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探析演讲活动单元教学策略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演讲活动单元学习,促使他们真正提升演讲能力。在单元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分析演讲稿的文体特点,揣摩其语言特点,并在设计演讲稿的时候融入个性想法和生活案例,最后通过随堂练笔活动展开实践,这样才能构筑读写结合的演讲活动单元教学内容,让学生全面提升语言综合能力。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应用;演讲活动;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4-0105-02
【本文著录格式】谢琨.基于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探析演讲活动单元教学策略[J].课外语文,2020,19(34):105-106.
演讲稿是演讲者在演说前根据口头发表的需要而写出来的文稿,也是演讲者现场演讲的主要依据,是将无声语言转变成诉诸听觉的表情达意的有声语言的过程。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演讲稿的数量并不多,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演讲稿的机会也比较少,很少积极展开自主创作。为了促使学生认识到演讲稿的特点,教师要基于语言建构和应用的角度设计相应的单元教学策略,促使他们以演讲稿为基础,学会正确、熟练、有效地应用语言文字,进而发展语言建构方面的核心素养。
一、分析文体特征,发现规律
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运用的基本规律,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进行交际活动,这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单元教学中,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从阅读总结开始,要鼓励他们抓住文本的特点进行分析,提炼出演讲稿具有针对性、互动性的特点,看到其逻辑性和审美性相互统一,应变性和鼓动性相互协调的特点,在这个基础上展开写作实践活动,学生的参与效果就会更好。
学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时,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这篇演讲稿,并结合其中的具体内容揣摩演讲稿的文体特点。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话题对于大家来说是否显得较为艰深呢?那么,在倾听了演讲后,你对什么是格物致知的精神是否有了了解呢?作者如何将复杂的哲学原理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内容呢?”学生发现作品中运用了“王阳明”的例子,将哲学原理转化为“‘格院子里的竹子”这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一下子拉近了人们和哲学思想之间的距离。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作品如何让听者感觉没有距离感,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發现作者从亲切的交谈开始,说了自己为何要进行这次演讲,让听者觉得很有针对性,同时,“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等话语让听者觉得作者是在和自己交流,增强了互动性。在结合具体文章进行分析时,学生逐步掌握了演讲稿的特点。
教师要组织学生积极阅读演讲稿,并尝试体会其中的关键性语段,感受其中的感染力,从具体例子出发,总结出演讲稿的特点。这样学生就能展开下一步单元学习,通过深入揣摩深化对于演讲稿特点的认识。
二、揣摩语言特点,畅快淋漓
能在已经掌握的语言材料中抽象出关键点,掌握语言特点,这也是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学生初步掌握演讲稿的特点后,在单元学习中教师要引导他们尝试深入下去,揣摩演讲稿的语言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重点段落诵读出来,并体会演讲者当时的情感。学生会发现演讲稿不仅具有口语化的特点,而且还常常具有生动感人的特点,能将枯燥的内容转化为具体的词句。
《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十分具有煽动性的演讲稿,其语言十分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作品的语言特点,首先鼓励学生抓住作品中的对比手法来分析,思考作者为何说出“这是某集团的无耻,却是李先生的光荣”这样的话语,让学生看到闻一多对反动派的愤怒,看到对李先生的赞扬。此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的心理描写,思考作者为何要加入“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的,什么状态……”等内容。学生发现作者通过心理剖析,准确无误地戳穿了敌人虚弱的本质,给了人民群众强大的动力。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探究作品中引用的例子,学生发现“‘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也都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能展现出对英雄的歌颂,揭示了反动派必败的道理。在这样一番分析后,学生清楚地看到了文章酣畅淋漓的语言特点。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片段模仿,这能为下一步的个性化创作打下基础,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演讲稿的写作诀窍。
