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电影《推手》和《喜宴》中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李冬花

    受经济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影响,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益增多,但是由于文化、语言、习俗的差异,难免会出现一些文化冲突。很多的电影都将视线放在了文化冲突上面,其中较为典型的就是李安导演的《推手》和《喜宴》。这两部电影呈现出多元文化交错的影像世界,向全世界观众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及中外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并且受到一致好评,获得很多奖项。李安导演的人生经历,使他自身深谙中外文化,巧妙的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二者的精髓相互糅合,迸发出别样的文化内涵。

    一、《推手》和《喜宴》的相关背景

    《推手》是李安导演的第一部作品,于1992年拍摄。该片一经上映,惊艳四座,好评不断,并且在台湾金马奖上获得了八项提名,同时还摘得亚太影展最佳影片的桂冠。而拍摄于1993年的《喜宴》,则将李安导演真正地推向了世界舞台。该片荣获诸多奖项,如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金球奖等。《推手》和《喜宴》为李安导演电影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李安的电影中,文化冲突是其标志性的特色,文化身份的多样化,使他的电影充满了多元文化的影子,中西方文化成为其影片里别具一格的审美对象。在《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中,李安通过宏大的文化背景之下的家庭情节来对中西方文化进行展示,以家庭成员来表现中外两种文化的冲突,以及二者日渐走向融合的经过,将文化的冲突和融合置于一个家庭的进展之中,将深厚的文化内涵淋漓尽致的展现给观众。身为一名具有多重文化身份的华人导演,李安如何将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展现的恰到好处,并且被中外观众所认可,这些都值得深思。

    二、 从电影《推手》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推手》以一个中外结合的家庭作为故事的背景,讲述了美国儿媳和中国父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文化和观念方面发生的冲突。影片以二者不同的生活习惯拉开序幕,在打太极拳的中国父亲老朱,神情专注、动作轻盈而缓慢,而另一个镜头中的美国儿媳玛莎正快速地敲击着电脑键盘,两个画面一动一静,体现出两种文化的不同。中午,玛莎以饼干和水果沙拉作为午饭,而父亲老朱吃的是米饭和炒菜,典型的中国餐。饭后,美国儿媳习惯于练习西洋拳和跑步,而中国父亲则喜欢静坐和练习中国书法。待在客厅里的中国父亲和坐在书房的美国儿媳之间,有一道坚实的墙壁,两人在近乎封闭的两个空间里各自做着自己的事情,这也是一种暗示,暗示了两人之间的隔阂以及中外文化的间的冲突。[1]父亲老朱在气定神闲的练习书法,而美国儿媳却在一旁生闷气,认为父亲打扰到自己写作。中国文化中超然淡泊的人生态度,在这次中外文化的较量中占据优势。随着故事的发展,文化的不同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使得双方的矛盾日益增加,终于在一次全家聚餐的时候爆发出来。父亲的自信淡然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强烈的沧桑感和漂泊感侵袭而来。在这个时候,陈太太的出现,使父亲的精神重新振作起来,两人同处异国,感同身受,成为彼此的精神依靠。然而当父亲偶然获悉和陈太太的相处是儿子设计的,而目的是为了甩开父亲这个累赘时,老朱心灰意冷,选择了离家出走,以保住最后的尊严。在中国餐馆打工时,因为和流氓起了冲突,父亲大打出手。警察的出现及对事件的处理,将中外文化的冲突完全呈现了出来。此时,父亲也意识到自己打破的不是外国的社会秩序,而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理解的均衡,也就是说自己一生的处世原则被彻底粉碎,“炼神还虚不容易啊”这句台词道尽了父亲的无奈和悲凉。

    在这部电影中,“推手”的场面出现很多次,展现出一种淡然平静的心态,也是父亲的一种心理期望,想要在繁杂的世界里为心灵找到一片纯净的栖息之地。但是父亲期望的平和却无法实现,整日深处西方文化之中,眼睁睁的看着传统家庭模式的消解,却无力阻挡。[2]在电影的最后,父亲选择搬到中国城独居,在那里,再次邂逅陈太太,他们聊天的背景是美国的国旗,示意着他们还是深处西方文化之下,老人的身后是属于子孙后代的世界,而自己身上的传统文化难以传承下去。而父亲和陈太太站在阳光之下的场景,或许暗示了他们虽然身处西方文化之下,但可以组建一个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两人相互依靠,彼此抚慰漂泊的心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融合本就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两种文化产生冲突时,怀疑和接受都是必经过程,但是这并非妥协,而是一种超越文化意义的包容。

    三、 从电影《喜宴》看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喜宴》以传统中国家庭遭遇同性恋作为故事发展的引线,呈现中外文化从冲突走向融合的过程。在电影中,父亲和儿子形象对比鲜明。父亲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象征了中国文化中不可忤逆的父权力量。整部电影中,父亲出现的场景并不多,但是整个事件的发展却全捏在父亲手中,有一种无法抗拒的传统伦理的压迫感,不管是在台北,还是在纽约,父亲的精神影子充斥在任何地方。台北的电话、美国的相亲,这些事件里都展露出父亲的权威。“儿子”的形象和父亲相对立,代表了西方文化和观念。生活在西方文化环境下,生活理念不同,崇尚自由。父亲和儿子两个形象在影片中都具有深层涵义,价值观的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使他们冲突不断,而造成这种冲突的原因,正是他们各自身处的文化大环境的不同。如此一来,中外文化的冲突就在这个家庭中父亲和儿子的矛盾中一次次展现出来,并且愈演愈烈。尽管电影只是选取了一个家庭作为故事来叙述,但是實际上是对中外两种不同文化的较量的展示。

