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管窥

    王桂英

    摘要: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在环境的适应、情绪情感、人际关系、抗挫能力等方面出现不同层次和种类的心理健康问题,亟待有效解决。为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幼儿健康教育,文章在对幼儿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行为规范培养、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探索幼儿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幼儿;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家庭教育; 幼儿园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近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地提高,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幼儿时期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很多在心理方面存在疾病和障碍的人,都可以追溯到幼儿时期。由此可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因此,新形势下,幼儿园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基于家庭,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

    (一)学会沟通,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心理学家班杜拉强调个体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环境。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只占4.8%,不和睦家庭儿童心理状况不佳的占13.5%70-72,由此可见,不和睦家庭对幼儿心理影响甚大。父母关系不和睦,经常用争吵甚至武力的形式解决冲突,给幼儿一个错误的解决冲突的指示,幼儿在同伴交往中容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因此,父母之间要学会沟通,做到遇事冷静、有事商量、有效解决冲突。

    (二)学会解读幼儿行为,帮助度过心理危机阶段

    著名心理分析学家埃里克森提出幼儿期存在心理发展阶段的危机,父母是幼儿的监护人又是幼儿最信赖的亲人。如当幼儿购买意愿和父母发生矛盾的时候,父母首先要了解幼儿购买的意图是什么,然后衡量购买的实际意义的价值,最后父母在正确解读幼儿行为后判断是否满足幼儿的要求。基于此,父母要时刻关注幼儿的行为并能够运用科学理论解读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精准施策,正确引导,切勿施暴。

    (三)学会评价,无条件积极关注幼儿

    家长改变传统“重结果、轻过程”教育观念,给予幼儿无条件关注。如面对幼儿涂鸦作品,家长不要以“像与不像”去评价幼儿作品,要肯定幼儿作品并与幼儿积极交流探索幼儿内心世界;当幼儿做错事情的时候,家长要采取柔性教育,蹲下来了解幼儿内心世界并向幼儿传达尊重;当幼儿与家长互动时,家长要做到“三不两要”原则不消极、不怠慢、不应付,要积极回应与正面评价。心理学家曾说:“一个错误一旦发生,就算再发火它也发生了,我们要做的是如何避免重复犯错并且收拾这个错误带来的残局。”任何事情都要从幼儿角度出发,他们的言行都在尝试与成长阶段,父母应多加宽容、注重引导、无条件积极关注。

    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

    (一)自理能力。

    自理能力指幼儿的基本生活能力,包括早睡早起、健康饮食、自主排便等。在自理能力培养方面,教师需将德育课程与自理教学课程相结合,根据幼儿成长情况设计合理的课程形式,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例如,大部分幼儿园要求幼儿养成午睡习惯,但午睡完后一些幼儿不愿或不会自主穿衣。对此,教师可利用儿歌引导幼儿按照穿衣要领穿衣洗漱。实践证明,利用歌曲引导既能让幼儿体验自主穿衣的乐趣,又能促使教育与生活相统一。

    (二)卫生习惯。

    卫生习惯包括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卫生习惯两方面,学龄前儿童抵抗能力较差,教师更需加强卫生引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意识与卫生习惯。如要求幼儿日常注意手、衣服的消毒,同时注意垃圾分类,形成环保意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利用视频向幼儿说明病毒、垃圾分类、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同时根据这些内容开展主题活动,引导幼儿积极參与,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

    三、尊重每一名幼儿,给予其足够的关心与关爱

    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时刻谨记虽然幼儿年纪比较小,不管是在思维能力上还是行为能力上都与成年人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但是也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每一名幼儿,并做到平等对待。通常情况下,幼儿教师在评定一名幼儿品行时,会将其是否尊重师长作为首要条件,但是幼儿教师也应该反思一下,自身是否有足够的尊重幼儿。尊重幼儿的行为表现主要包括:尊重幼儿的劳动成果、尊重幼儿的人格、尊重幼儿的隐私等。那些在心理上存在问题和障碍的幼儿,一般都感受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这些幼儿通常只有当别人接受自己时,才会肯定自己并接受自己。经实践表明,只有幼儿教师足够尊重幼儿,幼儿才愿意敞开自己的心扉与其进行谈心,这样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果。

    四、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活动中

    新形势下,幼儿教师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以幼儿群体的实际需求为主要切入点,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幼儿园活动中,将其作为幼儿教育的一项重点任务来完成,以此帮助幼儿形成一个健康的心理素质,这对幼儿以后的成长与发展来说十分的重要[3]。例如:幼儿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洋葱头的故事》表演时,可以引导幼儿通过对这一故事的表演,了解主人公“洋葱头”以及其他幼儿成长的故事,对幼儿的心理进行正确地引导,从而达到更好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与成年人相比,幼儿的思维方式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实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一定不要以成年人的角度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而是应该从幼儿的角度,根据幼儿的认知水平设计活动的内容,这样更加有助于幼儿兴趣的激发,更加有助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实现。

    结语:

    幼儿期是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期,家庭、幼儿园作为幼儿启蒙教育的主要场所,要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因此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不尽相同,要多视角分析幼儿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针对性进行引导。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品性良好的儿童,是家长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何琴秀.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J]. 医药前沿, 2019, 000(009):256.

    [2] 董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 当代家庭教育, 2019, 000(006):P.53-53.

    [3] 李艳民. 分析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要点[J]. 才智, 2020, 000(00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