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刘子赫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为这种对话、交流提供了理论指导,从作为个体的个人出发,对人类的实践活动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使得交往实践理论从理论转向了现实,为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指导方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对传统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突破展开论述,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是现实生活世界的交往实践观,最后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当代意义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全球化日益深入,当今世界机遇与挑战并存,整个人类面临能源危机、环境危机以及金融危机等各种困境,需要世界各国通过对话、交流来协商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特性就是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而不断发展,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世界各国、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需要我们再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重新认识和研究。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作为处理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不同文化理念之间矛盾的理论基础,对其明确的把握,可以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认识现实世界并解决现实问题的指导作用。
一、突破近代形而上学的交往实践观
在马克思看来,哲学理论的基点就是实践,同时,实践也是哲学所有问题的研究起点,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的理论核心就是交往关系和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形成和发展是一个不断扬弃的过程,是随着马克思对社会实践考察的不断深入以及理论研究的不断反思、不断批判,从早期的对人的抽象理解到对现实人的考察,从而逐步突破传统形而上学交往理论的过程。
(一)交往实践理论方向的确立
马克思早期的理论研究深受黑格尔思想理论的影响,其在《博士论文》中认为交往是意识的产物,认为交往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可以说早期的马克思交往观点是一个彻底的唯心主义交往观,认为“法律不是压制自由的手段,正如重力定律不是阻止运动的手段一样……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何的性质。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真正的法律是人的行为本身必备的规律,是人的生活的自觉反映。”[1]但是,随着马克思研究视野的扩展,对现实碰触的增多,马克思开始重新用理性的批判来认识交往关系,开始分析人的活动背后的客观关系——经济利益关系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突破形而上学观点的开始,随后,马克思正确的揭示了人的交往关系根源于物质生产活动,唯物主义方向开始成为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指导方向。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确立
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和研究方向的转变,马克思在1843-1845年之间主攻对经济学的研究,随着其建立在异化劳动基础上的交往异化思想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初步成型。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的提出,虽然这个时候马克思还没有真正摆脱人的抽象思维的束缚,异化劳动思想也是抽象思维的表达,但是异化劳动思想已经包含了实践观点。到了1845《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则真正实现了对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突破。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深刻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和人本学说,认为实践的基础就是人与社会关系的统一。他认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错误——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在、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他们不知道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环境的改变和人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则对交往的内涵、交往与生产、物质与精神交往、民族交往以及世界交往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生命的生产……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3]说明实践具有必然的双重关系的同时,全面阐述了交往实践理论,标志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交往实践理论的最终确立。
(三)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发展
在之后的研究中,马克思交往实践观逐步得到深化和拓展,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研究商品的价值到资本价值增值等问题上,认为经济学上的物与物的交往实际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人的交往实践活动。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明确了交往形式的基础就是生产关系,“在原则上,没有产品的交换,只有参加生产的各种劳动的交换,产品的交换方式取决于生产力的交换方式”。[3]
在《人类学笔记》、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以及给查苏里奇的信中,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进一步深化,站在人的普遍交往的高度来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在马克思晚年,马克思把交往实践理论又深化到“世界交往”层面,针对俄国现状,提出了“跨越式”理论,分析了跨越实现的基础和条件以及可能性,从而丰富了交往实践理论。
二、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的内涵
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被恩格斯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的“天才大纲”。在这篇“天才大纲”中,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进行全面系统的批判,创立了彻底的唯物史观,核心观点就是对实践观点的论述,强调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人的本质,从而让实践的主体与交往统一起来,对交往实践进行了科学的界定。
简单地说,交往实践就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直接或者间接进行的彼此作用、交流、理解以及沟通的活动。我们知道,实践是主体进行的活动;那么,交往则是主体之间进行的活动。这种活动被区分为生产和交往两大类,其中,生产活动又包括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产活动两种;交往活动也包括物质和精神两种交往活动。生产是按照“主体——中介——客体”的模式进行的过程。物质生产是劳动者(主体)使用工具(中介)作用于对象(客体)的过程,其结果是物质产品。精神生产主要是脑力劳动,但也要运用某种工具,加工一定的对象,使其精神产品能以可感的形象呈现出来。与生产不同,交往是按照“主体——中介——主体”的模式进行的,即主体“通过改造或变革相互联系的客体的中介而结成网络关系”[4]的活动。但交往和生产是紧密相关的,交往是由生产引起和带动的,交往也引导和拉动生产的发展。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与精神交往和物质交往是密切相关的,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的到来,这两大类的生产和交往的关系更加密切,甚至在一些领域里开始合为一体。这也就是说,交往活动虽然与生产活动有所不同,但它与生产活动一样,都是主体的实践活动。因此,我们把交往活动称之为交往实践。
