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选择及企业招聘策略
胡皓
摘 要 求职方和招聘方,是一对相互对立却又相互需要的群体。求职方希望“玉在匮中求善价”,期望获得一份条件更好、薪酬更高的工作;招聘方希望能用最少的钱,招聘到最好的员工。在求职—招聘的过程中,双方均会从多个维度考虑、权衡,最终选择对自己最为有利的选项。
关键词 应届生 求职 企业 招聘
一、应届生求职选择
在求职时,应届生会从多个维度考虑工作的选择。
一是从专业一致性的角度考虑。大部分应届生未对以后的人生作充分的规划,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感到迷茫,对未知的职场存在恐惧,而自己擅长领域的工作,则容易上手,因此会选择与自身专业相匹配的工作。部分应届生会选择自己擅长,但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工作,或选择对专业无门槛要求的行业。
二是从工作地域角度考虑。受环境因素、文化、朋友交际圈等影响,多数应届生会选择在离家近的地方工作,好处是可以更快地融入环境,因此这往往也是应届生家长推荐的选择。受校园招聘会的影响,前往校园进行宣传、招聘的企业仍以区域企业为主,部分应届生会在就近区域择业;只有极少数应届生会选择跨区域择业,前往距离老家、学校较远的大城市工作。前往大城市工作,可以享受更高的薪酬、更便利的现代生活,但也需要承受远离家人、对城市不了解、生活成本高的压力。
三是从薪酬福利角度考虑。应届生在框定的行业和区域内,会尽可能地选择薪酬福利较好的工作。较好的薪酬福利不仅是应届生生存下去的必要保证,更是社会身份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对于出身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来说,培养一个应届生往往需要整个家庭长时间的经济投入,因此高薪酬是最快、最直接、最有效地证明学历价值的方式。根据麦可思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同为计算机类岗位,本科生平均月收入为6858元,大专生平均月收入为4883元,相差1975元。高薪酬是应届生选择深造的外在驱动因素之一,如果高学历不能带来对等的高薪酬,那么应届生就会选择工作以取代继续深造。
四是从职业发展角度考虑。具备长远的发展前景,是一份优秀工作的必备要素。如果一份工作不具备发展前景,那么该企业现有员工的离职率将持续升高,最终直接反映在招聘人数上。应届生可以通过企业在职人数、招聘人数、需求动机等判断企业的发展前景。
五是从工作环境角度考虑。良好的工作环境可以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应届生,但根据现代工资差别理论,工资差别其中一项为补偿性工资差别,如果一家企业的工作环境不如同类型企业,但会额外提供一定的补偿性工资,那么同样可以吸引应届生入职。因此工作环境对应届生的择业选择影响较小。
六是从校友口碑角度考虑。持续多年从本校招聘录用一定人数的应届生,且在入职校友圈中口碑较好的企业,是应届生首要考虑的选择对象,也是学校重点推荐的对象。良好的口碑将促成校园招聘的良性循环,可以成为企业在该校招聘应届生的有力保障。
二、企业招聘策略
企业招聘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满足岗位空缺的需要,这种需要可能是员工退休导致的,可能是员工离职导致的,也可能是公司发展业务导致的;二是为了满足特定高层次人才的需要,这种需要无法通过校园招聘满足,一般通过猎头公司引进成熟人才,或者由公司内部培养产生。因此,企业在校园招聘时所提供的岗位势必为企业的基层岗位,具有需求人数较多、专业要求不高的特点。结合企业招聘需求和应届生在求职时考虑的多重因素,企业的招聘策略如下。
(一)描绘招聘素描像
提前描绘拟录用应届生的素描像,有助于快速、精确地锁定合适的应届生。素描像包含多重要素,应届生的籍贯、性别、期望薪酬、性格、毕业院校、专业水平、个人特质(如做事是否积极主动、考虑是否全面细致、工作是否按时完成、品性是否吃苦耐劳)、求职动机(如应届生是否在广撒网、是否在为升学寻找后备工作、是否打算掌握了技能就跳槽)等要素都是企业需要考虑的。企业应根据自身工作需要选择合适的要素,完成拟录用的应届生的素描像,在校园招聘时将求职者与素描像相对照,将与素描像严重不符的求职者快速剔除。
(二)选定求职者籍贯
