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创新实践策略

    陈妤婕

    

    摘要:本文提出,在“互联网+”背景下,可借助信息技術,创新并丰富评价内容与方式,以培养学科关键能力为落脚点改进学业评价,将“唯考试成绩”的学业评价转化为指向学生综合能力和情感发展的评价。

    关键词:过程评价;大数据分析;同伴评价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1)07-0068-02

    在信息化2.0时代,怎样的评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能被广大教师接受与应用?笔者基于“互联网+”的背景,从评价内容和结构、评价方式、评价主体三方面入手对学业评价进行了创新实践。

    策略一:用“互联网+”改进评价结构,丰富评价内容

    在改进学业评价结构时,要把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的信息尽可能多地纳入评价范围,即关注、记录和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同方面的表现。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表现,笔者设计出评价的四大模块和八个项目,并确定了各模块的核算比例,如下页图所示。

    这四个评价模块分别指向哪一个学科关键能力?具体又如何操作呢?笔者分析如下。

    ①口算:在“小盒作业”上布置口算游戏。借助大数据分析提高教学的精准度。通过“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优势和游戏化学习的环境优势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②当小老师:通过拍短视频的方式由学生做小老师讲解某一知识点,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数学交流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深度学习。

    ③数学阅读分享:整合数学绘本、通俗数学读本等线上线下资源,先让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在班集体进行线上分享,促进学生数学理解与表征能力、交流与表达能力的培养。

    ④项目研究:采用项目式学习的形式,通过小组研究、撰写研究报告、项目成果展示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开放的数学学习平台,培养数学推理论证能力与合作能力。

    ⑤解决问题闯关:以狸米学习、一起作业为教学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和自适应学习技术,以数字徽章的游戏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促进自主学习。

    ⑥思维导图:学生以X-mind这一思维导图软件为学习工具,用简洁的关键词和清晰的结构图来表征数学知识,引导学生将思维可视化,将“散装”知识系统化,培养数学理解表征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⑦数学步道:将教材的综合实践领域的内容与学校的数学特色课程结合,创设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通过开发主题式学习的数学步道,“撬动”学生用数学研究现实问题的兴趣和动力,提升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策略二:用“互联网+”拓宽评价方式,用好线上评价

    1.评价及时、客观、公正

    线上评价首先要及时,当堂作业当堂评,当天作业当天反馈。评价时通过“√”“×”及“ABCD”等明确评价细则,帮助学生建立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突出评价的激励性

    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形象而贴切地评价学生。教师可设置个性化评语,并使用一些生动的表情或图标,以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3.彰显评价的榜样性

    充分挖掘平台优势。例如,钉钉的家校本上有作业展示的功能,可以将优秀的作业分享到班级群,引导全班学生向榜样学习,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策略三:用“互联网+”赋能同伴评价,避免形式主义

    研究表明,由同伴给予的过程性评价,有利于缩小低成就与高成就学生之间的差异。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三点。

    1.确定标准,让学生评之有据

    教师要给定标准,为学生搭建评价的脚手架,让学生评价有依据、有话说、有理循。标准可由教师制订,也可以由班级讨论而定。不同的学习活动给出的标准会不同,但标准的结构相对来说要能固定,便于学生操作。

    2.应用标准,让学生评之有用

    在实施同伴评价的时候,教师要提前建立学习行为导向的评价标准,让学生在获得同伴评价之前就能参照标准修正自己的学习表现,让评价形成正反馈。

    3.人人参与,让学生评之有趣

    若要防止同伴评价的形式大于实质,就必须确保每位学生都落实了评价标准。最终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因此,在评价结果的呈现上,可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数据是定量评价,最终结果为定性评价,以“优秀、良好、合格、待合格”等呈现,并对部分学生采取“延时评价”。例如,把“不合格”等改为“待合格”,如果学生后续通过学习补考合格了,可向教师和学校申请,将“待合格”更新为“合格”。

    评价不是目的,通过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才是目的。关注学习的全过程,运用信息技术增强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促进作用,落实学科关键能力的发展,是“互联网+”背景下学业评价改进的落脚点与出发点。

    参考文献:

    [1]于亚燕.为学习的评价——小学数学学习评价方式的探索[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8(04).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3]苗逢春.信息技术教育评价:理念与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张咏梅,孟庆茂.表现性评定及其相关问题[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07):27-31.

    [5]李永珺,张向众.新课程评价中的表现性评定[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54-57.

    本文系中小学课程基地建设项目——“iMath”(爱数学)课程基地建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