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应走向审美化

    张志刚

    一直以来,语文都牵动着课改最敏感的神经。语文阵地上插满了各式各样的旗帜,各有各的招数,各吹各的调调,击鼓者有之,摇旗呐喊者有之,真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不可谓不壮观,气势不可谓不雄浑,只可惜台上热闹非凡,台下喝彩色寥寥。老师们跟着专家上窜下跳,学生却在讲台下昏昏欲睡。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一级级上去,只不过多了一些麻木不仁者,鲜有能怀着敬畏之心善待语文的。可怜语文就像一只过境的大雁,过一站就被撸一把毛,过一站就淌一地血,直到再也飞不起来,再也回天无力。

    造成语文悲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一通百通的暴发户心态,是不把学生当人看的陈规陋习。

    国际21世纪委员会在谈及“学会生存”时,极其庄重地指出:“委员会从它举行第一次会议开始就坚决地重申了一个基本原则: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学会生存的准确含义是“更充分地发展自己的人格,并能以不断增强的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责任感来行动。为此,教育不应忽视人的任何一种潜力:记忆力、推理能力、美感、体力和交往能力等”。

    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当转变功利思想,把美感作为突破口,实现教学过程审美化。

    审美化是教育美育、语文美育的客观需要。所谓“教育美育”是说要使全部教育活动成为美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教育活动本身要努力做到审美化。从美学的角度来看,人类的审美活动是没有功利性的,但美又是一种合乎目的性的存在。康德说:“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着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欣赏判断了。”也就是说,教育活动要做到审美化,就必须去除附加在教育身上的功利性诉求。然而,几千年来,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活动就是“传道受业解惑”,教育成为训练学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手段,经世济民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反映到语文教学上,就是突出语文的所谓“工具性”,而弱化语文的人文性;强调语文的教育功能,而忽视了语文的审美功能。到了现代,虽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语文教育界权威也想矫正这种偏差,提出要正确认识语文的“工具性”,力争在人文性方面有所突破,无奈前提已偏,大局已定。按照叶老的观点,语文就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结合,那么,语文不就是叫学生会听说读写就行了吗?可是,事实上,我们的语文改革搞了这么多年,学生的语文素质没见提高,学语文的积极性反倒江河日下,一个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太过于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了,最鲜活的母语被扭曲成了代古圣人今圣人立言的令牌,此牌一出,天下学子闻风丧胆,哪里还敢亲近。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语文避之惟恐不及,哪里还谈得上“好之”,更加不用说“乐之”了。譬如游览风景名胜,“知之者”是导游,自不必說,旅游者应该是有“好之”也有“乐之”的,但“好之”很可能是一时之兴,难以持久,最高境界应该是“乐之者”,即使玩得满身臭汗浑身酸软,依然兴致勃勃,没有导游也照样寻幽揽胜,得以尽享美景。如果学生学语文能有第三种心态,哪里会有学不好语文的?可惜现在的语文景点处处设限,动不动就玩高深,强迫学生按指定线路行走,哪里会有乐趣?哪里还有兴趣?旅游者是不会抱着挣钱的心态旅游的,同样,学生卸下了语文课堂上的种种包袱,才能真正学好语文;教师端正了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认识,才能真正教好语文。

    审美化是语文教学的现实需要。人类活动的根本是生存,可是,没有审美的心态,再富有的存在也是贫穷的。审美活动是人走向文明的重要推动力。美只是肯定着人的自由创造的活动,肯定着人的目的、力量、智慧与才能的实现,人在其中能感到自由创造的喜悦。语文教学过程本身应该是更加丰富的过程,它与教师和学生整个生命、生活过程是融为一体的,不仅是简单的知识掌握过程,同时是教师和学生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的完整过程。换言之,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同时还是一个师生情感共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成长、共同探求新知、共享生命体验的完整探美之旅。

    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字词句段篇的简单组合,那种将语文教材肢解成块的做法,是对汉语言的粗暴践踏,是“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恶意阉割。语文教学是通过接触语言材料来达到对语言的感知与重现的,其过程是输入与输出的交替进行,具有整体性。尤为重要的是,语文教学是以学生的习得与会意为终极目标的,因此,判断语文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教师教得如何,而是学生学得怎样。所以,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深远意义。可悲的是,我们一直在向倒放的杯子加水,语文课堂成了学生心灵的屠宰场,教师教得越多,所犯下的错误也可能越多。审美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们的每一种活动都是为了节能或缓解。当一种活动契合了人的心理需求,心理能量就能节省,人们就会感到愉悦,反之,当活动违背了人的心理期待,心理能量就无法节省,人们就会感到不快。前一种使人调动起潜能,更具创新精神和创造性,后一种则压制了人的主观意愿,心理能量大量耗散,心理结构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自然无法集中注意力,活动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学生的心理能量日益耗损,只会更加压抑,哪里还谈得上创新精神?哪里还有创造力?语文教学知识、情感、能力三大目标哪里能够落实?当我们进行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调查中,一个令人震惊的数据摆在研究人员面前:63%以上的孩子认知需要很低!

    实践证明,任何一个人的发展不是靠外界强加的,人的发展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只有外在影响和内在因素不断努力结合在一起,人的发展才可能实现。

    审美化的具体做法。教育美育要求教育者充分创造教育活动的形式美,同时努力发展教育活动中所有美的要素作为美育的资源。这表现在:1.教师努力塑造美的讲台形象和人格形象,努力将自身的师表之美作为教育手段。合体的衣着、得体的姿态、正直的人格、崇高的师德等等,都能形成强烈的亲和力,从而牢牢吸引学生。2.教育活动努力寻找自身的审美活动形式,创造合乎美的规律的教育活动中介形式,如有张有弛的授课节奏,课程内容呈现的审美追求,一直到教学语言、板书的美化等。3.努力发现学生个体和集体的对象美,作为他们自身成长的动力,把每个学生都当成一件需要用心雕琢的艺术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美,形成自我期许,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得多。4.语文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美的成分,古有《国风》《离骚》,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小说,近有鲁迅郭沫若茅盾等文学大师的宏篇佳构,都是语文之美的渊薮。通过教学审美化,可以使学生体会到人类的智慧之美及其表现的伟大的人类主体的本质力量,发展并展示科学美,从而极大地促进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审美化的核心是人文主义。人的主体性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在教育中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来看待,要确立学生美的发现者和创造者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和学生建立一种“美”的关系,要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从此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去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引导他们走向美的殿堂。只有这样,师生才有可能产生对语文之美的共鸣;唯其如此,我们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语文教学的春天。

    [作者通联: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