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烛之武其人

    李娜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讲述的是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攻郑国,在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老臣烛之武临危受命只身赴秦营,以三寸之舌说服秦穆公退兵,使郑国转危为安的故事。

    烛之武何许人也,以年老体弱之身,能在国难当头,凭一己之力,巧妙化敌为盟,最终做出一番救国存家的伟业。

    关于该人的正式史料,留存记录的只有左传中的《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我们想了解其人,只能咬文嚼字,一点点从细节处慢慢描摹他的形象。首先看他的名字,烛之武,顾名思义,就是烛地一个叫武的人。烛之武不仅出身差,混得也不好。这可以从他与郑伯的对话中看出来。他对郑伯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段话说明他之前的一生都处于不得志的状态。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出身卑微的人却异常聪明。我们能从“退秦师”的故事里感受他的这种聪明,具体表现在:1.他能从秦晋郑三国关系中敏锐洞察到秦晋之间的矛盾点、秦郑之间的利益结合点,说明他的智商远超常人。2.他能迅速捕捉到秦伯的心思,把自己的观点掩藏在秦伯听得进去的话里,说明他的情商颖悟绝伦。这样一个了不起的“两高”人士,居然会感叹“不如人”,我们完全可以想象烛之武生活着的郑国是一个怎样的国度。

    冯梦龙在其历史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将烛之武写为郑国的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官),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尽白,身体伛偻,步履蹒跚。我不知冯的描写是有其出处,还是小说家的想象,但其刻画大致符合我心中烛之武的形象:当着一个朝廷的小官,怀才不遇,但是能够接触到官方的讯息,所以保持着政治的敏锐性。烛之武就是这么一个有才华但不受重用的人,生活中更像沉默的大多数。这样一个老人,却在国家危难之际,爆发出令人惊叹的能量。

    我读烛之武,最钦佩的是他的三种品格。

    第一是慎独。屈原的悲剧是有才华,身在宫廷,却不受信任和重用,空有热情于家国无补。烛之武之前的遭遇更可悲,他有才华,却连把才华展露出来的机会都没有。烛之武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钻研学问。这从哪看出来呢?试想如果他只是临时抱佛脚,对秦晋攻郑的动机、对秦伯为人处世的了解、对秦晋历史关系的变化、对国家利益的得失焉能洞察得如此透彻,也就不会短短125字的说辞,便使郑国转危为安。文与可成竹在胸,是因为他一直在画竹子。烛之武可不是郑国丞相,不是因一直处理政务,而积淀了这份洞若观火的眼光的。他必然是在日常生活中时刻锤炼自己的学识,观察政治的臧否得失,所以郑伯突然召见,才能招之能战,战之能胜。政治才能是一项屠龙技,在日常生活中并无用武之地。如果他只是想靠这本事飞黄腾达,我相信他可以坚持一年,五年,甚至十年。但是一年年过去,眼看着青春不再,眼看着前途无望,他仍在坚持着做这份无用功,这绝不是功利性驱使能够做到的。他把这种政治学的洞见、思索,当作了生命最崇高的部分。正是烛之武這种几十年如一日,默默治学,不求闻达的慎独精神,才培养了他的大格局、大视野,让他在青史上刻下耀眼的一笔。

    第二是勇敢。我们学习过《荆轲刺秦王》。荆轲,是武士的勇敢,在危险的处境要做最危险的事,却能谈笑自如,视死如归。而烛之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老人,向我们展现的是属于文士的勇敢。这种勇敢表现在:1.面对家国的仇人,他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要知道,即使是秦舞阳这种十二岁就敢杀人的狠角色,真正到了大场面的时候,都“色变振恐”。而烛之武的表情,文中虽未提及,但从他叙说的条理可知,他必然是镇定自若的。2.他是一个小人物,面对秦伯这样的大人物,讨论的又是家国存亡的大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却显露出从容的气度。唐末诗人杜荀鹤,写起诗来“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称道自己“男儿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说的特别有骨气,一副不为权贵和五斗米折腰的架势。然而真正面对权贵朱温时,却是连声喏喏,汗如雨下。烛之武却不是这样的文人,他没见过大场面,却在大场面上侃侃而谈,表现得从容不迫。为什么我要刻意地区分镇定与从容?我以为镇定是外部的表情管理,镇是一个主动词,是一个刻意的调整。人家刀子都伸到脖子上了,要杀你,杀你全家、全国?能不害怕吗?烛之武不是圣人,也会害怕,但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要表现得不害怕,临大事有静气,这是一种很了不得的养气功夫。而从容是由内而外的,是骨子里的自信,是面对危局,我自信可以说服你,我自信可以解决问题。烛之武这种镇定从容的勇敢,是我们大多数人不具备的品格。

    第三是智慧。烛之武的说辞层层递进,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入情入理地让秦伯意识到灭郑无益于秦,甚或有害,从而让郑国免遭灭顶之灾。关于烛之武的外交策略、外交辞令的分析,许多研究者都进行过深入的探讨。我想强调的是,我们看书往往被作者的笔墨轻重所迷惑,甚至会误解秦郑结盟是顺理成章的逻辑。其实兵者,国之大事。秦晋伐郑,举两国之力,劳师远征,这样重大的决定,必然经过两国朝廷的激烈讨论。换句话说,这是两个国家的智谋之士权衡利弊下的共同抉择,秦伯也必是深思熟虑,细较得失之下,才决意与晋国一起攻打郑国的。当是时,秦晋强而郑弱,秦晋亲而郑疏,秦晋出师有名而郑理亏在前。面对这样势如危卵的困境,郑国群臣噤若寒蝉,无策以对。烛之武在这样的情境下,为弱小的郑国找到了一条生路,将秦晋从合作共赢变成零和博弈,从而说退了秦军。秦晋友好,郑就可有可无,秦晋失和,郑的地位就凸显了,这才是郑国存亡的关键。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然而这样的智慧,这样的手段,称得上是今虽老矣,人犹不及啊。三年后,秦伯反悔,再次伐郑,然而秦晋互争,亡郑之机已逝,秦大败而返。

    《烛之武退秦师》,短短一小篇散文,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智勇双全的文人形象,他在历史上只璀璨了一个瞬间,却在千年后仍散发着不灭的光芒。烛之武,真国士也!

    作者通联:陕西榆林吴堡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