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单元整合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摘要】所谓“大单元整合教学”,即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以相同或相似主题为出发点,教师研读教材内容、重组教材内容、优化教材结构,制定更为系统、全面的教学方案。在此基础上进行英语综合语用能力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和学习效率。本文以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中的节日为主题,探究了大单元整合教学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大单元整合; 小学英语; 节日

    【作者简介】刘彤,女,汉族,江苏沛县人,徐州市师范学校第一附属小学,教师,硕士,研究方向:小学英语教育。

    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具有话题丰富、图文并茂的特点,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教材中的词汇量过多且各单元之间关联性较低,容易导致教师形成“单篇教学”,割裂了语言的整体性与连贯性,这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发展以及整体意识发展都不利。《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明确提出“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这就要求教师要形成“大单元整合教学”的意识,提高教材分析与整合的能力。那么,如何有效的对同一年级不同单元以及跨年级教材进行大单元整合,以实现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新课标还提出,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语言及其中的文化因素,认识中西文化的异同,使得学生在体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形成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共生,所以此次大单元整合教学研究以节日为主题,走出单元和年级的限制,变过去只着眼于本单元、本课时的教学任务为着眼于学生长远的综合能力和认知发展的目标,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

    一、 同年级大单元整合,让知识丰富起来

    以译林版牛津小学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为例,本单元讨论的话题就是圣诞节这个节日,主要介绍了西方人在这一节日时通常做的事情。教学本单元时,具有大单元整合教学意识的教师在备课时会注意到五年级下册Unit 7 Chinese Festivals 这一单元也是关于节日主题的,只不过前者是关于西方节日,而后者则是有关中国传统节日。那么,如何将二者有机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单元教学”呢?

    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将Unit 8 At Christmas单元的情感目标设定为“了解与圣诞节有关的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氛围”,抑或是“了解西方国家文化,培养学生中西方文化交际的能力”等。但这样的目标仅停留在对西方圣诞节的了解上。克拉申在对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中提出了“输入假说”理论,该理论(Krashen,S.1981)指出,当学生获得的输入量的难度达到i+1(i是学生现有的学习水平,+1则是指在现有水平上难度稍有提升)时,学习效果最好。该假说要求教师要不断把握学生的已有水平,并适当调整输入材料,保证可理解性输入达到“i+1”的水平,从而促进学生认知水平和综合能力的不断发展。而大单元整合教学就是要给学生提供i+1的可理解性输入。

    基于此,笔者将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扩展,在教学完圣诞节的Date、what to do、what to eat以及其代表物Father Christmas、Christmas tree、stocking等方面后,做出圣诞节的思维导图,又适当扩充西方其他节日,如Halloween、Thanksgiving Day、Easter等,并简要介绍每个节日的特色。在此基础上,笔者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问题:“There are so many festivals in Western countries. How about our festivals?”問题一经抛出就引来了孩子们热情地回答。笔者第一时间组织孩子进行小组合作,即根据所学内容介绍你所熟悉的Chinese Festivals,经过两分钟组内激烈的讨论,学生们积极踊跃发言,不仅提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如the Spring Festival 、the Mid-Autumn Festival等,还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的Date、 what to do、 what to eat以及一些象征性事物等。如下图1所示:

    从这两个单元的整合上,让我们意识到“大单元整合教学”理念与“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Vygostky,1978)”的建构主义教学观不谋而合。所以,在进行大单元整合教学时,教师适时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支架有助于让学生进行意义的建构,从而获得更加完整、更加丰富的知识体验。

    二、 跨年级大单元整合,让认知建构起来

    经过五年级上册Unit8 At Christmas大单元整合教学时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伏笔,在教学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时,笔者发现学生此时的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率较高。由于学生对此单元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相对轻松了。但教学过程开始前,笔者意识到这一点,并注意到六年级上册Unit8 Chinese New Year这一单元的节日主题与五年级下册Unit7 Chinese Festivals的一个节日重复。经过研读六年级上册的第八单元后,笔者将跨年级的两个单元进行整合,确定了五年级下Unit7 Chinese Festivals教学目标为:首先,由五年级上册学习过的Christmas节日引出中国的传统节日,学生复习;根据图1思维导图,学生顺利完成对本单元四个传统节日的学习。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Vygotsky,1978)指出,教师的教学有助于减小或者消除学习者已有的实际发展水平与通过学习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从而提升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师应更好地引导学生地发展。所以,教学最后一步即以Chinese New Year 为例,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Chinese New Year,这样也能让学生顺利穿越最近发展区以获得更高层次的认知发展。

    通过跨年级的大单元整合,学生不仅学会了本单元的知识点,还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在i+1的可理解性输入下,突破自身的最近发展区,形成自己的意义建构。这不仅对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人文素养的提高和长远发展。

    三、 结语

    没有思考的教学是没有灵魂的,缺乏对单元的整体思考就难以提升教学。我们需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教材和课堂,树立大单元教学理念,形成大单元教学意识,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得到无限的发展,使教学资源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发挥它的最大效益,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和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Krashen, 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gae Learning[M]. Oxford: Pergamon Institute of Englishi,1981.

    [3]Vygotsky, L.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