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售后服务市场分析
钱程 高璐
相对于燃煤发电技术,以天然气为介质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在热效率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均显示了突出的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引入国内以来迅速在油气开采、原油天然气输送管线、特别是大型电站等领域中得到了较大的推广应用。
天然气发电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有许多优点:清洁、高效率、高可用性、低排放、低耗水、设备占地面积小、项目建设周期短、几乎没有粉尘污染,同时它还具有非常好的维修和护理性等等。随着近年来大量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投入使用,形成了以燃气轮机维护、保养、咨询、服务为标的的巨大的售后服务市场。认真分析燃气轮机的售后服务市场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一、售后服务市场广阔
自2003年国家大规模引进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以来,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截至2018年我国的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375万千瓦,约占全国总装机的4%,虽然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与世界23%的平均水平相差较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规定,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是我国能源结构中长期调整的重点方向,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14%。未来我国天然气消费比重将不断增加,天然气供需形势相对缓和,气价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冷热需求快速增长等因素均为天然气发电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市场环境。作为国际现代清洁能源体系的主体能源之一,清洁、高效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广阔。
燃气轮机的售后服务需求包括核心部件采购、返厂维修和现场服务等。根据不同型号的燃气轮机运行维护特点,在发电设备完成一个标准检修间隔的运行后,为保障发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必须进行小修、中修、大修,届时需要购买更换和返厂维修部分核心部件。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国产化程度较低,燃机主要备件和关键服务仍旧需要设备制造商提供。这些售后服务的金额巨大,占据各个电站维护设备的主要成本,形成了巨大的售后服务市场。
二 、发电设备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脱节
在整个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产业链中,从业务关系的角度来看,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应该是一体的,这是国外成熟的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市场所实现并应用的。但目前我国许多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企业与燃气轮机发电设备技术合作方、经销商之间的关系不平衡,主设备销售和售后服务一体化不同步,导致我国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售后服务发展不尽如人意。
2001年,为发展燃气轮机产业和配合能源结构调整,国家发改委发布《燃气轮机产业发展和技术引进工作实施意见》,拟以市场换取部分制造技术的方式,走出一条技术引进打捆招标的道路,以哈电集团(与GE公司合作)、上电集团(西门子公司合作)、东方电气集团(与三菱公司合作)为核心,在国内电站建设过程中形成以三大动力为燃气轮机发电主机设备成套供应商的市场格局。但是,在技术引进和转让过程中,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燃烧部件、透平部件等)的制造和返修技术仍旧掌握在外方手里,没有完全转让。在售后服务实施过程中,核心部件主要由合作的外方生产。返厂维修则由三大动力各自与技术合作方成立的合资维修工厂承担。合资厂虽然以股权方式联合了三大动力和外方,但核心技术和实际经营还基本掌握在外方手里。
燃气轮机主机设备招标时,由于有多家制造商可供选择,竞争较为充分,价格体系相对合理。而一旦燃气轮机电站建成,在售后服务上则形成了单一供应商的垄断局面。由于关键技术无法掌握,则整个售后服务产业链的定价权就牢牢掌握在拥有核心技术的外方企业手里。为争取更多市场,外方往往会采用主机设备低价竞标、售后服务高价垄断的销售策略。这样一来,由于购买燃气轮机发电设备与采购售后服务完全脱节,造成消费者无法享受方便快捷的一站式服务,也将面临更加高昂的售后服务价格。
由于历史原因,三大动力在作为主机厂的引进燃气轮機技术时,没能完全得到售后服务的技术转让,在面对市场需求时,只能以合资维修工厂的形式出现。同时,由于技术壁垒和专利限制等各种制约条件,合资厂基本受控于外方,所以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市场利润,三大动力都无法以自身为主体介入售后服务市场,在技术的国产化和为电站降本增效上的努力举步维艰。
三、第三方售后服务商尚在起步阶段
