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瘟防治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分析

    潘培科

    摘要:主要分析了当前农村猪瘟防治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并制定了针对性的防治对策。

    关键词:猪瘟防治;误区;对策

    中图分类号:S858.2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1-0044-02

    猪瘟又可以称作“烂肠瘟”,其主要是由猪瘟病毒诱发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威胁着养猪业的发展。这种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其发病率、死亡率均较高。目前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已经将其纳入A类动物疫病。但部分地区的养猪专业户单方面地追逐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猪群的科学管理,导致猪瘟及相关疾病时有发生。下面本文主要分析了猪瘟防治中存在的误区与对策,以及有效控制猪瘟疫情,提高防治效果。

    1猪瘟防治中存在的误区

    1.1农村养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我国农村很多地区养猪场的规模较小,其饲养、管理水平比较低。养殖者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约成本,通常会采用半开放式的猪舍。这种猪舍不符合卫生防疫措施中的相关内容。其次,养殖者猪来源主要以从外地购入为主,不能实现完全的自繁自养,在养殖过程中不重视落实防疫检验工作。有些养殖者适逢农忙时节,可能会耽误防治时间,以至于病毒在不断感染过程中发生变异,养殖者错过了最好的防治时机,进一步增加猪瘟蔓延扩散的严重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1]。

    1.2免疫控制流程缺乏科学性

    农村养殖者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免疫控制流程缺乏科学性。同时,免疫剂量不足的现象在农村养猪场中也屡见不鲜。笔者通过对所在地区的养猪场实施免疫检测发现。猪群免疫平均合格率只有54.2%。导致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免疫控制流程缺乏科学性与为猪注射免疫剂量不足。当前,混合感染这种不良情况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2]。比如:猪瘟和猪气喘病混合感染等,这进一步促使猪瘟病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即便是使用了猪瘟疫苗也很难发挥其作用,加上猪瘟临床症状的多样性,更是增加了防治难度。

    1.3防疫、检疫工作不到位

    农村动物防疫工作人员受到自身文化水平、技能的限制,缺乏畜牧兽医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一些养殖户的自身防疫意识很差,导致村级防疫工作人员不能有效地开展防疫工作,其综合防治效果欠佳。有关部门的检疫力度更是薄弱,不能有效杜绝病原猪进入当地,一些已经患病的猪,没有进行检验直接在当地流通,引起小范围内猪瘟的流行。

    2防治对策

    2.1优化饲养管理

    其一,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尽可能使用优质、营养价值高的饲料饲养猪,进一步提高猪群自身的免疫能力。其二,运用封闭式的方法管理猪群,减少外来病毒感染的传播途径,对猪圈、猪用具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消毒。其三,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按照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法,严格控制猪仔来源。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者杜绝从外界引种,如果不得不从外界引进优质的猪品种,则事前一定要做好隔离观察、免疫检测工作,当确定猪仔安全、健康以后才能进行饲养。其四,健康良好的猪群和体质弱、营养差乃至患慢性疾病的病猪相比,其免疫力较高。所以必须保证饲料的质量、数量,促使猪圈保持清洁卫生、空气清新、养殖适度、密度适中的状态。认真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措施,以提高猪群的整体健康水平[3]。

