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分析
【摘要】交际教学法创立于20世纪70年代,创始人是一位英国的语言学家,在经过多年的研究发展,已经成为许多语言类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法,被世界各地的语言类教师所认可。在我国这种教学方法也备受推崇,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原文意思,解决了不少英语教学中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英语;交际教学法;教学应用
【作者简介】李云梅,甘肃省天水市第七中学。
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因此学好英语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一个学习语言的大好时光,好的教学方法能让英语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中交际教学法就是一个实现了朗读、书写、听力、口语四维统一的好的教学方法。本文将以初中英语课堂为例,分析交际教学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希望能为之后的英语教学提供些许参考。
一、交际教学法的概念和原则
近年来,我国在初中英语的教学方面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改变了以前枯燥的教學模式,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交际教学法。据了解,交际教学法是一位叫汤姆斯的语言家研究出来的,主要内涵就是使用者能够充分合理地表达所学到的语法句子,它把语言看作一种用于交际的工具,通过在交际环境中不断地去表达,来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另外,交际教学法也有它的教学原则,它的教学内容应该控制在教学范围内,教师需要提前根据课本内容进行交际教学的活动制动,并在课上及时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督促学生参与其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加入交际互动中,并从中获取到快乐和知识。同时教师也要明白,交际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要多让学生自己去表达,让他们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技巧。
二、交际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1.情景交际教学。情景交际教学是指将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搬到课堂上,为学生营造一种熟悉又轻松的学习氛围,把学生从枯燥的课堂带入到一场生活情景中,这样的教学更有利于学生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进行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这样的学习模式,还可以锻炼学生在语言理解和应用方面的能力,让英语不止步于会写会答题这样浅显的学习阶段,而是全方位的提高。例如,笔者在讲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时,它的主要内容都是关于一些旅游方面的话题,笔者会先让学生谈论一下自己的旅游经历,并对学生谈论的旅游经历予以肯定后指出他们的一些语法错误等。然后再用PPT去展示课堂内容,并在最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如果你有时间,你会去做什么?”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领域,这样一来不会使学习脱离课本,而导致最后无法完成学习任务。
2.对话交际教学。对话交际教学是指有两人以上的人根据一个特定的话题进行你来我往,互问互答的一种教学模式,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总是不够重视英语的表达,因此最后虽然学习了英语,但口语表达还是很差。而现在,教师们已经开始改变这一问题,在教学中,特别重视学生的表达,因此对话交际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口语能力的教学方式。但这一模式的实行是非常考验教师的,因为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对话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很多时候学生是不愿意去配合的。关于这个问题,笔者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室里划分一个英语角,要求在这个英语角的限定范围内,学生必须要用英语去交流,还有在上课期间,不能使用中文,如果有任何需要麻烦到别人的地方,都要用英语来表达,最后在课堂上也尽可能地多为学生设定一个比较简单的话题,让他们练习着去对话,提高他们的信心,这样在后续的对话交际教学中就会容易很多。
3.音乐交际教学。音乐交际教学,其实是一种很利于记忆的教学模式,现在的中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歌曲,了解后不难发现,其实有很多人喜欢一些比较耳熟能详的英文歌,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完全可以抓住这一个契机,从歌曲作为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一些英文歌曲,让歌曲服务于我们的英语教学。学生也可以通过歌曲理解语言,还可以在课后通过歌曲复习课堂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记忆,非常有利于语言的学习。例如,笔者在进行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的教学时,里面有关于生日的一些内容,笔者就顺势询问了学生们的生日时间,课堂马上就活跃了起来,学生都在讲述自己的生日,在课堂的最后,笔者带领大家一起唱了英文版的生日歌,让学生在课后一提起这首歌都能想到这节课。这样的教学模式就很好地利用了歌曲,又没有跳出课本内容,还能活跃课堂氛围。
三、结语
在初中英语课堂的教学中,交际教学法的正确应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摆脱烦琐枯燥的英语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际去理解英语语境,从而促进英语水平的全面提高,不仅知道了知识点的具体内容,更学会了如何去进行知识的运用,这非常符合现代式教学的目标与内容。
参考文献:
[1]刘坤.初中英语课堂交际教学法的应用实践分析[J].中学生英语, 2017(22):1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