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问题设计浅谈

    卢杏元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强调学生通过学习语言的运用,能够获得几种思维能力的发展,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另外,还有思维品质的提升,包括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

    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思维品质,让学生掌握思维规律,就要激发学生动脑筋。学生肯动脑、爱动脑,就能够理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就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就能尝到思考和学习的乐趣。语文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以及思维发展的特点来改变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抓住高中阶段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进行有效的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那么,高中语文教学现状如何呢?教育改革步伐日益加快,新课程新课改逐步落实,而许多学校教学依然如故,教学现状令人担忧。语文教学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有板有眼、津津有味地讲解,学生无动于衷、面无表情地听讲,课堂上只有一种声音,教学方式单一、方法单调。老师喜欢一言堂、钟情满堂灌,学生昏昏然、茫茫然。课堂气氛沉闷而压抑,长此以往,教师成为整个语文课堂的主角,而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讲授方式下,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和空间进行独立思考,就更别提根据教师讲解的内容提出有质量的问题了,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度极低,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语文作为主科,大科,又是基础学科,在高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能在高考中取得更好的语文成绩,教师更加注重应试教育,采用题海战术。教师热衷于知识点以及答题技巧的讲解,很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去思考,去自主寻找正确答案。甚至有很多教师认为在语文课上提问,学生一时接不上,答不好题目,很浪费时间,会耽误教学任务完成,所以不愿意花心思设计问题,花时间提出问题,花力气引导学生寻找问题正确答案。久而久之,学生沦为学习的配角,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语文教学效果一直以来受人诟病。

    其实,为何不放弃枝叶而追求根本呢?如果学生思维发展了,能力也就随之提高了,就能不依靠教师自主学习。学生思维发展水平就是他解决问题的水平,思维提升的高度即能力的高度。假如我们从语文基本能力、从学生思维角度看问题,着眼学生终身学习,那么,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遗余力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首先,设计问题要有梯度。阅读一篇课文,需要理解的内容很多,可以质疑的地方也很多,是不是都要用提问方式的教学呢?当然不是。针对不同的文章以及学生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答案,培养学生思维品质,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问题有梯度,一堂课,教师设计几个问题,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本质安排顺序,引导学生逐步解决这些问题,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学生随着老师教学进度思考步步深入,思想渐入佳境,久而久之,学生不仅学有所得,还能体会思考的乐趣,甚至能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从而提升思维品质,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发展做好准备。

    学习《归去来兮辞》时,先朗读文章疏通语句,接着用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

    1.陶渊明从哪里归来?又归向何处?2.陶渊明为什么一定要归去?3.陶渊明归去之后生活怎样?有何感悟?4.你对陶渊明归隐田园有何看法?

    四个问题紧紧围绕“归去”,前两个比较基础,用书中的句子即可回答,顺利解决了,为解答下面两个难题做铺垫。陶渊明归去生活如何?反复阅读文章主体部分,学生渐渐会找到答案。初归家时,陶渊明欣喜之情溢于言表。归家之后,同亲戚愉悦聊天,与美景愉快对话。抚琴消忧,揽书饱读,农忙劳作,农闲出游。鸡鸣犬吠绕山村,袅袅炊烟绘美景。探访幽谷登奇峰,欣赏山水思人生。这些叙述和描写渗透了作者喜爱田园生活、陶醉田园的隐逸情怀。

    对陶渊明归隐田园你有何看法?是一个探究型题目。学生读懂文章的基础上,联系陶渊明生活的社会,联想到他的生平和成就深入思考,提出独到的看法也就有可能。然而表达的意见既要从文中找到根据又要有新意,由已知推出未知。有学生从个人利益出发,说辛辛苦苦读书,终于学富五车,学有成就能有几人?却回家种豆栽瓜,赏菊饮酒,不去治理国家,救治百姓,对个人和国家都是损失,未免可惜。也有学生从文化出发,说作者喜爱田园,歌颂田园,写下了大量的诗文,开创了田园诗派,为历史文化的传承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还有学生从个人修养出发,说陶渊明在社会黑暗污秽不堪情形下,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远离红尘,节操高尚,万世仰慕。还有学生从爱好出发,说他天性热爱自然,不为世俗羁绊,做自己喜欢的事,选择自己爱好的生活方式,需要多大的勇气呀!值得点赞,值得学习。到此,我抓住机会提出:“陶渊明对归隐田园有过后悔么?”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请息交以绝游”可以看出陶渊明回家久了,时不时地还想与世交游,心有不甘而想有所作为。“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也表露出归隐生活并不总是惬意,时不时也心神不定。不過作者能自我安慰,自我排遣忧愁和烦恼。这样理解就在我们面前出现一个真实的、感人的、鲜活的诗人形象,而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能体会到这些深意理解就到位了,学习成果喜人。师生双边活动顺风顺水、生动有趣,结果出人意料。探索成功课堂的原因,问题设计恰当,梯度合理,引导得法。只有激发学生思考,耐心引导,才有活水源源来。

