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管理会计工具 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徐海燕

    摘要: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绩效评价是人们了解行政事业单位实际工作情况并对其各项工作成果进行客观、准确评估的一大重要途径。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主动完善管理会计工具,并对其进行充分合理利用,从而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全面优化。基于此,本文通过参考相关研究资料,并结合具体实例,在阐明行政事业单位当前绩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重点围绕完善管理会计工具,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进行简要分析研究。

    关键词:管理会计工具;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

    伴随我国管理会计领域不断发展,先后出现各项相关管理评价工具,它们对提高管理会计效率及管理会计质量均发挥了一定积极效用,吸引了大量研究人员进行分析研究,但有关管理会计工具应用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中的相关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丰富该领域理论研究,同时为优化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作一些有益尝试和分析。

    一、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现存问题分析

    1.绩效评价体系不完善

    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力度不断加强,绝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对绩效评价形成正确认知,并为单位绩效评价工作提供一定的资金、物力、人力等基础支持。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已经初步完成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但其所建立的绩效评价体系仍然不够完善,且相关规定未能得到切实执行。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目标设定中仅重视项目支出、基本支出绩效目标,并未对部门整体绩效目标给予相应重视。还有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完全套用其他单位的绩效评价体系,未能与自身实际尤其是各部门工作职能特点以及具体业务范围进行充分结合,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成效。

    2.评价指标体系不科学

    现阶段在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当中,普遍存在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性不足的问题。例如在某行政事业单位中,其设定绩效指标时主要采用定性表示的方式,完全由相关工作人员凭借个人工作经验和主观判断进行绩效评价,在单位当前建立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尚未确定客观统一的量化标准。因此在实际进行绩效评价时,工作人员一般只简单对单位各项财务报表中的信息数据进行集中收集与加工计算,将得到的计算结果作为单位与部门绩效评价的唯一标准,导致单位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无法对其实际业务开展情况、部门存在的现实问题等进行真实、客观反映,同样也影响着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的深入落实[1]。

    3.评价结果未充分利用

    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部分工作人员因对自身以往工作经验依赖度过高,且工作理念相对传统保守,鲜少能够主动对各项绩效评价结果进行充分利用。这也直接妨碍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成效进一步优化。在计算评价结果时,工作人员往往只重视运用各种专门的工具软件对所收集整理的各项财务信息、会计数据等进行加工计算,并未重视对各项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客观性等进行严格把控,且缺乏对各项评价结果的深入挖掘分析。因此也使得相关工作人员仅利用现有的评价结果,难以全面、客观地了解单位各部门及各项业务的真实开展情况,无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对新时期下行政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二、 完善管理会计工具优化绩效评价的策略

    1.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

    为实现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全面优化,相关工作人员需要从单位实际出发,对管理会计工具进行合理选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完善的绩效评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可借鉴平衡计分卡工具模型,根据各部门应负职责确定具体职责目标,构建具体工作领导机构和执行机构[2]。由此建立相应的绩效指标,并对各绩效指标进行明确解释,同时设定具体指标参考值。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工作内容设置具体绩效评价项目,并对其相对应的处室进行统一明确,由此建立起层次分明、逻辑通顺的绩效评价体系。在确定部门职责时,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依照政府“三定”方案,高度概括出相关应负职责,并进一步细化分解部门职责整体目标。根据时间轴与具体工作重心,对部门工作主线进行详细明确,设定评价项目。如以预算项目作为评价项目,需要详细列示出工作活动中涉及的所有资金投入与支出,并将所有与预算绩效评价相关的科室,如预算编制、会计核算等科室囊括其中,使得绩效评价体系得以更加完善,可为行政事业单位优化绩效评价奠定坚实基础。

    2.科学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在设计绩效评价指标时,需要主动着眼预算全过程,与单位实际预算工作相结合,同时使用定性与定量评价方式。即在行政事业单位设置的绩效评价指标中,不仅需要采用优、良、中、差的定性评价方式对评价指标与结果进行分级,同时还需要采用包括满意率与覆盖率等在内的各种定量指标。例如某行政事业单位在绩效评价中,采用平衡计分卡并以此为基础,将经济增加值与关键绩效指标氛围作为核心目标与评价指标,从财务、客户以及内部流程与学习成长四个维度出发,运用分层设计理念建立相应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在财务维度下对单位绩效展开评价,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财务指标分配到各项工作中,将绩效与财务效益挂钩。具体来讲,可以建立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偿债能力四个一级指标,各指标下设二级指标,加强单位经营责任目标考核[3]。如盈利能力指标下可以设定资本保值增值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偿债能力指标下可以设定现金比率、资产负债率等多项指标。在与行政事业单位的自身特性进行充分结合下,分别对财务与客户维度进行延伸,使之成为群众与行政事业成本维度,由此使得评价指标能够对单位实际工作成果进行真实反映,与单位绩效目标相贴合。

    3.重视发挥评价结果作用

    在实际运用管理会计工具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时,不仅需要采用自评价模式,同时还需要引入外部评价模式,以便有效保障评价结果的公正客观。例如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开展的各项工作活动,需由财政部门联合单位预算部门共同开展自评价。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实际预算项目中,具有较高社会关注度的项目,则需要交由第三方专业评价机构协同完成绩效评价工作。鉴于绩效评价结果不仅能够真实反映单位的工作业绩,同时还具有导向作用,可为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参考,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在绩效评价中加强对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在此过程中可以使用PDCA管理会计工具,该工具中的P、D、C、A分别代表着Plan、Do、Check、Act,即计划、执行、检查与处理。在主动将绩效评价与预算相结合的基础上,针对绩效结果评价优良的项目,可以优先安排其下一年度经费预算,反之则需要对评价结果较差项目及其预算进行适当删减,并根据其实际情况及时整改。

    结语:总之,针对目前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中存在的绩效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指标设置科学性不够以及评价结果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等现实问题,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单位实际,在严格遵循国家相关规定要求,合理选用适宜的管理会计工具基础上,建立健全绩效评价体系,科学建设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重视对评价结果各項优势效用的充分发挥,从而使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能够切实得到全面优化。

    参考文献:

    [1] 许友元.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评价的难点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8(04):260-261.

    [2]孙志新.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研究[J].财会学习,2020,000(009):214+216.

    [3]杨桦.浅析平衡计分卡在地勘M局绩效评价体系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9(11):13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