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新闻评论话语表达场景化探析

    陈绚

    【摘 ? ?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一些媒体的新闻评论话语从受众的感受与关注点入手,通过多元呈现、全民视角、沉浸叙事的方式来构建场景化表达,从而促进新闻评论更好地传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未来在特定技术的支持下,新闻评论的场景化表达将会得到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新闻评论;话语表达;场景化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许多与之相关的议题和事件都引发了社会各界强烈的讨论。其中,新闻评论作为一种特殊的新闻文体,一种能够整合新闻、观点甚至是情绪的表达形式,一种以感性思维传达理性观点的范式,也在疫情期间成为了民众思考和探究问题时主要观点依据。由此,新闻评论在重大公共议题出现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已不仅仅是“教育者”,而逐渐成为了“参与者”、“感受者”和“批判者”。新闻评论作品要想真正放下“居庙堂之高”的姿态,要想贴近民众感受且进入“江湖”中,要想在疫情这场灾难面前发挥出应该具备的价值意义和社会责任,就应该从评论话语表达的场景化着手,关注场景化表达的特点和趋势。自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评论的格局和話语表达方式都有了新的变化,拥有了更多来自场景、圈际的特点。有学者认为,“当代新闻评论的内容既强调‘观点表达,又强调‘关系加强”,“空间化、场景化就是关系化,空间场景的本质就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呈现”。新闻评论通过场景化营造,加强了传播效果。什么是新闻评论话语表达的场景化?疫情期间的新闻评论是如何构建话语表达场景化的?对未来的新闻评论有何影响?本文尝试回答这些问题。

    一、场景化概念的界定

    本文中的场景化,是指新闻评论通过话语表达来建构语境、情境,在不涉及AR、VR等特定技术的前提下,侧重营造受众的沉浸感、在场感。对情景或语境较早的系统论述源于语言学,语言作为人们的交流工具,无论口头语或书面语,都是在一定的交流情景下完成的,没有交流情景或者语境的语言是苍白无力的。鉴于语境在交流中的重要性,1923年,英国人类学家Malinowski给出一个语境的简单定义,他指出语境就是语言符号使用的环境。在Malinowski 看来,不同的语境和情境会影响和制约交流的效果和风格,如在办公室严肃的环境下交谈和家里轻松的环境下交谈,不仅风格不同,还可能引起效果的不同,所以关注语境和情境的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

    彭兰作为国内较早研究场景传播的专家,也明确指出了场景包括情境。她认为广义的场景可以包含情境,场景一词可同时涵盖基于空间和基于行为与心理的环境氛围。空间与环境、实时状态、生活惯性、社交氛围是构成场景的四个基本要素。“景”,即受众的一种内在模式,它基于个体的生活、教育、文化背景等,在某方面产生需求,从而衍生出一系列的信息交换。要全面理解传播的意义,情境当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情境的角度出发,侧重探析话语表达如何通过情境营造来形成场景化传播的。

    二、新闻评论话语表达场景化的特点

    (一)多元呈现激发“观点共振”

    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评论也加入多手段传播浪潮,从单一文字评论,到如今的音频导读、图文结合、视频传播等,新闻评论的话语表达结合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更加注重营造受众的在场感,营造了更贴近现实的传播情境,让受众更能亲身感受到评论中的事件和观点,强化了受众“设身处地”的感受。特别是在疫情防控期间,许多事件与议题都牵动着公众的心,这时新闻评论融合多种手段进行传播的特点就发挥出了它的优势,通过手段多样来构建不同场景,倾力打造各种情境,让民众能将身体与心理都放置在所描述的环境中,能更好地帮助受众传递情绪,引发受众的共情感。

    比如,新京报评论栏目在疫情防控期间发布的《拒绝鄂籍孕妇做B超,对湖北人别绿码上“加”码》《别用谣言妖魔化回国人员了》两篇评论文章,都在文字表达的基础上,增加了图片报道、动画视频的表达方式,让受众更好地理解评论所表达的意见和情绪,给受众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以便场景化传播。此外,短视频新闻评论栏目《陈迪说》在疫情防控期间的评论,如《只要世界未清净,抗疫胜利就是言之过早——以香港为例》《病毒感染多少人才会停止前进》等也成功呈现了话语表达场景化的特点,以短视频为传播渠道,融合文字、图片等呈现方式,将受众拉入事件场景中,实现“以景带情,以论带理”的目的。

    (二)全民视角助力“情感共鸣”

    疫情防控期间,新闻评论的题材和评论视角比起其他公共议题来说,更具相关性和广泛性。一是因为疫情防控期间的很多事件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二是疫情防控期间所涉事件引发的舆论焦点具有特殊性,其特殊之处在于它大都不是某几个群体所关注的主题,而是具有全民性。在这期间,新闻评论焦点的辐射范围广泛,并不是针对某几个领域或者某一具体的社会事件来评述,而是针对全社会、全领域来展开的。评论题材的多样性和评论话语表达的全民视角构建了受众理解观点的“私人场景”,能够帮助民众在众多的新闻评论栏目及文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场景和思考角度。

    比如,人民日报评论在疫情防控时期发表的评论文章《没导演、没摄像、没演播厅,“三无综艺”你看了吗?》《负责人最苦,尽责任最乐》《平凡岗位上的英雄担当》《没搞副业的我太难了》等,题材多样,视角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营造了一个个真实的生活场景,让受众不仅能合理接收,也能让其参与由新闻评论话语创造的场景中并给予反馈,完善了其场景化表达的互动感。

    (三)沉浸叙事增进“情感互通”

    随着媒介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产生了如梅洛维茨所说的情境变化,原本在场就可以参与的情景由于媒介的介入,发生了改变。我们不需要身体真正在场就可以参与到远方发生的事情中。经过媒介作用产生出一种新的空间,人们不仅卷入了“在场空间和远方空间”,还与远方发生的事件产生了一定关联。疫情防控期间的新闻评论从细节和个人故事出发,以接地气、有温度的话语表达风格增强了受众对“景”的体验。并且,由于这种表达方式和风格,受众将自己带入了评论所营造的时间与空间结构中,加强了受众的在场感,形成了沉浸式的话语表达场景化评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