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郑绿君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发散学生的思维,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数学概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且可以作为教学反思的工具。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新课标;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需要不断地用新的方法进行教学,思维导图就是新的教学方法之一,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是有限的,但思维导图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并且还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不断的进行思维发散,从而使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掌握能力能够有所提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从课堂教学和学生学情出发,不断地总结和创新思维导图的教学方法,实现数学教学和思维导图的有效融合。
一、思维导图的应用背景
面对繁琐且重的学习任务,有些学生容易对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也不知如何自主学习。且大多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都不反思、也不进行整理,知识点混乱;很多学生还存在对于熟悉的问题能够熟练的解决,但是一旦把题目稍微变换一下就会无从下手,这就是缺少了对现有知识的应用能力,其实小学数学只是涉及的内容并不多,但是小学一到六年级,知识不集中,很多学生就会觉得数学知识零零散散的,很难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联想到旧知识,不会利用数学知识间的关联以及它们内在的联系去解决问题。根据以上的关键问题,思维导图就能妥善解决,学生经由思维导图对于数学知识的脉络展开梳理后,就能构造明晰的知识网络。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作用
根据《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要有能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要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更加人性化。因此,任课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模式,而思维导图正好可以促使学生发散思维,利用图形可以更直观,更具体的表达数学中的某一概念,也可以快速的想出解题思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且发散思维的能力。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相当于流程图,是把数学知识点不断进行总结归类并强化的过程,思维导图也是示意图,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总结出知识点以后,可以快速的对概念进行巩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教师教学质量。
三、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让学生画思维导图就得先认识思维导图。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板书,学生就能够通过板书对思维导图有个初步的了解。在讲授数学知识的时候,注意到各个知识前后的紧密联系,任课教师先为学生画出来一幅便于学生理解的思维导图,譬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中,在各个课时的阅读教学之上,在板书的过程中,一边提炼知识,另一边可以论述各个知识之间的关系。
首先,促使学生将自己的知识组织成一个概念图,而后制作一个完整合理的思维导图。除了基本的映射方法外,除基本的映射方式之外,更重要的应是鼓励学生按照各自的内在关系组合多种知识,而是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清楚地绘制出来各自的内在关系,使学生能够有效地处理知识,使知识结构更加明确。下面以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单元整理为例,说说如何引导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1)建立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先对知识进行梳理,找出本单元的知识点,包括三角形的分类,各类三角形的特征、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2)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
(3)确定主题以及思维导图的主干及分支的内容。
(4)制图。
(二)利用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创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是每一位教师都希望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达到的效果,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相互探索,甚至到黑板上填写实践,使学生的学习气氛更加紧张。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正确的评价和鼓励。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学生将能够更好地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中探索与合作,学生将能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数学知识整合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三)突破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思维导图,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判断知识是否能够利用的能力,抽象概念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学习相似的图形时,学生容易弄混,导致他们难以掌握重要的数学知识点,从而学习效果不好。这时候任课教师才可以通过使用思维导图的教学模式,而是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特有的内部结构来表示相仿的知识,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学习,浅显易懂,这样既解决教学中的关键难点,也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知和判断能力,例如,在《几何图形》教学中,多边形包括许多形状,如正方形、矩形、梯形等。小学生其实很难在短时间内辨认出这么多不同的形状,那么老师每次在黑板上讲解一个图形时,就可以画一个图形,然后把所有的图形都讲完之后,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分析图形之间的关系,学生不容易弄混,且方便。
(四)教学反思的工具
思维导图帮衬老师及学员反思教学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可以通过制作思维导图来发现自己在把握知识方面存在着哪些不足,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就能够知道自己哪个地方的存在遗漏。比如为了及时有效地对知识的缺乏进行修正和补充,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自我反思能力及语言认知能力,在绘制及修改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及时处理学生知识的不足,反思课堂教学过程,找寻课堂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为老师的改进提供客观依据,学生也可以及时发现自身的关键问题,可见绘制思维导图利于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仅是一个高效的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学习自己整理知识的有用工具,简单且很有效。这应是一个极为有效的思维手段,以协助人们的记忆阅读思维发展。
根据以上几点,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课堂,能够根据小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将抽象转化为形象,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活跃课堂气氛,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整理能力能够提高,学生能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他们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蔡丽娟.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新課程导学,2019(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