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
谭美珠
摘要:教学生活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将小学数学课堂上所教授的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联系,让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轻松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并且能够引导学生用科学正确的数学思维眼光来观察自己身边生活当中的数学现象。教学生活化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接受的有效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在生活当中的实践,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在生活中更好地应用。从生活角度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是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内容,对小学数学教学意义重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仅仅按照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教学,应该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将书本上的内容生活化,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好地运用数学知识,体验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身边到处存在着数学问题”,为他们将来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陌生事物的接受比较快,但是一旦产生了排斥的心理就很难再次接受,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从自身的客观事物出发进行探索,激发对于数学的学习热情,自觉主动地进行感知和探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学生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境在课堂上再现,让学生在自己生活熟悉的场景当中获得数学知识,并引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以《表内除法(一)》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主要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除法,引导学生区分除法和乘法,理解平均分的内涵。对于小学生而言,除法是一种完全陌生的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中的良好引导必不可少。为了让学生迅速掌握除法的内涵,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的方式进行教学,如为学生创设在学校分糖果的生活情境。为了让生活情境更加真实,教师可以准备六颗糖果,然后请四名学生上到台前,选出一名学生进行分糖果的活动,分糖果的学生不参与分糖,让该名学生随意分糖,然后依次轮换寻找不同的分发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出让每名学生分得的糖果数量相同的一种分法,引导学生找出正确答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在分糖的情境引导下学生迅速掌握此概念,并能够学以致用。当学生切实了解平均数的概念以后,教师可以引入除法的公式,教会学生除法与乘法的区别,引导学生借助已经学会的乘法概念去学习除法。
二、设计生活化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的思维
问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生自主思考能力较弱,因此教师的引导作用在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例如,学生喜欢看动画片,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喜欢看的动画片中的人物设计生活化问题,以“倍的认识”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光头强”和“熊二”设计生活化问题,像是“光头强”和“熊二”比赛做蛋糕,胜利的一方可以答应对方的要求,最终“光头强”做了八个蛋糕,“熊二”做的蛋糕数量是“光头强”的两倍,那么最终“熊二”胜利还是“光头强”胜利,“熊二”做了几个蛋糕?通过这样生活化的问题激发学生充分思考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练习。其次,教师在设计生活化问题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像是在校园内发生的事情、在家庭中发生的事情都可以作为生活化问题的背景,这样学生在听到教师提出的问题时就会有想要主动思考的欲望,只要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充分的思考,教学效果就能够得到更加充分的保证。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案例
在小数学教材当中,所传授的知识有很多和学生的生活相互联系,教师可以据此引入生活化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通过灵活的案例来掌握抽象的数学知识,并在案例当中感悟数学符号和数学语言的独特魅力,并初步学习如何运用数学语言来理解和表达客观的事物和客观规律,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来思考数学知识。在教学案例的选择上,教师应当注重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合。比如说在《克与千克》的教学上,除了要让同学们认识到“千克”的重量概念,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我国比较常用的“斤”的概念。教师可以直接拿两袋食盐到课堂上去,让学生观察一袋食盐的重量标示为500g,也就是人们常用的一斤,两袋食盐的重量就是1kg。生活化教学案例的使用不仅仅依赖于教师的口述讲解,还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渗透。在实践操作上,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进行实物的测量和摆放等,直观地感知实物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学会悉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直观地促进学生对于实物的了解和思考。在教学手段上,教师可以巧妙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部分生活化的教学物品不方便带到课堂上进行实物展示教学,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让学生通過电子屏幕上展示的生活化物品进行数学学习,即使不能摸到实体物品,也可以通过直观化的观看来进行感知。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学生活化是一种先进性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适应了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培养的要求,符合学生特殊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秉承教学生活化的教学思想,深度挖掘数学教材中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有关的内容进行渗透,并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策略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保证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韩彩枝.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分析[J].家长,2020(35):112-113.
[2]耿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家长,2020(26):160+162.
[3]李忠香.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中华少年,2019(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