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心

    艾弘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

    【释义】在个人行为上有做人的标准,知道礼义廉耻,能出使四方,不辜负君主的任命,这个人可以称之为“士”了。

    【作者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写作背景】《论语·子路》共30章,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有关政治、教育、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等方面的言论。本句出自《论语·子路》中子贡和孔子的对话。

    【现实意义】本句原文如下: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观念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的人。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孔子把“行己有耻”看作高于孝悌和诚信的第一等士人的品格。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知耻”是一切道德的基础,是品德形成的重要心理机制。“有耻”就会砥砺德行,顾惜名节,一切非礼非义之事,自然会因感到羞耻而不做。孔子还说“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在面对自己的错误时勇于改过,战胜自我。儒家不仅将“耻辱感”作为人格修养的内容和机制,而且儒家理想的政治和社会也是“有耻且格”,所谓“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羞耻心是道德修养的心理机制和动力。当羞耻感成为一个人个性中的稳定情感时,就会以自尊心和荣誉感的形式固化为个体道德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和动力。羞耻心以一定的道德准则为基础,是自尊心产生的前提,有羞耻心的人会对自身能力和德性方面的不足产生羞愧感,从而反省自我,不断进步。羞耻心是一种价值体验,是荣辱感生发的基础,它既可以唤起个体对高尚道德思想和行为的认同、敬慕等情感上的审美体验,又可以使个体在自省中与非道德观念和行为保持必要的距离,抑制不道德的行为发生。需要注意的是,荣辱感不是虚荣心,虚荣心会使个体走向道德的反面,因为虚荣心容易让人为了获得夸奖而失去羞耻心。

    羞耻心是做人的底线,更是领导干部修养的底线。人之所以有所不为,皆赖有耻心。一些领导干部栽倒在裸聊门、艳照门、微博门等各种“门”下,无一不是从羞耻之心的变异开始的。

    作者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工商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責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