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预习教学的方法

    张梅霞

    预习是构建高效语文课堂不可或缺的一环,有效预习能够让学生的听课注意力更为集中,有的放矢地解决自身疑难问题,能够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思考,在主动探索中形成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自身的语文核心素养。但在预习教学实践中,敷衍应付、形式化、假热闹等现象层出不穷,预习教学效率不容乐观。那么,中学语文教师该采取哪些策略,才能使预习教学落到实处呢?

    一、家校联合、严格要求,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

    课前预习是语文课堂教学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养成的有力帮助。但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对课前预习并不重视,或随便读读,或走个过场,把本该在预习中解决的问题留到课堂上,拖了个人和大家的后腿。為此,教师首先要对学生的预习行为有一个严格、具体的要求,如课文要读几遍、每一遍具体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圈画文中的重点字词并明白其含义、如何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等,以细致的要求来规范学生的预习行为,杜绝浮皮潦草、应付差事的情况出现;其次要请家长监督学生的预习行为,因为预习乃是课前环节,多是在家庭中完成,教师不能查看每一位学生的预习过程,这就需要取得家长的配合,即在学生预习时,监督学生规范有序地预习、积极思考和深度预习,并对学生的预习结果进行检查,看看他们是否按照教师的要求开展预习,同时将学生的预习情况实事求是地反馈给教师,也可以针对学生疑惑之处进行平等探讨、交流,帮助学生有效地完成课前预习工作。如此坚持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能体验到预习的好处,体味到预习的快乐,不仅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也能脚踏实地地自觉预习、规范预习,从而为提升预习教学的有效性创造条件。

    二、设计方案、科学引导,增强学生的预习效果

    青少年学生虽然思维活跃,但注意力不持久、耐力不够,让他们日复一日地重复固定预习行为极容易产生懈怠、勉强的不良情绪,进而降低预习效果。为此,语文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出发进行科学引导:一是设计灵活多变的预习学案,让学生时时有新鲜感,对每一个问题都有探究感,预习的主动性很强。以“背景知识”为例,对于学生完全没有接触过的作者和比较复杂的时代,如《将相和》《伯牙绝弦》《晏子使楚》等文章,我都会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文史资料,以供学生查阅和了解;而学生有所接触或初步了解的作者,如《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学生们以前学过朱先生的文章《春》,对他有初步认识,我就让学生自行搜集写作背景,在不同的预习要求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二是设计层次分明、针对性强的预习作业,即面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布置不同标准和内容的预习作业,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预习中有所收获。例如,预习《愚公移山》时,对于需要巩固基础性知识的学生,引导他们熟读课文、了解文意、学习重点文言字词;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引导他们学习写作手法、表现方式等;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引导他们探索愚公精神、提升自身的思想内涵。如此这般地科学引导,必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预习效果。

    三、标记疑难、合作互助,丰富学生的预习方式

    预习方式不当必然导致预习效率不如人意,也会使学生逐渐丧失预习的兴趣,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开展预习,语文教师要从预习方式上下功夫:一是要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标记出来。所谓“疑难”,肯定是学生几经思考仍不明白或不确定的问题,将这些问题一一标记出来,能够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发问,并与教师的思维相连接,从而进一步品味文章的内涵。如预习《背影》时,有学生这样疑惑:叙述家庭背景这一段和文章标题联系不大,要不要删除呢?为什么?并当堂与教师和同学进行讨论,最终明白这一段既是背景叙述、情感铺垫,还烘托了凄惨的环境氛围,是全文架构不能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不能删。如此标记,学生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预习效果自然得到提升。二是要组建预习小组,同学间互相帮助进行合作预习,即将全班学生平均分配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一两个比较优秀的“领头羊”和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合理的预习分工,既相互配合、又相互竞争,还能互相监督,既能体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特长,又能将合作学习的效力发挥到最大,带动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预习教学中来,既丰富了学生的预习方式,也满足了大家的预习需求,促进了预习效率的节节拔高。

    四、检查评价、总结分析,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青少年渴望认可,特别是来自教师的认可和肯定,能给他们增添无穷的动力。因此,在语文预习教学中,教师要特别注意两点:一是对学生的课前预习及时检查、合理评价,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用批改、交流、抽查等方式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进行检查,如果是小组合作预习的,教师还要酌情参加他们的讨论、合作,仔细观察每一位同学的预习状态、参与情况,及时给予合理、正能量的评价,如“你这个问题很有思想,你的着眼点是什么?”等,让学生在心理和情绪上得到抚慰,进而产生主动预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教师还要将这些预习反馈和教学计划结合起来,形成更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从而呈现更完美的课堂效果。二是要注重总结分析,即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要对这一单元的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一下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有哪些进步、哪些不足,需要进行怎样的改进,等等。每位同学自己要总结分析,预习小组内也要总结分析、教师也要对班级整体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改进策略。只有这样及时地评价,才能激励学生的预习兴趣,只有不断地总结分析,才能逐渐完善自身预习能力,循序渐进地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总之,课前预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其对学生课堂专注力、思考力和学习效果的提升作用不容小觑。语文教师要站在素质和能力养成的高度来钻研预习教学,从预习行为、预习效果、预习方式和预习能力等多方面进行有效探索,不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引导学生科学预习、有效预习、脚踏实地预习,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更为从容、教学效果大幅提升!

    ★作者通联:甘肃民乐县南古镇西朱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