从对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内涵的界定中,我们可以看出交往实践作为推进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重要活动,在推进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意义重大。马克思通过对客观现实的研究分析,立足于社会关系对人和社会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观,彻底打破了形而上学交往观的统治地位。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从意识世界向生活世界的突破,所倡导的唯物史观以及人文情怀,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模式,贯彻了实践观点,为当代全球发展主题和总趋势的科学把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为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进一步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方法指导和理论支持。
三、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当代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是对当代全球发展主题和总趋势的科学把握
1. 指导国与国之间的交往
世界发展的趋势就是全球化,全球化为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动力和压力,给各个国家的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化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依赖增强,国家之间的交往增多,国家发展空间得到拓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如贸易摩擦、边界争端等。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可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指导国与国之间通过对话、协商来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从而在互动交往中实现发展的共赢。
2.对当代多元文化提供共存的基础和条件
众所周知,“一种文化只有与时代相适应,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既不断与外部环境、外来文化接触、碰撞、交往,从而获得整合、更新和发展,又不失去自身传统的特色,才是一种有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5]这说明多元文化只有通过交往互动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让我们认识到,多元文化要想共存,互动性是基础,只有通过交往才能让各种文化产生理解、产生融合乃至发展进步。
同时,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又为多元文化共存提供了条件。多元文化在互动中价值观念才能得到理解和协调,才能取得他文化的真正接受,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融合。
(二)深化唯物史观,为理解中国选择发展道路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理论支持
1.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改革开放整体国内外环境的认识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关键期,只有对整体的国内外环境进行客观的分析,才能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正如马克思所说:“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1]这就让我们认识到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进行的,有了这个基本的认识,我国的改革开放势必是要向纵深发展,但是还要对一个基本事实有着清醒的认识,那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国家在国际交往实践中占据着支配地位。还有我国的改革开放是建立在二元经济结构基础上,开放程度呈现出反复性,需要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国国际交往环境的不稳定性。
2.为继续贯彻落实改革开放提供理论支持
马克思对我国清朝的封闭状况曾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广大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1]邓小平指出,“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经验表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6]如果闭关锁国、固步自封,中华民族的崛起就会成为天方夜谭。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为我国更加深入的开展改革开放提供了理论支持。因为开放势必就是和外界取得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交往,通过开放获取社会进步发展的资源或者先进经验,尤其是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事实中,需要开放来获得跨越式发展的积极条件。
3.有助于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正确运用辩证的方法,把握发展方向
我国在改革开放中可以通过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观来清醒的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从而为辩证对待资本主义提供理论支持。这种辩证思维的理论指导,被邓小平用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如邓小平说过:“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需要我们在改革开放过程中,辩证的对待资本主义,对糟粕、腐朽说不,对先进加以借鉴和利用。
处在全球化日益深化的时代背景下,马克思主义交往实践理论给整个现实世界提供的理论指导还需我们进一步的进行研究分析,需要我们进一步挖掘马克思交往实践理论对当今社会的重大意义。就我国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说,只有通过交往,才能在整个世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特色,才能进一步凸显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中国只有保持特色才能在交往互动中,正确的面对各种对立和冲突,才能正确的面对我国改革发展的最大的实际,才会尽快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56.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6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卷)[M].人民出版社,1958.
[4]Marshall Sahlins. The Sadness of Sweetness.Shanghai,
The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Ltd,2000.
[5]Nabokov,Vladimir.StrongOpinions.Trans.PanXiaosong.
Changchun,Times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98.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