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选文的三个尺度

    李娟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单篇阅读的局限性,它强调“一篇带多篇,多篇带整本”,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所谓的群文阅读要求师生双方围绕一定的主题,选择一组文章进行阅读探讨,互相对话,达成共识。可见,教师挑选具有“未定性的”“意义空白”的选文,选择恰当的阅读策略,对召唤学生能动地参与文本的再创造具有一定的作用。选文成为了群文阅读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连接点,它牵引着一节群文阅读课整体目标的设定和任务的达成。选好文本,选对文本成了群文阅读组织实施的最为关键的一步。笔者以为教师在群文阅读的选文上注重准度、广度、深度,对于高中群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一、明确主题,把握选文的准度

    许多一线教师在群文阅读的选文上,有的滥用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选文;有的不根据整体的教学目标错用选文。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教师在选文的把握上,不能建构一个宏观的主题意识,不能明晰群文阅读的核心内涵。群文阅读需要在一个核心的主题的统领下开展,这关系到学生阅读的质量和集体构建的达成。所以,在开展群文阅读之前,教师需要明确主题,把握选文的精确度。

    首先,基于教材,确定主题,精选文本。苏教版教材的编写以单元为主题确定阅读目标,教师可以以教材的单元主题为基准,进行选文的重新组合。比如,我们以必修教材中《赤壁赋》为例,结合本单元的“游记散文”的主题,教师可以将此篇文章与前面的《兰亭集序》结合起来阅读,在此基础上再补充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柳宗元的《丰乐亭记》,从而体会不同作家写山水游记类散文的风格,同时体会不同的作者在山山水水中显现出的不同人生境地。

    其次,基于教材,确定主题并不等于只是拘泥于教材的本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阅读经验,对文本进行选文上的重新组合。比如,以《赤壁赋》的学习为例,这是苏轼被贬到黄州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旧的知识,对文本进行重组,进行群文阅读。笔者在执教《赤壁赋》的时候,将《念奴娇·赤壁怀古》《后赤壁赋》结合起来阅读,并且补充选修课本中的《定风波》《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等选文,形成了以“赤壁”为主题群文阅读。我们会发现学生对苏轼有了一个整体的感观和全面的了解,思维也变得更加的发散。在苏轼词中,学生一贯的思维是豪迈洒脱,而以“黄州”为主题的群文阅读,学生体会到了苏轼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矛盾,他的彷徨、胆怯、无奈、挣扎,以及悲伤后的超脱。还有的学生在《赤壁赋》和《后赤壁赋》两个文本中景物描写的比对中,感觉到《赤壁赋》中的苏轼在经历挫折后,变得越来越成熟,他陶醉于在那“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羽化登仙”的意境之中,他扣弦而歌,与天地万物连成一体。而三个月后的赤壁却成了“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使得苏轼感慨“江山不可复识”。学生在赤壁前后之景的变化中,看出了苏轼心境的变化和情感历程,明白了苏轼成为了苏东坡的原因。

    二、聚焦方法,把握选文的广度

    群文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而且可以帮助学生系统地习得阅读方法。比如,在执教苏教版必修四《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有一个梦想》时,教师可以补充《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在萧红墓前的五分钟演说》。教师选文上如果聚焦阅读方法,精心选文,可以实现“多一篇带动多篇”的阅读广度。这几篇选文有悼词、演说词,将其结合在一起进行群文阅读,确定主题为“演讲词”。这些经典文本在语言表达上都有其独特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几篇文本的语言表达的风格进行分析,会发现这几篇文本作为演讲词都运用了典范的书面语言。比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们会发现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与一般的悼词不一样。恩格斯巧用修辞,运用了同义拈连的手法,说“思想家停止思想”委婉地表达出马克思的逝世,连用两个“安”字写出了马克思去世时“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的样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篇悼词作为演讲词的特殊性,寻找悼词的阅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阅读其他几篇选文,找出语言表达上的异同,然后依次对选文的演讲词的写作方法进行点评,层层推进,从而教会学生一般演讲词的表达方法。

    三、细化议题,把握选文的深度

    苏教版教材以单元进行文本的组合,大多是主题阅读作为文本之间的联接点,教师需要将之细化为一个个可供学生探讨的生长点,找准深入探讨文本的联结点,从而来拓展选文的深度。比如,我们在探讨“鲁迅笔下的看客形象”的主题阅读时,教师可以结合初高中教材中的《祝福》《孔乙己》《药》《阿Q正传》进行群文阅读,在分析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可以细化议题,对文本进行深入地探讨。比如,教师可以确定“探究鲁迅笔下看客的成因”“探究鲁迅写看客的意图”作为选文的联结点,进行选文上的拓展。下面我们以分析“看客”的成因,教师补充鲁迅的《呐喊·自序》中的语段为例。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从拓展的选文中,我们看出从古到今中国人思想存在很大的奴性。这种奴性思想使得中国国民在不知不觉中丧失自我,学会中庸,最终走向无条件的妥协。而造成中国国民的奴性思想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长期的封建专制统治相关联。这种将议题化小的做法,可以让学生的思考更有方向性,也可以将思维引向纵深处。

    群文阅读,是“新课标”倡导的的新的阅读方法,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时,应该注重选文的准度、广度和深度,从而开阔视野,丰富阅历,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没有丰富、贴切又有深度的选文,就没办法完成群文阅读的课堂教学。所以,用心、用智地选对文、选好文将是每个一线的语文老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通联:江苏高邮临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