应届生在求职时会受环境因素、文化、朋友交际圈等影响,因此相当多的应届生会选择在离家近的工作,企业在招聘时也会更多地选择企业所在地周边省份的应届生。例如,笔者所在的企业位于江苏南京,每年求职报名的应届生中,籍贯为江苏的应届生最多,占全部求职人数的50%以上;安徽受南京经济文化辐射较重,是公司的第二大生源地;东北近些年经济下行,人才大规模外流,是公司的第三大生源地。与之相对的,全国大城市如北上广深,经济强省如浙江,地域偏远如云贵川赣,则鲜有应届生报名。
应届生跨区域求职、企业跨区域招聘,还将带来后续问题,主要有离家较远和文化差异两方面,最终全部反映在离职率上。仍以笔者所在企业为例,上面提到,东北是公司的第三大生源地,东北籍的应届生不是由于喜欢江苏或不喜欢东北而选择离开,而是因为在东北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被迫离开。如果有合适的工作岗位,他们有较强的内驱力回到一个熟悉的生活环境去工作。公司内有一定比例的东北籍员工,经过数年培养,已成长为公司基层的业务骨干,并已进入公司后备干部序列。但近些年与公司同类型业务的企业在东北动工、投产,多名未结婚定居的东北籍业务骨干跳槽至该企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离家近,可以更方便地照顾父母,与家人团聚。同样,文化差异也是员工离职的因素之一。江南方言多、江浙偏甜口、江东吃米饭、水乡多雨水、南方无暖气,这些均与北方生活习惯不一致,强大的文化差异会带来强烈的异乡感,让人难以融入。在家人、朋友的劝说下,员工极易选择离开企业,离开这座城市,使招聘工作“打水漂”。
(三)薪酬福利相匹配
大部分企业在校园招聘时提供的薪酬大体是确定的,HR(人力资源)仅有在小范围内调整的权力。而应届生在求職时特别关注薪酬福利,并且薪酬福利也具有可比性,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均可直接进行量化比对。假设某高校应届生的一般年薪为10万元,而A企业提供12万元年薪,B企业提供8万元年薪,在其他条件大体相同的情况下,应届生会更青睐A企业。即便有些应届生明显不符合A企业的招聘要求,也会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投递简历;而B企业则鲜有人投递简历,难以从该校招聘应届生。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如果企业能提供的薪酬为年薪10万元,而甲高校的应届生一般年薪为12万元,乙高校的应届生一般年薪为10万元,丙高校的应届生一般年薪为8万元,那么该企业在甲高校将很难招聘到心仪的应届生,甚至难以完成招聘工作,在乙高校可以完成招聘工作,在丙高校则可以挑选最优秀的应届生。
可能有人会说,丙高校的学生素质肯定不如甲高校的学生素质高。在这里,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平均薪酬代表平均能力,但并不表示丙高校顶尖应届生的水平比甲高校末流应届生的水平低,而且学习能力仅仅是招聘工作需要考察的要素之一,并不完全代表求职者的整体水平。
(四)促进校企合作
在求职—招聘的过程中,学校和企业的目标是一致的。学校希望在保证应届生就业率的同时,尽可能地将应届生送往知名企业,打造学校品牌,以便在下一年的招生中抢占先机;而企业可借此机会招聘合适的应届生,因此存在校企合作的可能。往届生宣传也是校企合作的另一种形式,企业在往届生中的良好口碑,有利于企业在学校开展招聘工作,往届生的一句推荐,往往比企业HR的一场专场校园宣讲会更有效果、更有说服力。
三、结语
企业在校园招聘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招聘面试工作本身,还需要关注求职者的求职动机及考虑因素,以提高招聘的成功率,降低日后工作中因招聘不当而导致变故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郭亚斌.浅析企业在校园招聘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4,33(10):126-127.
[2] 甄伟红,宋丹.大学生求职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河北职业教育,2007,3(03):45-46.
[3] 张英.中小型企业招聘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中国市场,2020(09):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