    其次,设计问题要有力度。要突破一篇课文重难点,设计一两道题目,尽力做到一题突破,这样问题就有力度。湖北大学文学院《中学语文》杂志社在武昌召开新教材课堂教学演示暨新高考报告会。熊芳芳老师在会上演示了一堂课《促织》,围绕小说的主题和表现手法,老师设计了一个问题:“成名儿子投井后气息奄奄,儿子在朦胧中看到什么?会想些什么?接着做了什么?”学生答不上来,熊老师放了一段视频,用连环画形式反映成名夫妇悲伤的情境,儿子变为促织机智善斗,成名从此摆脱困境一路辉煌腾达。学生有说儿子看到父母的爱,有说儿子看到社会黑暗,有说儿子看到百姓苦难。教师接着引导:“成名儿子从哪里看到父母的爱?”他的父母目不交睫向隅而泣,再不想那折磨他家破人亡的虫子,一心扑在儿子身上。学生很快明白了,儿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了让父母脱离苦海化身为虫,却意外为父母赢得荣华富贵。老师点铁成金地说:“你为成名高兴还是悲哀?”有学生说为他高兴,成名为了促织家财散尽,被打得遍体鳞伤脓血淋漓,还备受官府逼迫愁苦不堪。儿子只好化身为虫子,勇敢善斗,招来皇帝的青睐,成名从此摆脱厄运过上正常生活,为他高兴。这样理解人之常情,不过还嫌不够深刻。“成名老实本分遵纪守法,却无端受到剥削和压迫,只能由儿子变为虫子,变为非人,才能摆脱苦难,这是什么造成的呢?”啊,学生恍然大悟。这是黑暗的社会、腐朽的官僚制度造成的。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皇权的质疑、对社会的批判,人只能变形,变为虫子,变为走狗,才能过上正常人的生活,才能辉煌发达,我们更为他感到悲哀。到此,《促织》主题就明了,就是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对贪婪官吏的嘲讽、对普通百姓的同情。一道题目,引导学生顺利突破了难点(小说主题),理解了重点(小说手法——变形),熊老师问题设计得力,引导得法,值得学习。

    再次,设计问题要有温度。问题要围绕社会热点,围绕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设计。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分析人物形象时,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贾宝玉初次见林黛玉表现有何特别之处?一石激起千层浪,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对此类问题很感兴趣,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文中写黛玉出场,多次描写她的言行举止,众人见黛玉“举止言谈不俗”。见多识广的王熙凤不禁赞叹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宝玉眼中黛玉却别有风情,“两弯似蹙非蹙的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的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多三分。”宝玉不但一见风情万种,还有似曾相识之感。黛玉美丽非凡,娇弱妩媚,言谈举止不俗,激发宝玉怜香惜玉之情,引得黛玉多愁善感之意。自此,贾府就有了几多儿女情长,添了几多喜怒哀乐。

    “根据你对《红楼梦》的阅读和理解,林黛玉与薛宝钗你喜欢哪一个?”同学们思考片刻争着发言。喜欢“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林黛玉才高气傲、心中无尘、多愁善感、妩媚动人。有同学立即表示喜欢“金簪雪里埋”薛宝钗。薛宝钗聪明能干、平易近人、温和谦让、机智过人。接着有同学说:“黛玉的可贵之处,不随波逐流,不趋炎附势。”有人立即反驳道:“这正是林黛玉在贾府中不受欢迎的原因,相反薛宝钗处世圆滑,体贴周到,温厚贤惠而又识大体,贾府上上下下都喜欢她。”林黛玉居住潇湘馆,情趣高雅,在诗词中表现了她高洁孤傲的情怀;薛宝钗混迹大观园,圆滑世故,在生活中展现了她善于应变的能力。各抒己见,争论不休。一道有趣的题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展现了学生的才情。这种授课形式,受到学生的欢迎。

    课堂精心设计问题,用问题激活课堂,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出发开展教学活动。优秀语文教师应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探索热情,从而培养学习兴趣,就能将学生的创新精神激活了。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当中,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通联:湖北罗田县三里畈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