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思考
摘 要 随着国内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商业银行逐步重视资管业务,考虑到资管业务能为商业银行贡献超额利润和协同发展机遇,商业银行将资管业务打造成为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未来趋势之一。
关键词 资管业务 支柱改革 直接融资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逐步重视资管业务,商业银行做好新时期资产管理业务,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要求,也是落实监管要求的务实举措。
一、大力发展资管业务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2019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正确把握金融本质,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结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构建风险投资、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等全方位、多层次金融支持服务体系。2020年初,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发挥银行保险机构在优化融资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健全与直接融资发展相适应的服务体系,运用多种方式为直接融资提供配套支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
长期以来,我国融资结构以银行贷款为主,间接融资比重过高,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一是杠杆率过高。近年来,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占GDP比重居高不下、实体部门杠杆率增速过快、金融体系脆弱性不断增加受到国内外多方关注,而简单的行政性去杠杆又可能进一步加剧融资难、系统性风险增加等问题。这是由我国金融机构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的架构决定的,这种架构不同于以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机构体系架构,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可以带来更强的信贷扩张,更容易导致M2和杠杆率居高不下。二是对高科技、初创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高科技、初创企业的生命周期特点,决定了其对股权融资的依赖程度较高。而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尚不成熟,股权融资供给相对不足,不利于支持初创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企业的研发和初始起步发展。
近年来社会融资结构调整出现了一些波折。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推进了将近20年,初衷是降低银行贷款比重。过去近20年的实际状况是,银行贷款占比确实曾一度下降且降幅较大,2002年新增社会融资中银行贷款占比90%,到2012年这一比重下降到50%。实际上降低的这一部分银行贷款是被委托贷款、信托贷款等影子银行业务替代,只是把银行信贷从表内腾挪到了表外,这些类信贷业务脱离了监管指标约束,系统性风险反而更大。因此,近几年监管部门出台了资管新规,大力规范影子银行业务,引导资管行业回归本源。2015年以来,银行贷款在新增社会融资中的比重又开始回升,2018年达到70%,2019年高居66%,股票融资占比仅为1.36%,债券融资占比12.67%,说明直接融资比重过低的现象依然不容乐观。
无论是从中央的政策导向还是从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尽管很难也不必改变现有的金融机构体系,但这并不排斥提升直接融资比重,而资产管理是促进直接融资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需要培育各种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资管行业已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力量和直接融资的有机组成。目前资管行业持有全部信用债存量规模的近40%,持有民营企业债券的比例更高,基金等专业投资者持有A股市值的比重亦呈上升趋势。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直接融资占比还会进一步上升,资产管理行业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升。当前,资管行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整行装再出发”,不断自我完善、守正创新,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大力发展资管业务是不断满足客户需求的重要途径
从投资客户角度看,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居民受教育水平提高和理财意识增强,资管产品替代银行存款的趋势不可逆转。2018年中国个人金融资产已经超过147万亿元,保守估计将在2022年突破200万亿元。居民储蓄增速持续低于金融资产增速,“存款搬家”现象明显,居民储蓄在居民金融资产中占比已从2008年的61%降至2018年的49%。随着客户对投资收益率和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议价能力日益增强,未来银行个人存款在居民金融资产中的占比将不断下降,而理财、基金、信托等资管产品的比重将不断上升。从融资客户角度看,随着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股票市场全面推行注册制、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大中型、优质客户对信贷资金的依赖程度降低,资产管理将成为对接客户直接融资的主要方式。应顺应客户需求的变化趋势,将资管业务和对公、对私业务有机融合,打造出支持商業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柱,通过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更好地实现获客、留客和活客。
三、大力发展资管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内在要求
发展资管业务,实现由“重资产、重资本”向“轻资产、轻资本”的转型,既是商业银行创新盈利模式的现实需要,也是在未来竞争中占得先机的重要手段。
从国际看,资管业务已成为大型金融集团的核心业务板块。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受“巴塞尔协议III”上调资本充足率等影响,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积极调整业务策略,控制贷款等高资本消耗业务发展,加快交易银行、投资银行、资产管理等轻资本业务发展,推动非息收入、资本利用效率持续提升。2018年,美国银行业资管规模与表内资产规模之比已经接近100%;全球前20大资产管理机构中,银行集团占比近一半,管理资产规模超过40%,其中摩根大通资管规模达2万亿美元,实现收入130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达25%,是其四大核心业务板块中资本回报率最高的业务,显著高于该行同期零售业务的17%、商业银行业务的17%、投行业务的14%,这既为我国银行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参考样本,也给我国银行业参与国际竞争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从国内看,随着四大行均成为全球系统重要银行,我国银行业面临资本约束强化、市场集中度下降、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等多重因素影响,资产规模增速普遍放缓、净利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长空间不断压缩。比如当前我国四大行的净息差只有2%左右,而国际大行普遍在3%以上。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比仍然偏低,收入结构较为单一,既增加了业务发展的顺周期性,也不利于在资本市场上的估值表现。国际上资管业务规模最大的四家银行——摩根大通、瑞银、纽约梅隆和道富,其市盈率均远高于发达市场银行业平均水平,达到13倍以上;国内的招商银行是唯一一家资管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市盈率接近10倍,远高于同业6倍左右的行业平均水平。资管业务上接投行业务,下接财私业务,是对公对私业务之间的重要纽带。因此,国内大型商业银行均把资产管理业务作为提升利润、增加中收的重要发展方向,不断提升资管业务的战略地位,围绕机构牌照、人才队伍加紧战略布局。
四、大力发展资管业务是适应监管要求的务实举措
从2019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逐步按照资管业务的商业逻辑和经营原则,大力构建统筹、协调、管理、服务全集团资管业务的体制机制和业务模式,这也是适应监管要求、回归本源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一是适应金融统一监管的需要。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同类资管业务的监管规则和标准不一致,一些影子银行业务利用监管漏洞牟取利益,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效果,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会融资成本,促进了风险的跨行业、跨市场传递。在此背景下,统一的金融监管体系逐步建立,意味着所有金融业务都将纳入监管、持牌经营,过去在不同资管机构间腾挪套利的“牌照价值”趋于弱化,金融多牌照价值优势将体现在为客户提供“一站式”高效服务体验、打造金融生态圈等方面。
二是适应回归资管本源的需要。资管新规出台以前,银行资管业务特别是理财业务,在相当程度上沿袭了表内资产负债管理的思维:资产端以非标债权等类信贷资产为主,起到腾挪信贷额度、减少资本占用的作用,依托于行内信贷审批体系,主要管控信用风险;负债端以预期收益率型的类存款理财为主,基本是刚性兑付,起到调节存款的作用,主要管控流动性风险。资管新规对资管产品投资范围、会计核算、期限错配、独立托管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确定了资产标准化、产品净值化的方向,最终目标是向国际资管行业标准看齐,回归资产管理业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
(作者单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作者简介:赵弘扬(1991—),男,湖南邵东人,硕士,业务经理,研究方向:资产负债管理。]
参考文献
[1] 孙辉.商业银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发展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23):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