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虫害无公害防治技术探讨

夏剑萍 汪成林 刘刚
中图分类号:S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020(2017)03-0086-03
杨树是速生丰产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一般栽植作为用材林、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农田林网和四旁绿化等。杨树在中国分布广泛,与生态建设和国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全国20余个省(区、市)杨树约占人工林面积的19%。
湖北省位于长江中游,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地过渡区域,良好的地理位置用适宜的水热等环境条件,为湖北杨树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起,湖北开始大规模种植杨树,目前,湖北杨树造林面积有60多万公顷。目前对杨树造成较大经济损失有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桑天牛Apriona germari等蛀干类害虫;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sieversi、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分月扇舟蛾C. anastomosis食叶类害虫。
1杨树虫害预防措施
1.1树种选择与苗木选择
选择良种壮苗。良种本身有抗病虫的特性,壮苗在幼苗期生长快,有更强的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在石首主要选用中石,中公,中潜,中嘉系列,南林895等杨树品种,苗高在45 m以上,地径在35 cm以上,经过检疫无病虫害且无侧枝的Ⅰ级苗木。
1.2造林地选择与整地
杨树喜光喜湿,适应性强,除部分低山丘陵不宜外,适合大部分地区。但在地下水位过低且常年淹水或淹水时间过长的低洼地种植的杨树,生长缓慢,而且容易受到病虫害的入侵。因此,种植杨树宜选择土层相对肥厚而且肥沃,常年淹水不超过50 d ,最高淹水深度不超过2.5 m,立地条件相对较好的宜林地栽植。
1.3造林密度
从理论上讲,株行距越大,越有利于抵御病虫害,因为光照条件好,有利于林地干燥与通风,相反,潮湿闷热的环境才是病虫最喜欢的。而杨树树冠幅大,因此,大株行距有利于杨树的生长和抑制病虫害。结合生产实际,按照不同的培育目的,一般可采用3 m×6 m、3 m×7 m、4 m×6 m等600株/hm2左右比较合适。
1.4间作套种
造林后3年内可间作农作物,一方面可以改善土壤条件,另一方面可提高林地生产率。同时,通过培育管理农作物,客观上起到了破坏杨树病虫害繁殖生活的环境。
1.5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选在造林当年的夏、秋两季进行,以后每1~3次/年,逐年递减。松土除草的深度一般为5~10 cm,里浅外深,不伤根系,高温高湿时,松土除草更为重要,农林间种可结合农作物的松土进行。显然,松土除草可以改善林下卫生状况,阻碍病虫害的发生与发展。
1.6灌溉施肥
在季节性淹水的造林地,水分充足,一般不需要灌溉。部分造林地可结合抚育进行灌溉施肥,方法是:造林后第2、3年春末夏初的阴天早晨或晚上结合松土除草,4月初至8月是施肥的最佳时期。一般按015~05 kg/株或150 kg/hm2的标准施肥,以氮肥为主,以提高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量。施肥的方法主要以在树冠投影边缘深挖30~50 cm埋施为主。灌溉施肥是加快杨树生长最有效的办法,也有助于林木抵御病虫侵袭。
1.7适时翻耕
翻耕是田间管理的重要环节,但在冬季对杨树林进行翻耕对预防杨树食叶害虫有特别重要的意义。11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下旬对杨树林地进行深度翻耕,能够有效降低杨树舟蛾类害虫越冬蛹的基数,有利于土壤保墒,提高土壤通透性改善土壤立地条件,有利于林木生长。实践证明,翻耕灭蛹是减轻杨树病虫害发生最有效的途径。
1.8合理间伐
