,促进专业建设质量与内涵的提升,最终形成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体系。结合国家“双万计划”的引领,应用技术型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在突出专业内涵与质量建设的总要求下,在整个专业建设中又具有自身的特点与价值导向,特别是环境设计专业具有以职业技能与实践能力为代表的培养特色,强化了应用技术型本科内涵式建设的高度。
1强调特色人才培养模式
新工科建设为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内涵建设起到了助推作用,学科知识的交替与融合以及课程设计的优化组合使这种基础性作用发挥的更加明显。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有别于研究型和综合型院校。首先,其以培养特色为依据,实施人才培养差别化战略,包括加强课程、师资、培养平台以及硬件建设,并结合生源特质,提出专业建设的具体标准与实施思路,强化人才培养的内涵;其次,要形成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或行业发展需求相吻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促进就业;再次,及时制定有效的培养计划和制度建设,保障教学的顺利实施;最后,鼓励通过设计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切实培养和提升师生的文化使命感和设计责任感,做到有文化情怀,有民生关切,有人文追求,有设计使命,提升人才培养的素质内涵与价值厚度。
2淡化学科边界重构研究重点
环境设计专业的研究内容是人文、科技、艺术三者的知识交替与形式重构,从内容、方法、行为与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是学科本质与研究的中心。人文为体,强化了设计的内涵与价值导向;科技为用,提倡科技促进艺术实现与效能提升;艺术为法,强调设计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与途径。环境设计从虚拟空间到真实物理世界的设计创造,不仅超越了环境设计的空间边界,也迈出了实体环境创造和呈现的学科边界,特别是VR全景和虚拟现实及沉浸式体验交互的不断发展,设计与客户意见交流的发生场地已由线下转向了云端,环境设计研究的内容也在不断延伸。
以环境设计参与乡村振兴为例,从设计价值和理念等角度出发,进行乡村人居环境的设计改造、传统建筑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迎合了设计学科边界淡化后研究重点的迁移。特别是数字经济和数字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区域,环境设计的信息化与现代化程度更高,高新技术与环境的交叉特征更加明显,这也拓宽了环境设计的研究范畴,为环境设计参与区域治理注入了更多的活力。结合美丽乡村和绿水青山的价值建构问题,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含以建筑为研究范式的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设计、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等;有以传统艺术为范式的外观文化符号传承设计;有以乡村治理和管理为范式的乡村规划设计、乡村旅游综合体开发等。这些范式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催生了环境设计的模式创新,为环境设计教学提供了更多的养分与成功案例的参照。就设计形态学而言,不仅延续了设计学的根脉,融合了理工科思维与方法的精髓,还与传统设计形成了完美互补,进一步淡化了环境设计的学科边界,实现了知识结构的创新,使内容体系更加完善,学科知识的交叉与交流愈加明显。
除内容与形态的重构外,环境设计一流专业还需重点探索并确立以学习效果和成果评价为依据的多元评价机制。在实现成果产出的过程中,评价不能单纯局限在设计学科的小范畴中,结果的多样化要求评价指标有相关学科参与的多元性特征,如以生态效应为主的人居环境学、设计传播及影响力的传播学、设计及经济响应相关的艺术经济学等。应用技术型院校环境设计一流专业要在建设中不断优化研究重点,与社会需求对接,探索设计服务的领域与价值。
3融入跨界理念与方法
当前,环境设计研究大多以建筑为中心,多侧重于技术、功能和单体,而忽视了环境的整体性、生态性、文化性和精神性。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计算思维等跨界理念与方法正逐渐渗入文科专业成为新的思维范式。清华大学宋立民先生认为环境设计专业的跨学科基因有“内跨”和“外跨”两种,跨学科是环境设计最原始的特征,“内跨”主要为艺术大类中的学科知识交替,而“外跨”则将环境设计与建筑、社会学与风景园林等学科的知识有机地集成于一体,进一步强化了跨学科特征。
以数字媒体为引领的环境设计研究,正在迈入一个新的研究阶段并开启新的研究领域,影响着环境设计概念的重新界定与反思。特别是智能环境设计,因多学科交叉的特性使得研究领域相互渗透,且从服务于人的角度而言,实施的价值更大。数字化参与空间环境设计,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在于设计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更加积极。沟通不仅涉及社会科学,同时还涉及自然科学,将人与社会和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从系统性关联的角度去关注环境设计的现实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也有了跨学科特征,而这种跨学科的研究,也凸显了未来智能环境设计的价值与导向。数字媒体介入环境设计存在对环境设计空间概念的重新界定,对于空间环境的整体性、联动性有了概念和逻辑的延伸,导致空间设计这一概念更加宽泛。如图1所示,基于信息空间的环境设计将交互设计、界面设计、空间环境的虚拟设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观者可以在自媒体端自由打开并进行浏览和互动,极大地提升和拉近了环境设计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也促进了设计产品的优化与迭代。
图2为基于lumion参数化平台开发的环境设计,是在变量化设计的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数字环境设计,属于智能环境设计。它将建筑信息模型关联社区元素,并结合人文与生态设计,使视觉化更加流畅,因此在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起到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作用。研究方法采用跨学科研究范式,发挥了学科知识交叉的优势,集艺术与技术、科学、生态、经济于一体,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科学的职业观。此外,结合定量、定性分析与信息数据推导提升对环境设计的逻辑梳理,既满足了技术上的严谨,也不缺乏艺术审美的“犟气”。
