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落尽见真淳
李虹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语文课堂教学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气象,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营造和谐亲切的教学氛围,运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这些变化着实令人欣喜。然而欣喜之余,我们也忧从中来:语文课堂越来越花样繁多,乍看都是新课标提倡的理念,但细细咀嚼,却又感觉都是浮光掠影,重形而失质。这种过度的包装粉饰,过分地追求“出彩”,使语文教学陷入了浮华的误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根据学习内容和目标的不同,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程,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可是不少教师由于对课程改革缺乏深入全面的了解,一味东施效颦,刻意模仿。为了体现所谓的“跨学科”“大容量”,就常常进行大渗透、大拓展,全然不顾学生实际,一味求全、拔高,开掘得太远,增容得太多,使语文教学变“胖”,耕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園。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课件及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确实可以使课堂生动、形象,但也应该看到,这些活动虽然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但它离开了“语言文字”这一语文的本质和承载,使得学生脱离了对文本的研读和体会,一堂课下来,学生静不下心来与文本潜心对话、深刻感悟。这种过于浮华的行为抛却了教学的本真。
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理想的语文课堂呢?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就是简简单单、扎扎实实干好两件事:掌握语言和滋养精神。诵读、感知、品味、积累语言文字,获得言语智慧,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也许这才是语文教育的本真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藉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由此可见,品味语言、掌握语言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对话文本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品味语言的过程。语文课要扎根于文本语言,将品味语言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地去朗读、想象、理解、品味,读出其中的韵味,悟出其间的情感。
另外,学习母语的过程,不仅是一个语言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过程,更是一个丰富和培育自我精神的过程。语言如花,精神如果;语言只是手段,精神才是旨归。语文教育只有扎根于人文精神的沃土,才能开出美丽的语言之花,结出丰硕的精神之果。所以,教师还应该引领学生通过品味作者满装生命体验的语言琼酿,进而理解作者丰富的情怀,挖掘出文本中的人文因素,通过语言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人文精髓;而有了厚实的人文素养,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又会出现新的气象。
以下笔者以《故都的秋》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对“在教学过程中落实品味语言和滋养精神”的思考。
教师将重点放在引领学生反复朗读、默读,扣准重点词句,用圈注、质疑、比较等方法进行悉心揣摩和深入领会,调动情感体验,进行适当的联想和想象,体会作者是如何运用细腻的语言来体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的,并进一步思考自己又是如何看待这种“清、静、悲凉”的。
比如,针对第一自然段(“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也可让学生主动设疑):现在我们将这段文字改成“秋天,总是好的;北国的秋,来得清、静、悲凉。我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是想饱尝这故都的秋味。”比较一下,有何区别?
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明白了“总是”“特别”等词表达了郁达夫对古都的痴情,而“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一句更突出了旅途的周折劳累,一路风尘,但这辛苦是值得的。
当学生沉浸在郁达夫营造的对故都秋天痴爱的浓情氛围中,接下去的品读就顺理成章了。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引领学生不仅要有朗读,有讨论;更要有默读,有静心体会。书声琅琅、议论纷纷固然是我们所竭力追求的,也是语文课堂的动感本色。但有时,我们也需要安静施教。“安静”对于教学具有与“动感”同等重要的意义。事实上,静思默想更可以使学生和文本之间有心灵的窃窃私语,有自然的默契会意。这样的雅静无声也是一种美丽,一种实在,一种和谐。语文教学需要重返常态,驱虚就实,避喧趋静。我们希望给孩子一段安静思考的时间,一片宁静恬淡的空间。如果说“动”有温度,那么“静”有深度。安安静静地教语文,方显语文本色。
比如在体会秋槐落蕊这一段(“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时,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在经历了一番凝神静气、咀嚼斟酌、联想想象之后,应该可以获得一种沁肺入腑的领悟:体会到作者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做了极纤细敏锐的观察和体验;亦可强烈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清静,以至于静得有些悲凉、孤寂;再细细品味如此细腻笔触,如此“清静悲凉”的深沉意境,让人心不禁为之一颤——因为故都的秋以其特别的清、静,诉诸人的感官,触动心灵,撩起无限的悲凉之感。作者沉醉其中,不是悲苦,而是享受;不是消极颓废,而是深刻思考、积极用世!有悲、有哀、有痛,让我们知道生命过程的苦痛与艰辛,也知道生命最后的结果,但我们应该勇于接受,且还要认真享受生命的过程,努力让生命结出累累硕果。也许,这才是生命意识最全面最深刻最彻底的觉醒吧!也许,这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意义吧!唤醒人们对生命的深沉思索——这才是作者沉醉于故都的秋的真正原因!
至此,通过语言的赏析,学生对于文字的敏感度,对于文中所绘典型秋景的特点,对于文章融情入景、缘情造景的艺术技巧,对于文中隽永的意境、深厚的蕴涵自然而然就有了深刻体会。学生甚至可以尝试着省察内心,培养对自然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培养细腻丰富的审美情怀。
“豪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色”。让语文教学回归“真实、朴实、扎实”的本真之路,使语文课堂在充满纯正、浓郁的语文味中,采撷思想,浸润情感,生成智慧,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学出对文化的钟情,这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通联:昆明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