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传播中 “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维度
冯梁
【摘? ? 要】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是官方认可的中国国际传播类作品的最高荣誉,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本文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为例,提出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要从价值、内容、渠道三个维度做出努力。
【关键词】国际传播;中国故事;中国新闻奖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际舆论格局西强我弱的态势和西方媒体左右世界舆论的现状,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以此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設,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首次提出“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将“坚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视为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遵循。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一、讲好中国故事的价值维度
中国新闻奖是经中央批准常设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国际传播奖作为这一奖项中最年轻的品类,其获奖作品代表了我国主流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官方认可的最高水平。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获奖作品共40个,这些获奖作品具有一定的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一)以中国立场为价值根本
国际传播的目的就是要在纷繁杂乱的国际舆论场中打破拥有话语“霸权”的西方媒体对中国塑造的刻板印象,纠正长期被误导的国外受众对中国的看法,在国际大事中表明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态度、发出中国声音。好的国际传播作品应该能做到“有效影响国际舆论”,在回应涉华舆论时既要快速、及时,又要抓住重点、坚定地表明中国立场,这样才能减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偏见,变被动刻画为主动发声。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作品《中国新疆,反恐前沿》是在美国国会参众两院通过所谓《维吾尔人权政策法案》并对此就涉疆问题加大对华施压的背景下制作的纪录片,该片直面国际社会对中国涉疆事务的种种指责与误解,及时发声,批判了西方国家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呼吁国际社会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恐怖主义。另一部一等奖作品《沙特巨额投资巴基斯坦有益各方》也是表明中国立场的作品,两部作品成为中国正面回应涉华议题、国际问题的高水平跨文化传播作品。
(二)以文化差异为价值纽带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故事的素材丰富饱满,我们要将中国文化作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载体,要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更多中华文化走出去,让强劲的“东风”在海外受众心中夯实文化的根基。[1]讲好中国故事,要以中国文化为纽带,故事中渗透文化,将最悠久、独特的中国文化内涵、文化精神、文化自信展现出来。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作品《烟火香国》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主题背景,采用纪实报道的方式,选取一批普通而典型的中国人的生活,通过城市与乡村的对话、新旧观念的更迭、创新与传承的交流、中国农民与国际市场的链接,将真实、自信的中国展现出来的同时让观众了解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和追求,中国人一直以来秉持的生活信念和美好理想。此外,二等奖作品《贵阳时间:遇见贵阳,数据之谷》通过对贵阳文化、体育、经贸、旅游的介绍,成功打造了贵阳的外宣形象,在润物细无声中传播了中国文化、中国制度、中国道路。
(三)以情感共鸣为价值基础
长期以来,中国的国际传播存在着宣传意味浓厚,用口号式、宣讲式、说教式、条例罗列式、会议精神照搬式等来进行对外传播国家政策、重大议题。这种极具“中国味道、中国思维”的严肃新闻往往难以与国外受众产生共鸣,从而造成自说自话、说了没人听、传播效果差的窘境。诚然,在跨文化传播中,各国在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差异,但抛开这些固有的差异,人类对和平的渴望、对公平正义的期许、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共通的。中国故事应以人类的情感共鸣为价值基础,抓住人性中的共通之处,对人类具有通感、共鸣的故事进行传播。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作品《我们的男孩》通过记录黑龙江老人孟宪国的俄罗斯寻亲之旅历程,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最温暖的感情。该片没有用一词、一句表明观点,而是用最真挚的情感诠释了中俄两国世代传承、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谊。
二、讲好中国故事的内容维度