    2.2免疫流程规范化,严把疫苗质量关

    免疫接种能够有效地防治猪瘟,故很多农村养殖户们采用这种方法。但使用这种方法,其一,要确保疫苗运输、贮藏的客观条件,进一步提高疫苗的有效性。注意科学定量使用免疫剂,以有效抑制母源抗体的干扰,其重点在于必须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科学使用猪瘟兔化弱毒疫苗,这样才能有效防治猪瘟。其二,要求养猪户定期对猪群实施免疫抗体检测。第一时间了解猪群的抗体水平,参考实际数据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通常情况下母猪在配种之前一周需要按照规定常量的(3~5)倍注射HC冻干苗,这样既能有效防治HC发生,还可以预防母猪繁殖障碍综合症[4]。同时猪仔可以在25~40d之内首免,60~70d之内二免。尤其要注意需要在猪瘟流行的猪场中使用超前免疫,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也就是在母猪产下猪仔以后,猪仔吃初乳之前免疫注射HC冻干苗,然后隔30~120min后在给予初乳。针对已经注射过疫苗但是抗体免疫力依旧很低的猪,需要及时加强免疫,如果在加强免疫之后其仍旧达不到标准的免疫耐受,则需要彻底淘汰。通过监测种猪群的感染状态、或者免疫状态,尽最大限度将母源抗体对免疫接种的干扰杀死在摇篮中,与此同时还能从整体上抑制猪瘟。但是针对免疫抑制性猪原,需要对其多种疾病联合起来共同防治。其三,可以选用国家定点生产厂家生产或者是通过GMP认证的批准文号,未过有效期的疫苗;同时在使用疫苗的过程中坚决杜绝多种不同疫苗混合使用,以免各种疫苗之间相互干扰,降低免疫效果。在注射疫苗时需要仔细检查批准文件号、外包装、生产批号、有效期以及是否有破损等各种情况,禁止使用不合格的疫苗。在注射疫苗之前,严格检查猪的体温、精神状态、饮食以及呼吸情况,坚决不允许对患病猪实施免疫注射。同时还要严格对注射器具、注射部位进行消毒,必须对注射器具实施高压、高温消毒,严格执行一畜一针的制度。其四,可以加强培训基层防疫人员的技术知识,提升他们的疫苗接种的技能,规范其疫苗接种流程,尽量减少因为操作不当导致的免疫失败行为[5]。

    2.3加大宣传猪瘟免疫知识的力度

    农村乡镇畜牧兽医的相关部分需要加大宣传猪瘟免疫知识的力度,向广大养殖户普及猪瘟免疫知识,不断提升广大养殖户的动物防疫意识,进而自觉主动地接受合理的防疫注射。其次,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兽医专家们到乡村举办有关防治猪瘟的知识讲座,多与农村的养殖户们进行交流沟通,为他们提供有用的指导意见。畜牧兽医工作站的防疫人员也要不断地进行培训,丰富个人免疫知识[6]。最后,加大力度管理动物防疫工作,坚决不运输没有免疫标识的动物出现在公共市场中。对于公开出售、或者私藏带病牲畜的工作人员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

    2.4设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

    尽管之前有一些关于研究猪瘟的资料及数据,但其都十分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根本不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出猪瘟在我国的流行病学情况。但是加强猪瘟病原检测是进行高效抑制疫病的前提条件,由于我国当前较缺乏关于猪瘟方面的流行病学数据,通过设立GSF病毒遗传多态性数据库,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监测出我国GSF流行病毒株的变异情况,进一步跟踪疫情的进展。

    3小结

    近几年来,在我国农村猪瘟防治工作中出现了新的发病特点,防治工作中也出现了新的防治误区。只有认真落实加强饲养管理,规范免疫流程,加大宣传猪瘟免疫知识的力度以及设立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制度等各项防治措施,深入分析监测到的结果,进而研究出猪瘟的发生动态、流行病学规律,才能为相关部门制定出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徐 良.影响猪瘟免疫效果的几种因素及防治措施[J].农家之友(理论版),2008,6(8):128 129.

    [2]陈国志.浅谈注射猪瘟疫苗的几点体会[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1,4(3):98 99.

    [3]李桂军.猪瘟疫苗使用常见误区剖析[J].中国畜禽种业,2010,5(3):106 107.

    [4]张家峥,施 萍.实用猪瘟免疫技术指南[J].养猪,2007,6(1):108 109.

    [5]温富勇,王国良.猪瘟疫苗在猪瘟防治上的应用技术[J].中国畜禽种业,2008(19):40.42.

    [6]吕惠序.猪瘟免疫十要点[J].北方牧业,2010,8(4):226 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