燃气轮机电站的运维成本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售后服务费用。降低燃气轮机的售后服务费用,是所有电站运营方的愿望。目前国内燃气轮机售后服务市场都被国外的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所控制,垄断的市场必然形成垄断的价格。因此,中国市场迫切需要第三方售后服务商(非OEM)进入,形成充分竞争的格局,国内电站才能享受更优质的服务和更有竞争力的价格。
欧美成熟的燃气轮机售后服务市场是一个竞争充分的市场,有数家非OEM和OEM厂家形成竞争。由于市场信息传播不畅、客户的市场容错度接受度不高、以及OEM的市场挤压等原因,国外的第三方售后服务企业进入国内较少。面对国内电站降本增效的旺盛需求以及燃气轮机技术国产化的需要,本土的非OEM企业这些年开始逐步成长。这些企业,大多依托于国外的非OEM或国内高校,通常采用合资合作等模式引进消化吸收技术。
国内的非OEM在国内燃气轮机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普遍存在一定困难。一是较长的能力建设过程。燃气轮机技术作为装备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技术难度大、升级更新快、专利壁垒深厚,客观上造成的国内技术发展的需要较长的能力建设周期。二是国外企业的技术封锁。燃机产业是保证国防安全、能源安全,保持工业竞争力的战略产业,为此国外企业在燃气轮机核心技术上对中国实施封锁,这也造成了国内引进技术消化进步的障碍。三是国内市场的接受程度。由于国内燃气轮机电站企业大多均以国有企业为主体,国企的考核体系和容错机制使得非OEM在国内业务开发和推进的比较艰难,市场接受度不高、技术应用不够也影响着国内燃气轮机技术的发展。
虽然国内的非OEM近年来也在逐步的发展,但现阶段仍旧很脆弱,需要各方的支持。从发展国家自主能力角度来说,需要支持国内企业培养自主维护服务能力。从售后服务市场角度来说,需要有第三方企业参与,打破垄断,形成竞争的价格体系。从主机销售角度来说,无论哪家OEM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争夺更多新客户,都需要不断改善自己的售后服务,而非OEM介入市场形成竞争有利于促进OEM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
四、就当前的市场环境如何应对
针对中国燃气轮机发电设备的售后服务市场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何提高我国燃气轮机发电设备售后服务水平,让燃机电站得到更好的服务是个当解之题。
一是与OEM公司建立良好的沟通。在国内目前的燃机售后服务市场中,OEM仍是最重要的供应商,与其建立通畅的沟通渠道、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对电站的稳定运营意义重大。OEM通常会通过技术通告函的方式发布涉及到机组安全性、经济性的升级改造方案,为机组提供不间断的技术支撑。
二是联合同类型电站,发挥机群效益。燃气轮机售后服务通常以长期协议的方式提供。在目前相对垄断的售后服务市场上,单个电站与服务商进行谈判显得势单力薄,尤其是新建电站相关人员和经验都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以专业公司为平台,联合国内的同类机型电站,能力互通互补、信息共享共通,进行集中谈判,统一签约,以“量”换价,获得专业和规模效益。
三是联合储备,资源共享。由于燃气轮机的核心部件技术垄断严重、设备价值昂贵,常规的单厂储备方式会造成电站的经营压力较大、财务成本较高、设备利用效率较低、长期存在“备而不用”的情况。针对以上情况,以专业公司为平台,在同类型电站进行轮换性资本部件的联合储备、统一调配、共享使用,综合规划新件采购及储备方案,可以有效盘活库存,大大降低财务成本。以国内常见的一个电站两台机组的形式来举例,通常采用“二备二”的运维模式,即要购买两套完整的核心备件。若两个电站四台机组进行联合储备,则运维模式可以优化至“四备三”、甚至“四備二”的模式,即只需要购买三套或两套核心部件就能满足两个电站的安全运行,减轻了电站的运营压力,也大幅降低了财务成本。
四是加大对国内非OEM的支持力度。无论从电站角度出发,可以多一份市场选择,还是从OEM角度出发,有一个“鲇鱼效应”使得自己保持时刻清醒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我们都应该给国内的非OEM多一些包容和支持,包括各类燃气轮机关键技术攻关、关键部件制造升级、试验能力建设、运维服务能力提升和示范应用。国内非OEM的发展壮大对于国家的燃气轮机研发战略,可以奠定较好的技术基础、装备基础和人才基础。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五是发挥竟合关系,实现协同效益。燃气轮机是多学科尖端技术的综合表现,也是国家制造能力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还尚未形成燃机售后服务综合协调产业链条,从事燃机技术研究的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电力集团和非OEM企业未能有效整合,使得国内的研发力量较分散。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发展加剧,单个单位很难覆盖全部的研发活动成本和市场经营风险,也很难拥有各种经营战略行为的全部能力。未来若能形成良好的竟合关系或战略联盟,提高国内的燃机技术力量集中度,比能够实现协同效应,推动燃机行业快速发展。
六是完善政府政策及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当前燃气轮机的售后服务市场遵循市场经济规律,而市场需要成熟的产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政策支持,以纯粹市场模式与资金雄厚、技术垄断发展的外方企业竞争,中国的自主企业具备市场竞争力的艰难性和长周期是不可避免的。建议学习国际市场经验,探讨从反垄断角度立法,禁止燃气轮机企业在售后服务市场上的垄断行为,同时对于非市场性的垄断营销行为加大监督管理力度。
五、结语
燃气轮机发电技术在中国市场还有长远的发展前景。近来,上海电气与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的以股权为纽带的合作,正在探讨燃气轮机国产化的一条新路。但不管怎样,建立一个高效、有序的燃气轮机售后服务市场,有利于推动中国燃气轮机发电事业的不断健康发展。(作者单位:上海通华燃气轮机服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