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张银

    【摘要】教书育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知识教授,更要重视德育教育,将德育的内容渗透到数学课堂当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素质教育要求各个学科承担隐性德育的任务,数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包含了许多德育因素,是实施德育的有效载体,在德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意义与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实践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德育;意义;特征;策略

    在高中数学课程中,教师既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能力,也要加强对他们思想上的引导,使他们正确地认识社会,面对生活,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和个性品格.很多高中数学教师认为德育属于班主任及文科的任务,与数学没有联系,在教学中仅关注学生的数学水平,没有实施德育的意识.事实上,数学也是德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学生道德意识的发展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教师应当明确数学德育的意义和特点,积极探索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措施,以推动数学课程的改革,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一、高中數学实施德育的意义

    1.发掘数学课程育人作用

    教育家杜威认为,道德发展是各个学科首要的、共同的目标.新课程改革亦将德育放在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由此可见,德育在高中数学课程中具有应然性.在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自主分析与判断能力,处于人生的定型时期,高中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学校需要运用多种渠道,形成德育合力,推动高中生的健康成长.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数学也要从自身的特点出发,发挥应有的德育作用,促进高中生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数学学科中实施德育,可以借助日常活动渗透相关内容,将知识与思想结合起来,从这一点来看,数学德育要比传统德育的效果更佳,可以促使学生将所学内容转化为道德情感与行为.

    2.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

    相比于知识层面的学习,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学生道德品性的成长,包括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而优秀的品质是无法通过单纯的知识学习养成的.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当探索知识教育与德育的结合点,从素质教育的角度出发,对数学课程的价值和作用进行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提升国民素质,由此可见,知识并非教育的全部使命.除去课本知识外,数学教学还要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个性品质,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做好铺垫,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实现思想境界的提升.

    3.提升数学课程教学质量

    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发展的能动过程,他们的思想、态度、行为对学习效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高中数学课程的目标应当有两层,一是认知发展,二是情感发展,教师需要把握这两种目标,才能实现教学和育人的结合,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质量.德育体现在数学教学的方方面面,比如课堂秩序、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诚信考试等,教师处理好这些细节问题,就能够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风,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数学教学质量自然会出现提升.所以说,德育的渗透,对于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高中数学德育教育的特征

    1.隐蔽性

    数学中的德育属于隐性德育的部分,并不是直接为学生讲授道德意识层面的内容,而是借助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逐渐促进学生思想意识的发展.从内容上来看,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课程,并无与德育直接关联的内容,然而,数学知识的内涵具有德育的价值,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带来一定的情感体验,从某种角度来看,数学知识与哲学、美学等有着微妙的联系.因此,数学学科有着德育的作用,但具有隐蔽性,需要教师细心地发掘,并将其恰当地融入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去.

    2.持续性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往往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熏陶与沉淀,才能促使学生思想言行的转变,让德育内容成为学生自身的一部分.德育注重的是对学生情感观念上的培育,相比于知识的学习,德育的效果难以在短期中得到体现,然而,德育一旦对学生产生了影响,使其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优秀的个性品质,就会对其形成持续性的影响,不仅利于他们当下的数学学习,还会对其未来的人生发展形成积极的影响,让学生终身受益.

    3.依附性

    在数学课程中,其德育功能需要依附于数学知识教学而存在,不能作为独立的部分来对待.根据心理学研究,人的道德发展并不是认知性的过程,而是一个感悟与体验的过程.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在知识学习中形成的各种思想、情感,发掘数学知识之中的德育因素,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感受、积累与提升,让学生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实现思想层面的提升,不断健全自己的人格.数学的德育作用是体现在知识教学过程当中的,如果抛开知识教学,那么德育的价值就无法体现.

    三、高中数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1.讲授数学文化历史,提升学生爱国精神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出现了在数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人物,他们的智慧推动了数学的进步,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变革.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融入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发展故事,感受数学家在探索研究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宝贵精神和品质.这样不仅可以拓展数学课程的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动力,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数学发展上做出的贡献,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近代以来,西方科技成果对我国社会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很多学生对于西方科技产品比较热衷,对于我国的科技成果缺乏了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深化学生对中国数学史的了解,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

    例如我国晋朝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发明了“赵爽弦图”,刘徽利用割圆术得出了圆周率的近似值,而后,祖冲之又将其进一步推算到了3.1415926与3.415927之间,相比于西方国家早了上千年.又如《张丘建算经》中有一道关于织布的题目:“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实际上反映了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知识.除此之外,我国古代还有《孙子算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等关于数学的宝贵书籍,教师要适当将这些内容融入数学教学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认识到中华民族在世界数学史上做出的伟大贡献,以此来提高数学学习兴趣,增强民族自信心,培养爱国精神.

    2.发掘数学思想价值,增强学生集体意识

    数学课程不只是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还包括丰富的思想性内容,数学知识中反映出来的许多思想对于人生观具有启迪作用,教师在教学当中,也不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是要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价值,对学生进行思想层面的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内涵,近年来,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快速提升,家庭环境得到了改善,许多学生在家庭当中娇生惯养,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为他人思考的意识比较薄弱,缺乏集体主义精神,这也是当前学校德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社会上,人与人之间都离不开合作,需要互相帮助配合,才能完成更高难度的任務.高中数学中的知识点虽然比较复杂,但知识之间往往具有内在联系,彼此依存,彼此影响,教师可以发掘数学知识中的这种联系性,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此来实施思想层面的教育,促进其道德品质的完善.

    例如在教学“点与直线的关系”时,教师可将三种概念联系起来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线是由点排列组成的,与虚线相比,实线可以给人更加强烈紧实的感觉,其原因是实线中的点更加团结紧密,彼此之间没有距离.在学习关于“圆”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圆被称作“完美的图形”?为什么会带给人强烈的视觉美感?这是由于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圆形都是对称的,圆形上所有的点都按照固定的距离团结在圆心的周边,根据特定的弧度来排列位置,所有的点都能够站准位置,团结协作,从而构建出这一完美无缺的图形.同样,在班级以及任何一个集体当中,每个人都要站准自己的位置,发挥自己的力量,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关系,促使他们改变以自己为中心的思想,主动考虑与他人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强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

    3.组织数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科学观念

    数学课程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其知识与生产、生活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教学当中,为了让学生形成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感受,增强德育教育效果,教师可以适时地组织一些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不但可以巩固学生知识学习的效果,还可以加深其对数学与生活的体会,树立起科学的人生观念、价值观念.

    例如,在教学“函数”的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某个超市的销售数据,让他们自主建立函数模型,并对该超市以后的销售情况进行推测,还可以对该超市后续的销售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与自己的推测结果进行比对,根据经营情况提出一些发展的建议,并针对不同商品的销售情况,提出超市的产品结构改进方案.又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我国近十年来的人口数据资料,让学生建立人口增长模型,并推测未来几年的人口数量变化情况.通过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可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其应用能力,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让他们知道在生活中做事不能仅凭自己的感觉,而是要结合实际的数据信息,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的推测,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生活观念.

    四、结语

    德育是高中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作为基础课程之一的数学学科,也必须要发挥自身的德育作用.高中数学教师要明确德育的意义,结合数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将德育有机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实现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健全自己的人格,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为社会的发展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贵岭.高中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渗透的关键点[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44):93.

    [2]李菊红.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山东青年,2018(10):38-40.

    [3]王鑫.探究高中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性[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31):135.

    [4]向策.教于形 德育心——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J].新课程(下),2018(8):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