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辅助教学功能发挥的PPT制作探索与实践研究
摘 要:PowerPoin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演示文稿软件,具有容易上手、操作方便、交互性强、演示动画效果好、表现手法丰富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最常用的软件之一。教师利用它来制作课件、微课和主题演讲。文章将从文字、排版、图片色彩、字体和动画五个方面分析制作PPT过程中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PPT;课件;多媒体;排版;动画
PowerPoint(简称PPT)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图形演示文稿软件,它因容易上手、操作简便、交互性强、演示动画效果好、表现手法丰富等特点,已经成为一线教师备课、上课最常用的软件之一,教师利用它来制作课件、微课和主题演讲。笔者机缘下接触了大量所在学校教师制作的不同课件,发现许多同行运用PPT制作的课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文章为笔者在使用PPT的过程中总结的一些体会,从文字、排版、图片色彩、字体和动画五个方面入手,希望能为广大教师的教学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提供一点借鉴和帮助。
一、 PPT在教学中的优缺点
优点:使用PPT制作课件可以集成多媒体如图形、声音、动画、视频、图表等,课堂表现手法更丰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课堂预设性更强,有效辅助了学生的预习和课堂学习新知识前的预习引导;课堂呈现范围更大,有效扩大了知识面,拓展的学生的知识视野;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教学效益。
缺点:与传统板书相比,教師板书呈现速度加快,因为课堂信息量增加,学生忙于抄笔记,思维跟不上教师上课的节奏,某种程度上影响课堂效率。目前,有些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有点过度依赖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还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教学方法。
二、 教师在制作PPT中常见的问题
(一)WORD搬家,排版混乱
很多教师做PPT,单纯地就是把WORD上的文字直接复制然后简单粘贴到PPT上,更有甚者,不管文字多少,把所有的文字放在同一页面上呈现。简单把PPT当作WORD使用,展示的PPT其实就是同一个页面换了一个软件。试想,密密麻麻的文字,PPT展示的内容能够做到清晰地被学生吸收吗?我们说,同一页面上内容过多,排版过密,造成对象大小不合适,不协调,不方便阅读。
(二)多个模板,风格错乱
PPT给我们提供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但有的教师在模板选择时没有注意风格的统一,一些模板过时,配图模糊,图片未清除水印,图片变形,配图与教学内容没有关系;有的教师选择的背景比例设置与呈现的不协调;有的教师选择每页一个背景;有的描述对象的字体、字号设置随机,让人感觉凌乱。
(三)滥用动画,颜色杂乱
有些教师认为课件没有加入动画算不上是一个合格的课件,在制作的时候加入非常浮夸的动画,还要配上夸张的声音,动画看起来没有节奏,逻辑混乱,喧宾夺主,这就是动画使用不准确、不科学。有的PPT五颜六色,页面杂乱,色彩搭配不合理。
因为上面的这些问题,笔者有了以下几点思考。
三、 PPT制作的几点思考
(一)文字的提炼
史蒂夫·克鲁格《点石成金》中第三条可用性法则:“把每一页中的文字删除一半,然后把剩下的再删除一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同时以最为有效的信息向学生传递教学的重难点,将学生的有效兴趣时间集中起来,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同时也能够避免冗长繁杂的信息呈现让学生不知如何适从,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PPT制作中,不是所有的文字都需要展示,教学内容可以通过教师的口述展现出来,只将本节课教学重难点以凝练的文字或图片进行呈现,对于知识点深度的解释和拓展语言,则可以用互动交流的形式进行。人是视觉动物,信息传达过程中,视觉是优先于听觉的,正如下图所示,PPT所容纳的信息应该更多的注重阅读兴趣,信息长度应适当隐藏,若做不到这一点,教师过多的讲解也将是徒劳,因为无论教师讲得多么精彩,学生都会先看完文字再听讲,所以要让学生看到最为重要且精炼的信息,让学生借助PPT的学习能够抓住重点。对PPT文字进行提炼,让学生专注于看,然后再专注于听,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时间,避免了边听边看文字的不良学习形式,进而充分发挥了PPT助力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功能。
PPT最好的方式就是呈现关键的句子或者核心的概念,这样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思路听课,而不是边听教师讲解边记录PPT上的笔记。提炼文字,重组句子,归纳总结,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在不打破原文信息传达的基础上,把重复性、解释性、原因性和辅助铺垫的词语删除,精简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快速理解教师在课堂上传达的内容。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关注的是什么,PPT上展示的是不是他们最需要的。我们说,PPT应该要点化、动人化、可视化。
(二)排版的运用
