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提问行为的反思与改进

    夏婷婷

    课堂提问,指的是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自己提出的问题来促进学生学习,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设计得当的提问是启发学生思考的引擎,是增进师生情感交流的加热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助推器。

    一、对课堂提问行为的反思

    1.流于形式

    在上《立夏节到了》一课时,笔者在整体感知阶段之前布置了这样一道思考题:文中重点写了立夏节的哪些风俗?让我们边听录音边思考。当学生们停止朗读后,都抬起了头,看上去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已从文中找到了答案。待到回答问题时,学生们的答案五花八门,致使这堂课的教学进度因为探讨文中提到的“立夏节风俗”而滞后了。课后,笔者重新整理教案时发现,如果课前学生们对“风俗”一词能有一定的了解,就不会使这个问题因为流于形式而变成教学的“累赘”。

    2.缺乏真实性

    在上《杏儿熟了》一课时,笔者对教学中的一个朗读指导环节做了如下设计:

    师:我是怎样问奶奶的?

    生(预设):天真。

    师:谁来天真地问问奶奶?

    将这样未经打磨的朗读指导环节应用于教学中,使学生们感到一片茫然,也暴露了问题所在,即所设计的问题缺乏真实体验,也没有技巧性。若直接提问:谁能将描写杨梅酸甜可口的段落读出来?就发现只有少部分学生能达到教师的期望,其他人无法找到杨梅“酸甜可口”的感觉。

    3.华而不实

    在《新年的礼物》中有这样一句话:“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这句话含义深刻,笔者曾经在制订相关的教学目标时做了这样的设计:联系上下文,通过想象、说话等方式理解“新年到了,苇苇分明也长高了”这句话的含义。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只回答出了这句话的表层意义,而笔者的教案中却预设了这句话更深层次的含义——苇苇长大了,懂事了。于是,笔者依旧对学生们追问不休,耗去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学生们也被这个华而不实的问题搞得似懂非懂。这种课堂提问就是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性且华而不实,值得广大教师深思。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作用

    一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果语文教师提问简洁明了、分析有条有理、语言感人肺腑,就能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以至终生难忘。如在上《病人》一课时,教师在导入部分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在生病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呀?学生们热火朝天地议论了起来。这时,教师接着说:“是呀,生病的时候很难受,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小作者在装病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以此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病的经历,继而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并体会小作者的情感,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如学习了《老师领进门》后,教师就让学生们说说还有哪些难忘的师恩或讲讲自己是如何尊敬老师的。学生们思考片刻后,积极举手发言,大部分学生叙说了自己身边尊敬师长的事例。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意在找到课文内容和学生生活之间的结合点。让学生们说说自己熟悉、感兴趣和亲身经历的事,既给他们创造了更多展示的机会,又扩大了他们的思维面。

    三是调动学生表现的积极性。可抓住学生们被课文的故事情节所激发的情感,以及对故事情节进一步发展所产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续编故事。如在教学《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将故事续编下去,并说说获救的伤员遇到白求恩大夫时有可能进行的对话。这使学生们感到很兴奋,纷纷扮演起文中的角色来,并把人物神态也演绎得惟妙惟肖。这样的设计有效地调动了学生乐于表现的积极性,让他们融入了文中的情感基调,对体会人物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起到了促进作用。

    四是反馈学生知识的吸收性。在学习《守信》一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逐步了解到整个故事的前因后果——虽然范式和张劭两家相隔千里,两人相约一同回京求学的约定也已是两年前的事,但是范式如约而至,做到了言而有信。在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时,语文教师并未采用“教师独讲”的形式,而是将归纳课文内容的任务留给了学生,既训练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帮助教师从侧面了解到学生对课文知识的消化程度。可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帮助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即能够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语文课堂提问除了有激发学习主动性、启发思维多向性、调动表现积极性、反馈知识吸收性这些作用外,还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他们提高才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三、语文课堂提问需注意的问题

    一是设问时要反复推敲。问题是否有意义、有价值,语言组织是否恰当、准确,问题设计是否层次分明、有针对性……以上,语文教师在问题设计初期要多反问自己。有意义、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帮助学生打开记忆之门、想象之门,帮助他们巩固旧知、接纳新知,进而使他们在思想上受益、在实践中受用。

    二是发问时要留心观察。当观察到个别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思维停滞、注意力分散或出现私下议论的情况时,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提问的时机,因为这时的提问能够打消学生“开小差”的念头。另外,提问的节奏要缓和,数量也要适当。教师和蔼可亲的提问态度,是对学生敢于回答问题的肯定和鼓励,可消除或缓解学生害怕答错的心理。

    三是回答时要耐心等待。教师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要给学生留出完整陈述的时间;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还要留出一定的时间供学生纠正答案。教师在这三个关键的時间段里,都要有足够的耐心并学会等待。

    四是引导时要化难为易。课堂上,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并非都能一一应答,当遇到生疏或较复杂的问题时,学生往往会望而却步。此时,教师不仅要耐心等待,还要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进行分步引导。而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多层次的练习就是“化难为易”的一个有效办法。如依据学生差异,设计多层次的语言表达练习,不仅能体现出语言练习形式与性质的区别,又可兼顾学生的差异。

    总之,课堂提问在课堂转型探索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上海市嘉定区在课堂转型之路上注重“三个关注”,即关注资源与结构、关注提问与表达、关注学科核心价值。以上是笔者对课堂提问行为经过梳理、总结后提出的几点思考,后期还需要广大教师们一起实践、反思、讨论、再实践。因为,课堂提问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语文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更是一门“活到老,学到老”的艺术。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