三、设置个性思路,引人深思
在把握了演讲稿语言的特点后,教师要在单元教学中设计个性化感悟的环节,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思考如果自己来创作同主题的作品,会如何将自己的个性融入作品中。这样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试着将深刻的思想、典型的材料和合理的结构融入演讲稿的创作中。
学习《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时,教师引导学生先探究作者的创作思路,然后再思考如果 自己创作同主题的演讲稿,会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创作。为了让学生对该演讲稿有全面了解,教师还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尝试自主阅读全文。在此基础上,有学生先总结了作者的创作思路:“作者基本上是按照自己的生活历程来写的,抓住生活中若干个有重要意义的片段,说出自己的选择,并说出当时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教师鼓励学生思考:“你是否喜欢这样的写作方法,如果要你创作同主题的作品,你会如何做呢?”如有学生思考后提出:“我会将想象和真实结合在一起写作,想象一下如果我没有这么做,可能会出现的结果,然后再对比我做出抉择后的生活变化,这样或许能让听者感到更大的震撼。”教师鼓励学生尝试创作,展现自己的创意。
教师鼓励学生在演讲稿的开头设置小故事,抓住听众的心,此后则要关注如何融入个性化的看法,让听众明白自己独特的想法,适当地加入举例子等部分的内容,能让演讲不仅新颖,而且更实际,能更好地打动听众。
四、联结生活案例,鲜活生动
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语境有效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并和不同的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在设计演讲单元教学策略的时候,教师也要注意这一点,要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能将听众熟悉的生活案例融入演讲稿中,让作品变得鲜活而生动。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核心问题进行搜索,看看哪些例子更为适合。
学习《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如何选择例子,学生发现作者所选择的都是自己生活中的实际例子,由于本人就是当事人,所以能写得格外生动,在演讲的时候也会让听众能形成共鸣。此后教师再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打算写一份演讲稿,但是自己在生活中又没有什么具体的例子,那么,你会如何构思呢?”在教师的启發下,学生认识到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有特点的例子来进行补充,同样也能让文章变得更鲜活。如有学生提出:“如果我要写一份演讲稿,介绍在‘肺炎防疫时期战斗在第一线的英雄,号召大家做好自我防护工作,那么我就要上网搜索一下具体的例子,并加入想象,让表达更细腻。”
教师鼓励学生思考运用哪些不同的方法能收集到更多的生活案例,学生很快会发现,除了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进行案例搜索以外,还可以通过上网的方式,了解人们熟悉的热门话题,并将其纳入演讲中,这样也能很好地引起听众的共鸣,让演讲稿更有感染力。
五、内化写作方法,随堂实践
实践应用是语言建构的重要内容,学生要试着将自己掌握的语言活动经验转化为具有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方法,并在语言实践中自觉运用。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实践活动,尝试结合课本的主题或其他生活中常见的主题展开自主创作。这样学生就能内化掌握的方法,提升实践能力。
学习《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后教师鼓励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围绕即将举行的校运动会撰写演讲稿:“我们学校的运动会已经延续很多年,是一年一度的传统活动,那么,你是否能写一个演讲稿,号召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运动会中呢?”学生将自己掌握的写作方法融入了实践中。有学生提出:“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感染力,要让听者觉得热血沸腾,不由自主地想要报名。”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要写出共鸣,可以写一下自己如何参与体育活动,改善体质的故事,这样比空洞地喊口号会有更好的效果。”还有学生提出:“我觉得要细腻生动地介绍运动员的风采,这样也能起到感染的作用。”教师肯定了大家的说法,并鼓励学生展开创作,看看谁的作品最精彩。
在学生展开写作实践后,教师要组织他们进行现场演讲活动,并反思演讲的效果是否好,这样才能让单元教学活动显得更为完整。同时,学生也能得到更多的收获,体会到演讲稿现场感、通俗化等特点,进一步进行知识内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语言建构和应用能力要求学生积累较好的语感,能形成完整的语言系统,能掌握语言规律,学会结合语境展开交流,能积极展开实践运用,所以在构筑演讲单元教学的时候,教师也要基于这几点展开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并在丰富的语言情境和实践中学会演讲稿撰写的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