排版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有侧重,能够突出教学的重难点,又规范美观的PPT排版,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将会进一步突显出来。而一线教师大多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士,对排版知识知之甚少。借助多媒体课件PPT辅助教学,在排版制作实践中,教师可从“对比、对齐、重复、亲密”这四个原则(图示如下)出发,着重加强PPT排版制作质量,进而切实提升PPT辅助课堂的作用,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1. 对齐
PPT排版对齐分为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分散对齐五个种类,适用于排版文字、图片、形状、文本框等。在PPT制作中,如果我们解决了对齐问题,就解决了八成以上,甚至九成的排版问题。对齐的主要目的是明确画面主题,增强页面效果,避免大小含糊不清。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可以多种对齐方式结合使用,一主多辅的对齐方式比较推荐。
2. 统一
统一其实就是整体统一PPT的风格、字体、形状、颜色、大小、距离、形式等。重复的目的是增强课件整体的统一性,避免太多的重复利用同一个元素。在制作课件时,尽量做到页面字体大小、字体颜色、段落行间距、标题样式、位置等方面的统一,这样的课件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不会给人前后不连贯的感觉。设计的某些方面需要在作品中重复,统一格式还可以提高制作课件的效率。重复可以将孤立的页面连接成一个整体,保持大方向的一致,一些细节元素可以适当改变,让页面不会太死板。
3. 亲密
亲密就是关系疏远的离得更远,对应的图文靠得更近,这样的层次关系就非常清晰。
4. 对比
对比的目的是实现组织性,避免不同元素之间同样大小的空间。
以上四个原则可以解决大部分排版问题,避免哪里好看往哪里放,哪里空往哪里放,没有考虑到层次和留白。
(三)图片和色彩
为什么要使用配图?图片会说话,一图胜千言,在PPT中有这样一句话:“文不如表,表不如图。”人的平均注意力只有8秒钟,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接受有效的信息?
科学研究表明,大脑处理图片的速度是处理文字速度的60000倍。图片可以渲染氛围,强化理解,当下是读图的时代,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传递有效的信息,可以选择恰当的图片来辅助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化解纯文字的枯燥。
色彩理论比较专业,一般的教师不具备色彩知识,我们在PPT制作的时候可以遵循三色原則:主色、辅色和强调色。在制作教学课件中,从学生健康角度来讲,避免大面积使用一些高亮(如红、黄)等颜色,实在没有思路,也可以使用PPT软件默认的配色原则,或者使用一些PPT插件(比如ISLIDE),再或者就直接白底黑字。
(四)字体的使用
在制作PPT的时候,除了需要考虑其易读性,还需要考虑选择的字体是否能够准确地传递画面的独特气质。中文字体大体分为四类:宋体、黑体、圆体和书法体,以及一些特殊字体。
宋体(时尚、高端、文化)适合标题类和小段文字,具有较强的文化属性。
黑体(运动、科技、综艺)是一个百搭的字体;粗黑体适用于标题的排版和大型文字的表现;细黑体适用于排版正文,方便阅读。
圆体(美食、儿童、优雅)字更加圆润,能够营造出优雅的感觉,适用小段文字和正文。
书法体(历史、意境、气势、文化、中国)比较大气,有气势,有文化底蕴,适用于标题和小段文字,用于正文不便于阅读。
在同样一个字号大小情况下,黑体比宋体显得更大一点,因为教室里投影的效果有限,如果采用宋体,有些时候是看不清楚的,而黑体相对来说投影效果较好。
当前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一体机,一体机的尺寸在65寸至80寸之间,相对投影仪来说是比较小的,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除了考虑页面美观和气质外,字号的大小也需要兼顾,需照顾后面几排学生的视觉效果,以学生看得清以及看得不辛苦为主,推荐使用万能字体微软雅黑。
(五)动画的选择
PPT动画制作简单易上手,借助灵动有趣的动画辅助表达教学内容,能够更加直观简捷地表达出用语言无法表达的知识内容和情感,而动画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也是非常有效的,动画所具有的诸多优点正是非常多教师选择PowerPoint的原因。正确的使用动画可以为课件加分,动画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的效果。浮夸的动画效果,因动画的时间设置长,动画幅度大,学生会被动画过分吸引,从而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效果很廉价。
动画可以分为基本型、细微型、温和型和华丽型四大类,教师在制作动画的时候要慎重,选择恰当的动画类型,安排准确的动画时间,设置正确的先后顺序,尽量少一些浮夸的动画,可以选用一些简约的动画,的确需要强调的部分巧妙使用,但不宜过多。
总之,教师在制作PPT课件的时候应规避一些误区,遵循科学的原则,只有切实落实相关规范,所制作出来的课件对于教学的辅助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进而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PPT作为目前一线教师最常用的工具之一,教师还需从提升自身的教育技术水平和信息素养,更新PPT的软件版本等方面提高制作水平。学会审美才能做出更美的课件,最快的进步方式莫过于多学习、多欣赏、多实践。
参考文献:
[1]张小琪.教师制作PPT课件中存在的问题及制作技巧[J].中国新通信,2014(15).
[2]刘跃军.教师制作PPT课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9).
[3]郑文婷,丘玮凡.浅谈高校教师如何提升PPT课件制作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
作者简介:李冰,福建省晋江市,福建省晋江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