成片造林或多排栽植的路渠林,往往初植密度过大,林分郁闭后树木不能良好生长,要及时适当间伐,强度视具体情况而定,间伐后郁闭度一般控制在07~08,以林分能充分采光、通风良好为宜。间伐主要是考虑树木的合理分布,按照留大去小、留强去弱的原则进行,要清除林内所有的病死木、枯死木以及病虫害严重的林木。间伐有很多种,从预防杨树病虫害出发,这里主要是指抚育间伐与卫生伐。
2杨树常见虫害防治措施
2.1食叶害虫
(1)杨扇舟蛾:1年发生5~6代,以蛹越冬,每头雌成虫产卵100~600粒。为害期每月发生1代。同时期各虫龄,龄级重叠。为害特征:1~2龄幼虫有群集性,常数十头或上百头集于叶片,3龄后分散为害,缀叶成苞躲藏其中,夜间出苞取食。6月~7月为害最严重,常在几天内把整片林地吃“光杆”。
(2)杨小舟蛾:1年5~6代,以蛹越冬。每头雌成虫产卵400~500粒,第1代4月下旬开始孵化,第二代幼虫5月下旬开始孵化,基本上1月1代,3代后严重世代重叠。若分化出6代,则其幼虫,于9月中、下旬孵化。5、6代幼虫危害至10月底化蛹越冬。为害特征:初龄幼虫集吸食叶表面,3龄分散为害,6月~8月高温室多雨季节危害严重,常将叶片吃光,造成林地“光杆”。
(3)分月扇舟蛾:1年5代,5月下旬至6月上旬第1代成虫羽化,成虫日伏夜出,有趋光性,卵聚产于叶背,平铺成块,每块有卵100~300粒。每月发生1代。为害特征:初孵化幼虫群集取食叶肉,3龄以后分散取食全叶,4龄期幼虫食量最大,发生时将树叶食光,严重时会导致树木枯死。
(4)主要防治技术措施:①喷洒生物农药粉剂:食叶害虫在林带或片林爆发成灾时,喷洒生物农药粉剂能降低虫口密度,达到控制成灾目的。目前,可选白僵菌和苏云金杆菌这2种生物药剂,细度在400目以上,在林间的弥温性较好。喷粉防治简便、易操作,效率高,利用3WF-14G喷雾喷粉机,单机单人可防治15~20 hm2/d左右,成本大约100元/hm2。②喷烟雾剂防治:郁闭度比较高的片林,成灾时采用烟雾载药防治,能降低虫口密度,达到控制成灾目的。喷烟雾剂防治在早晨或傍晚有微风时进行,要做到施药均匀,防止漏防,并注意施药者个人安全。用南通广益的喷粉机单机单人可防治20~25 hm2/d,防治成本大约150~180元/hm2。③飞机超低容量喷雾防治(简称飞防):对于大面积爆发杨树食叶害虫成灾的林地,如果林地连片且相对集中时,可采用飞防。首选药剂:①Bt乳剂2 250 ml/hm2;②BT乳剂1 500 ml/hm2+25%溴氰菊酯375 ml/hm2;③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干粉300 ml/hm2;④25%灭幼脲悬浮剂375 ml/hm2+2.5%溴氰菊酯3.75 ml/hm2。飞防成本大约90~120 ml/hm2。
2.2蛀干害虫
(1)云斑天牛:它的生活周期是卵、幼虫、蛹在树干内,以幼虫蛀食为害, 成虫生活期45天,主要生活在林间,取食野蔷薇、葡萄等蔷薇科植物嫩枝上的树皮补充营养,随之交配产卵,产卵50粒/头,产卵期是5月上旬,卵期8 d,卵产于树干基部200 cm树皮至木质部之间,有明显刻槽,卵孵化率约90%,幼虫在树干生活跨3年(第一年6月至第3年5月)。幼虫在树干上由下往上为害,排粪孔不规则,特别是树干基部距地面30 cm的地方,有的排粪孔直径达5 cm,形成多个空洞,其排泄物呈烟丝状。蛹在树干内越冬,4月~5月羽化成虫。受1头云斑天牛危害的杨树,单株材积平均减少0.015 1 m3。
(2)桑天牛:在直径1 cm左右枝条产卵,然后从枝条往主干向下为害,它危害的虫道可达80 cm长,排泄孔可达20多个,排泄孔通常成列,其排泄物似锯末,它的危害易造成风折,10多厘米的树干拦腰折断。其产卵时间在6月~7月。1头桑天牛幼虫一生蛀食木材量为1 358.4 cm3,对杨树生产影响很大。
(3)防治措施:①=1*GB3药签防治幼虫:“看、刮、掏、插、封”是操作的基本点。云斑天牛危害部位在树干基部,特别是离地面20 cm的地方,一定要将排泄物清理干净,找到蛀孔,插入药签封泥即可。一孔施用1~3支,24 h即可将虫致死。桑天牛危害部位在树干上部分,且从枝条向主干向下危害,插药签时,一定要找最下部的两个新鲜排泄孔,因桑天牛排泄孔小,一般只需要药签一支即可,不需要封泥。②喷洒“绿色威雷”等成虫触杀性药剂,将稀释后的药液喷洒在地面以上树干、大枝和其他天牛成虫补充营养植物等喜出没之处。若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药效会大大降低。常量喷雾:稀释300~400倍。超低量喷雾:稀释100~150倍。飞机防治:1 500~2 250 ml/hm2。③以蟲治虫:在幼虫期和蛹期均可释放花绒寄甲,最佳释放期为4~9月,连续释放三年以上,可持续控制天牛等蛀干害虫的发生。最佳释放量成虫40头/hm2,卵2 000粒/ hm2。将花绒寄甲成虫或卵卡固定在天牛新鲜排泄孔附近即可。
(责任编辑: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