(一)从“中国”到“世界”:拓宽中国故事的视野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在谈到“民心相通”时指出“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国故事不应仅是发生在中国本土的故事,还应该是中国与世界的故事。中国的国际传播内容应拓宽故事视野,把中国故事放到世界中,通过与世界的互动,阐释出最美、最动人的民相亲和心相通。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获奖作品《回望约翰拉贝》就跟拍记录了歌剧《拉贝日记》从创排到巡演的全过程,并采访了剧中外籍演员、主创人员、中国驻德国大使及约翰拉贝的孙女,将在中国发生的历史大事件与世界联系起来,用国际化的方式让更多外国人感知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从世界的视角讲好了中国故事。
(二)从“中央”到“地方”:丰富中国故事的素材
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力军,其讲故事的能力直接影响传播效果,而好的内容素材是讲好故事的精髓。当前,国际传播主要由中央级媒体平台讲述中国故事,往往具有选材典型、叙事宏大的特点,殊不知地方媒体也有其独特的资源和优势,需要进一步深挖。地方媒体可以从自身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区域文化特色入手,通过小切口进行中国价值理念、人文精神的传播。地方媒体应主动作为,与中央级媒体一道扩充中国故事的内容,将各地区、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地方媒体采制的作品在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奖项中占21个,是地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提升的重要诠释。
(三)从“我讲”到“你讲”:创新话语表达方式
当今中国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渴望了解中国,中国也乐意将与经济实力相配的国家形象展现给世界人民。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中国与西方国家的话语表达方式存在差异,相比中国讲述者,外国讲述者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首先,外国人讲中国故事,在整体观感上就能用“洋面孔”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其次,由外国人讲述中国故事比中国人自己讲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客观性”;最后,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外国人讲的故事更符合国外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和逻辑表述,传播效果会更胜一筹。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作品《埃德温马尔:归期未有期》通过中央电视台第一位外籍英语新闻播音员埃德温马尔之口讲述了其在北京生活、工作16年的经历,真实、客观地展现了北京在交通、空气质量、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北京开放、包容的城市特点和人文风貌。同时,二等奖获奖作品《一个美国人眼中的粤港澳大湾区》、三等奖作品《我不见外:厦门大学美籍教授的中国故事》都通过外国人的视角,以小见大,真实展现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
三、讲好中国故事的渠道维度
(一)从“平面”到“立体”:打通传播路径
在全媒体时代,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中国的国际传播事业提供了广阔的传播平台和空间,为提升国际新闻全球传播力、促进我国国际传播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20年9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以先进的技术引领驱动融合发展,用好5G、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革命成果,加强新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前瞻性研究和应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二等奖获奖作品《水墨徽州》就大量运用当下流行的运动镜头、VLOG元素、无缝剪辑、视觉连续性转场等旅拍手法,采用航拍、移动延时摄影、升格等融媒视觉呈现方式,充分展现了徽州的影像之美。
(二)从“造船出海”到“借船出海”:寻找传播突破口
在第29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圆桌研讨会上,新华社副社长严文斌指出从当前国际传播的现状来看,制约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是传播渠道的问题,也就是说我们的国际传播作品能否在海外真正的主流媒体上落地、传播并产生影响力。[2]要打破这一困局,中国应借船出海,借力国外传播平台是行之有效的方式。第30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三等奖作品《家在青山绿水间:志同气合》是广西广播电视台联合老挝国家电视台共同策划、摄制和播出的节目,该片不但在老挝热播,而且老挝还将故事短视频上传至YouTube官方账号,引起现象级传播。该片是中老兩国精诚合作的结果,展示了两国人民在“中老命运共同体”下友好合作的故事。此外,三等奖作品《跨越时空的牵手》《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也在中国及多家国外媒体播出,起到了用故事连接中外,沟通世界的功能,具有较好的国际传播效果。
结语
讲好中国故事是最佳的、最强劲的向世界展现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的方式。中国媒体在国际传播中讲述中国故事时,应立足中国立场、中国文化和人类情感,用中国与世界相融的内容,贴近外国受众,用小故事展现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人文。媒体还应打通国内外媒体平台,用借船出海、相互合作的方式,促进中国故事在海外的有效传播。
注释:
[1]郭卫民.肩负使命,创新进取,努力对外讲好中国故事[J].对外传播,2017(08).
[2]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国际传播圆桌研讨[J].中国记者,2019(12).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继续教育学部)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