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观照:让语文教学从扎实走向灵动

    张莉茗,江苏省无锡市东林小学语文学科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曾荣获区“教学能手”“师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教学改革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执教了省级公开课《捅马蜂窝》并深受好评;在市、区级优质课评比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有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或获奖。

    [摘? ?要]根据意象的源起与内涵,可总结出意象具有象征性、稳定性、嬗变性和情感性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应凸显意象的方法与意义,倡导通过意象观照,使语文教学更加灵动。

    [关键词]意象;观照;小学语文

    一、意象的源起

    意象,最初属于哲学的范畴。《周易·系辞》中说:“圣人立象以尽意。”其中,“意”是指圣人所发现的深奥哲理;“象”则是指图象或符号,在这里主要是指《周易》中用来占卜的各种卦象。

    而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首次出现在汉代王充的《论衡·乱龙》里:“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这里的“意象”是指以“熊麋”来象征侯爵威严的形象。从它“示义取名”的目的看,已是某种观念之意象。之后,“意象”一词的内涵不断扩大,并进一步泛化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暗喻某种美好的希望和祝愿,如新婚夫妇的被面上绣的龙凤呈祥图案就象征着吉祥如意。

    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这里的“意象”是指创作主体将内在情感融注到客观对象之上后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它是客观事物和主观情感相互作用的产物。

    二、意象的特点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说:“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是最含糊的术语。”尽管意象的内涵和外延都相对模糊,但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也形成了一些相对固定的特点,并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象征性。一般来说,意象所表达的思想并不是直接说出來的,而是通过象征或暗示来实现的。象征的“形象”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载体。例如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中的大雪象征着种种困难和考验,而青松象征着坚强不屈的精神;“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的莲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可见,象征性是意象最典型的特点。

    二是稳定性。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一脉相承的历史,决定了文学作品和人们观念中的意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比如,月亮往往是游子思乡的象征,“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就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蝉则是品行高洁的代表;渔翁的意象是处于江湖之远的隐士,“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悠然自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清高孤傲;而一说到酒,便想起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表达的是不舍和祝福。虽然历史的长河风起云涌,但纵观诸多传统意象,都具备了相对的稳定性。

    三是嬗变性。前人反对意象“殆同书钞”的做法,提倡对意象进行不断创新,赋予意象以新的内涵。比如,梅花是一种常见的意象,在王安石的笔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它是凌寒傲雪、不畏艰难的勇士;到了陆游眼里,“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变得高洁而孤独了;毛泽东“读陆游咏梅诗,反其意而用之”,发展并创新了梅花的意象,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展现一种积极乐观、大气磅礴的精神格局,象征着革命者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正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人生经历和思考角度均有不同,故文章立意也就不同,在同一意象的基础上融进了新的思想内涵,使意象处于不断的嬗变之中。

    四是情感性。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作者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借物喻理,于意象中蕴含着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审美趣味和价值追求。教师可透过意象,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胸襟气度、学识人品和处事方式。比如,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中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使于谦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磊落风骨跃然纸上;《马诗》中的“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却又报国无门的感慨;散文《夹竹桃》中,作者季羡林对夹竹桃韧性的赞美与欣赏,可使学生感受到他那坚强乐观、豁达开朗的内心。

    三、凸显意象的途径及意义

    意象作为文学作品意义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采取有效的策略和途径,凸显和把握住作品中的意象,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1.观象知美,提高审美水平

    意象,是汉语言作品表达的基本单位,是一种基于审美的表达方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文化和审美的讯息。因此,教师可把“象”作为触发点,充分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让学生在“观象”“悟象”的过程中品味意象所带来的美好,并激发想象,品悟象外之象,悟出弦外之音,欣赏意象之美。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的《渔歌子》一课时,笔者先引导学生感悟“青山”“白鹭”“桃花”等这些极具江南水乡美感的意象。然后,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看到”的画面,并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看到”的画面。学生们把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使每个意象的内在张力都得到了释放。就如同作家笔下的一朵红花、一抹绿色、一束阳光,各美其美,但如果把它们组合成一幅画,就会产生新的意境和韵味。这就是学生利用想象,把各种意象进行组合后产生的审美效果。这样,就会动静有致,活泼又不失婉约,于朦胧中透着明丽,且内涵更加丰富,意味更加隽永。学生在“观象”“悟象”的过程中,将生成内涵各异的“自我镜像”,不仅可提升审美水平,也有利于在愉悦的审美体验中完成对美的再创造。

    2.品象悟情,打好精神底色

    丰富的意象承载着作者饱满的情感,折射出作者的修养和胸襟。读者品读意象的过程,就是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情感沟通的过程。美国诗人惠特曼说:“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变成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他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品读意象,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将与作者同悲同喜。那些美好的情感、高洁的操守和磊落的品格,会浸入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改变学生的气质。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石灰吟》一课时,可结合图片和重点词,让学生了解石灰的制作过程:经过千锤万击地开采、烈火焚烧地锻造,粉身碎骨后由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用这个过程,使学生对石灰产生深刻的认知。接下来,再讲一讲于谦的典型事例,如保北京、立新帝、遭冤杀。渐渐地,石灰和于谦的形象在重合,使学生体会到那石灰分明就是于谦自己,是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象征,敬佩感动之情油然而生。而以于谦为榜样做人处事,也成为学生积极认同的价值追求。

    3.悟象启智,发展思维能力

    优秀作品中的意象,往往言简意丰,意蕴无穷。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这一特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水平。比如,《如梦令》中,对“溪亭日暮”“把酒言欢”“误入藕塘”“惊起鸥鹭”的画面进行想象和补充,就为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除此之外,学生对意象内涵的精准把握,也会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教学苏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鸟语》一课时,在学生品读了描写布谷鸟“布谷布谷,种田织布”和喜鹊“喳喳喳喳,喜事到家”叫声的文字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换成“布谷布谷,喜事到家”和“喳喳喳喳,种田织布”呢?学生经过思考后,做出了否定回答,原因是读起来“不好听”。体会语言文字的音韵美,只是浅层次的教学目标,四年级学生就已经很容易达到,但对意象的凸显和把握才是最终目的。因此,笔者为学生又补充了一段资料。学生借助资料,梳理出了不能交换的第二个理由:一般情况下,布谷鸟象征着催耕,喜鹊代表着喜事,所以不能互换。笔者再借机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深入思考,这使他们又有了更精彩的发现:玫瑰象征爱情,鸽子象征和平,燕子象征勤劳……此时此刻,学生就发现了意象的“理”,也就是发现了“意象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仿写,如:鸽子“咕咕咕咕,和平幸福”,燕子“唧唧啾啾,勤劳刻苦”……在此过程中,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条理性和深刻性都得到了发展,逻辑思维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4.立象动情,播撒文化的种子

    通过意象来实现审美传达,是中国诗歌和散文的一个重要特征,它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獨特性。一些传统的文化意象,可以说是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载体,它们以有限的物象形式表达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价值观念,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传达出一种不朽的精神力量,构筑起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文化长河。21世纪,面临世界各国的激烈竞争、东西方文化的互相碰撞与交汇,我们要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更要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之魂。以意象作为语文教学的突破口,挖掘其情感、审美等方面的文化内涵,在学生的心中播撒文化的种子,对于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丰富人生理念、感悟人生真谛具有重要意义。

    意象观照,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户,展示了一个自然万物和人的精神相结合的奇妙天地。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掘蕴含其中的积极因素,让意象之美放射出璀璨的光华,让语文课堂更加灵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发展健康个性,实现精神成长。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