4培养环境设计的理性精神
强调理性精神,不只是理性的知识,还要有理性的思维、缜密的逻辑、思辨的意识和多维的方法[8]。艺术是一种感性的表达,而艺术设计则有理性的成分和对于理性元素的思考及应用。首先,环境设计的研究内容涉及人、自然和社会,决定了它是以提升人居环境水平和創造生态宜居环境为目的的理性设计,除具有一般性的审美之外,还要有批判与审美相结合的理性表达。环境设计讲求从程序合理到逻辑自洽,它是视觉表达中对于艺术审美与科学的一种再定义和重新解构。这就需要环境设计要深入到乡村、工地等实体环境中去,在实地调研中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可闭门造车而进行记忆的崇拜。其次,环境设计的理性表达,要求环境设计教学对大师们的作品或经典的案例应当持有批判学习的态度,不可过分依赖而缺失了实际分析和创造的能力,个案不具备普遍适用的意义,应克服“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现象。最后,环境设计教学应当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载体,以中国设计的语言为着力点,以中国文化所展现出的独特价值为引领,结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环境创造,切不可崇洋媚外,这不仅是理性的科学,也是科学的理性。
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兼具工程师与设计师“双技能”的教师队伍,是解决当前应用型人才培养对师资的基本要求。考虑应用技术型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的实际现状,师资队伍除满足技能型的工程师和设计师的教学能力要求外,还需要教师队伍有不同学科知识交替与融合的知识结构;除教师数量外,对于师资队伍还需要有科研、教研以及教师成长的一些显示性指标要求,诸如教学名师或教学团队建设等。另外应用技术型院校师资队伍还需发挥学科带头人或教学总监的指导作用,以促进年轻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要有教学成果方面的具体要求,如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教学名师或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竞赛获奖;有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以及主编省级以上规划教材的具体计划等。对于师资队伍建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即师资队伍的培养问题,要有相关的制度保障。在一流专业建设指导下,应用型技术院校应当有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激励机制,保障教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当中去。
6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项目化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础与生命力所在。“真题真做”提升了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校企合作或校地合作强化了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对于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让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发挥产教结合、教学协同、学研一体的研究制度和管理制度的优势,特别是企业技术创新与成果对于教学的反向支撑大有裨益。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应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的人才输送渠道并发挥企业育人的实践基地价值。结合企业与学校双方的资源优势,优化实践内容与组织,通过教师课题、企业设计项目进入课堂,形成课题支撑实践课程建设的新模式。建设一支有创新精神、有创业意识以及创新创业能力的环境设计专业人才队伍,在加强学生对于实体项目的操作性与参与性提高的同时,使教学的内容更加接地气。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设计进一步推动着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形成,使项目设计形成产、教、学、研一体的教学闭环(如图3)。
7建立质量保障机制
建设一流环境设计专业,质量保障与特色形成机制不可或缺。要明确学生掌握基础理论与技能的具体要求,以及在校期间要达到或实现的具体培养目标,特别是以参加学科竞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为代表的显性指标。同时,对于质量保障有较为完善的适合于应用技术型院校的监控机制,能够定期进行科学质量评价,专业建设有跟踪与反馈机制,尤其是用人单位对学生就业的满意度调查弥足珍贵。对于培养计划的制定,要参考外部企业或就业单位的意见,进行专业建设的持续性推进。还要有完善的学生指导与发展机制,可结合教师职业发展与职称评审,由专业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对学生进行专业学习方面的指导。实施导师制能够将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心理辅导等联系起来,使教学与管理双向互动,保证学生学习的成果要求。就业是培养质量的试金石,通过就业与招生的对应分析,可进一步验证培养方案的准确性、科学性与执行过程当中的有效性。
8结语
应用技术型院校一流环境设计专业的建设既需要体系化的规划与设计,也需要在建设中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立足点突出特色,既有一般性要求,又兼顾了个性特征。从学科知识重构、跨学科研究基因与研究范式确立、理性精神培养等方面对接人才培养要求,结合师资建设及产、教、学、研融合等路径强化人才培养的内涵,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契机,突出应用技术型院校人才培养的特色,推动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