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青少年的党史》:党史通俗读物的新成果
刘克东
1921年,一个将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改变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一条小船上起锚远航了。从任人宰割、一盘散沙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从千疮百孔、积贫积弱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从灾难深重的百年沉沦到踏上民族复兴的腾飞之路,100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书写了人类历史上一幅逶迤而又气势磅礴、雄浑而又绚丽多彩的壮美画卷。党的历史是一笔丰厚而宝贵的精神财富,蕴藏着共产党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和资政育人的丰厚滋养,能够给我们提供无穷的智慧、丰富的营养和前行的强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并将学习党史提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的战略高度,强调“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百年党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泪水和汗水写就的,充满苦难和辉煌、曲折和胜利、付出和收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不能忘却、不容否定的壮丽篇章,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这段历史,才能更深地爱党爱国。
学习历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但是,历史的存留和延续不是天然的,需要通过后天的各种途径进行学习、宣传。只有学习党的历史,我们才能弄清楚、搞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党,中国共产党是怎么走到今天,又将往何处去,动力源在哪里等重要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让历史给予叙说,让史实做出回答。青少年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和后备军。对广大青少年加强党史知识教育,可以使他们全面了解党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培养和增进对党的感情、对社会主义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为祖国繁荣昌盛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刻苦读书、健康成长的精神动力,进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望峥嵘岁月,穿越历史尘埃。100年风雨兼程,100年奋进拼搏,100年铸就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一个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教育的重要契机。而对青少年加强党史教育,关键是要有适合他们阅读兴趣的党史读物。
近年來,党史读物出版比较多,但大都理论性过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口味的通俗易懂的普及性读物不多。笔者欣喜地看到,在共产党百年大庆之际,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写给青少年的党史》丛书导向正确、史实准确、文字生动、细节典型、针对性强。笔者认为该丛书是近年来青少年党史通俗读物的新收获、新成果,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权威专家编撰,观点正确,史实典型
该丛书由国内著名党史专家邵维正教授领衔并担纲主编,中央党校、国防大学的多位专家组成创作团队,中国史学会会长李捷、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张启华担任学术顾问。邵教授是国内著名党史专家,专业技术一级教授。三位具体编著者都是邵教授的高徒,也是党史研究领域的专家。近年来,邵教授和他的团队在党史通俗化方面颇有建树,先后出版了《中国共产党80年大事聚焦》《中国共产党90年创新实录》《日出东方——中国共产党创建纪实》等佳作。
第一卷《中国有了共产党》在讲述翻译、介绍马克思著作时,就以陈望道吃墨水的故事切入,叙述生动、鲜活,细节刻画到位,充分展现了陈望道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及热切期望中国走上共产主义革命道路的心情。在阐释第六个问题“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时,作者先从毛泽东那句经典的话语“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开端,引出中国到底要走什么革命道路的问题。然后分析近代一系列救国救民的运动均未能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中国革命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创新。通过分析,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认识有一个过程,从党的一大确定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到党的二大确定首先进行民主革命然后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这是党的战略方针的一次重大转变,是在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现状,正确把握中国革命规律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整个问题的分析环环相扣,论据充分,史料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二、角度新颖,点面结合,视野宏阔
给青少年编写的党史读物,要充分考虑到青少年自身的特点,要注重内容取舍得当、合理。百年党史涉及的史料文献浩如烟海,给青少年讲党史不可能也没必要做到面面俱到,在论述之外还要注重细节的挖掘和展现,因为历史事件本身比论述更具说服力。笔者认为,该丛书在这一点上做出了积极而有益的尝试。丛书围绕“中华民族是怎样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这一主线,打破传统的章、节、目编写形式,在保证党史脉络清晰的前提下,以60个重点、难点、热点、亮点问题为纲,串起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由点到面,由面到体。这60个问题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创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重大历史节点,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
在问题设置上,作者尽可能正面回答一些青少年普遍关注的党史重大问题,也回应和批驳了一些境内外对中国共产党历史进行歪曲、诋毁的有关观点和言论。例如,丛书正面回答了以下问题:“为什么说不能把中国共产党称作‘早产儿?”“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不能直接实行社会主义?”“八路军到底是‘游而不击还是‘独当一面?”“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搞资本主义吗?”有力回击了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曲解和杜撰历史的错误做法,厘清事实真相,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在讲述史实时,作者采用情节化的表达方法,注重细节描写,以增加历史的真实感和质地感。例如,在讲到李大钊被捕时的情景,作者这样写道:1927年4月6日,天清气朗。一早起来,在北京东交民巷苏联大使馆西院的旧俄兵营内,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带着女儿李炎华去兵营空场上散步,女儿李星华坐在外间长椅上看报,李大钊在里屋伏案工作。上午11时许,全副武装的警察和宪兵直扑苏联大使馆西院。李星华后来在回忆录里清晰记录了父亲被捕时的情景:“‘不要放走一个!粗暴的吼声在窗外响起来,喊声未落,穿着灰制服、长筒皮靴的宪兵们,穿便衣的侦探和穿黑制服的警察就蜂拥而入,一瞬间挤满了这座小屋子……一个坏蛋立刻冲到跟前把父亲的手枪夺过去了。”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当时局势的血雨腥风、反动军阀的残忍无道以及李大钊同志对共产主义的无比忠诚、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人民的无限热爱。
三、栏目设置多元,注重以史育人
在每一个问题的正文后面,设置了“名言金句”和“读党史 长智慧”栏目。名言金句主要从历史文献中选取了我党历史上主要领导人的至理箴言。每一句名言金句的选择都非常具有针对性,都是围绕正文所论述的核心问题而设。例如,第一卷“中国怎样吹响创建共产党的集结号?”这部分主要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及伟大意义。这个问题后的“名言金句”就引用了毛泽东的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句话对青少年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读党史 长智慧”栏目,主要是围绕正文内容结合青少年学习生活实际进行阐发,对他们提出一些殷切期望,以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主要内容和精髓启示,引发思考,真正将党史的教育意义内化于心,并落实到具体行动上。
四、以圖辅文,以图证史,图文结合
为更好地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历程,这套书穿插了大量重大主题题材油画和历史图片,以图片说明历史,以历史印证图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这些图片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会引发读者更加丰富的思想启示和情感启迪,同时与对有关历史事件的文字表述互相呼应,给读者带来图文并茂、交相辉映的阅读感受。图片附有详细的图解文字,对正文内容起到了很好的补充、说明作用。
第一卷在讲述中共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时,穿插了由何红舟、黄发祥绘制的油画《起航——中共一大会议》。该作品入选了2009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画展。油画采用写实主义的手法,再现了中共一大南湖会议的历史瞬间:毛泽东、董必武等13位一大代表正在登船。画面中,毛泽东处于构图的中心,身着蓝色长衫,肩挎包袱,正站在船头回首眺望,显得意气风发。这种安排和描绘使他成为人物组群的视觉焦点。压顶的乌云意味着山雨欲来,也暗喻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环境;而远处东方的曙光,又与游船上的中共一大代表们融为一体,暗喻了革命曙光的显现。黑暗与光亮,乌云的压迫力与代表们的坚强意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进一步表现出了革命的艰难和党的创建者们英勇无畏的精神。图注文字为:1921年夏,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船上召开。油画和图注文字的结合有助于青少年更直观、形象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曲折历程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作者单位系青岛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