    在电影中,儿子伟同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中,儿子必须承担起为家族延续香火的重责。因此,父亲和母亲对伟同期以重望,期待儿子能够将家族的根延续下去。但是,在西方开发的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伟同,性取向却恰恰和父母的期望背道而驰。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理念中,特别看中家族子孙后代的繁衍,而儿子伟同的性取向打碎了父母亲的期望。所以,两种不同的文化观念有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一发不可收拾。儿子追求自由平等,而父亲更看重中国传统文化。儿子渴望自由和解放,并且尊重个人的隐私生活;父亲为了延续家族香火,可以选择放弃感情和幸福,甚至通过父权来干涉儿子的私生活。整部电影由此铺展而来,将中外文化冲突的细节展露无遗。

    父母的身上,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旗袍、书法和喜宴。特别是喜宴,一直贯穿在影片始终。于伟同而言,为了避开父母的压力,和薇薇假结婚是个不错的办法,可以缓和家庭矛盾。因为是假的,所以他选择一切简单进行,只做登记和宣誓。但是换个角度来看,伟同长期生活在国外,思想早已被西化,就算是真的结了婚,也不会固守于传统的风俗习惯。但是就伟同的父母而言,结婚就应该举办喜宴,而且是很自然的事情,喜宴的举办就会象征婚姻被世俗所认可,会受到大家的祝福,也预示着婚姻美满幸福。在电影的镜头中,拗不过父母的伟同,还是和薇薇举办了喜宴。这场喜宴热闹而隆重,在曼哈顿的一座现代化大楼里举行,大厅的布置极具民族化。虽然参加婚礼的大多数都是中国人,但镜头时不时闪过几个西方面孔,这就提醒观众,尽管这场喜宴极具民族意味,但始终是在國外举行,外场观众都是外国人。[3]他们用西方的眼光看着这群举办喜宴的中国人,感到非常惊讶。一场喜宴,将中国文化中的家庭伦理观和西方文化中崇尚自由的家庭伦理观之间的矛盾充分的展现出来。

    电影并不是单纯的展现中外文化的冲突,李安导演巧妙地将两种文化间的冲突逐渐化解,使二者得以融合。在《喜宴》中,其实父亲早就知道儿子伟同的性取向,却一直闭口不言。他将原本打算送给薇薇的礼金,送给了过生日的赛门。换个角度来看,其实是父亲以另一种形式接受了伟同的选择,但是为了维持所谓的家庭颜面而不愿意公开。面对现实,父亲选择了妥协,这种妥协无可奈何,却也是一种为寻求新的平衡的处世态度。仿佛父亲有一只无形的手,一边像个局外人般观看事态发展和人物的悲喜,而另一边却又站在幕后,将整个事态的发展牢牢的握在手中。电影中有一个场景,父亲和赛门一起坐在风中,神情无助,身上原本威严的光环早已消失不见,眼睛里也看不见往日的自信,在西方文化的大环境下,他只是和赛门平等的一个个体。电影的结尾意味深长,全家人一起回顾婚礼相册,父亲仿佛重新笼罩上了过往威严的光环,他的脸上泛起笑容,但是当看到伟同、赛门和薇薇三个人的合影时,整个人仿佛怔住了一般,有一瞬间的失神。照片将父亲重新拉回了现实,脸上的笑容不再,起身就要道别,将最初对薇薇说过的谢谢照顾伟同的话在这一次说给了赛门,转身对薇薇说了句“高家会谢谢你”,这句话意味深长。电影的最后一个场景,是父亲站在安检口,对着西方人的质疑,将手臂高高的聚过头顶,动作十分夸张。电影在这里结束,发人深省。虽然最终的结果父亲比较满意,但是其所代表的中国文化还是有一定的退让,而儿子伟同则重新组成一个特殊的家庭模式,以妥协于中国传统道德观念。从某种角度来看,父亲和儿子达成了共识,而两者所象征的文化也找到了交融的平衡点,即中外文化得以融合。

    结语

    《推手》和《喜宴》两部影片,将中外文化从冲突走下融合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而电影的成功也离不开李安导演深厚的中外文化内涵,以及包容对待两种文化的态度。这两部电影意义深远,旨在告知观众,在全世界多重文化共同发展中,我们不但要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应当适度的接受其他文化,不但可以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同时还能使自身的文化特色得到保护,进而打破中外文化的冲突,逐渐走向融合,从而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彤.跨文化视角下东西方文化融合与冲突——以电影《推手》为例[J].采写编,2016(1):200-201.

    [2]王植.结合李安电影之“家庭三部曲”看新旧文化的碰撞与融合[J].活力,2014(7):151-151.

    [3]朱雪菲.追寻李安电影中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戏剧之家,2014(14):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