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视域下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探析

    徐克歌

    摘要: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中国交通建设的经验总结和探索结晶。它不仅指导了新中国交通建设,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了之后的交通建设,而且是科学发展观的源头,体现了科学发展,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交通事业的发展,毛泽东将发展交通提到战略高度,并结合实际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适合中国交通建设和交通事业发展的科学理论,蕴含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紧抓发展是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的重要部分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命脉,是物质生产活动和商品流通的支柱,也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要条件。新中国成立伊始,百废待兴,交通运输能力十分落后,严重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毛泽东深刻总结旧中国交通落后、经济衰败、政治动荡的教训,从战略高度论述了发展交通事业的极端重要性。

    首先,发展交通事业是巩固国防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前提。早在1948年,毛泽东就曾强调指出:“加强城市和工业的管理工作,使党的工作重心逐步地由乡村转到城市。……恢复和发展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则需要有较好的组织工作,……首先是解决交通运输和修理铁路、公路、河道的问题。” [1](P.1347-1348)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铁路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视,毛泽东曾多次指出,铁路是“先行官”,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开道。从1949年开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开始了修复铁路的建设。[2](P.63)随着新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发展,各地经济联系加强,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同时,毛泽东还指出,发展交通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繁荣发展、加强各民族团结统一的重要举措。新中国成立初,党中央、政务院在财政经济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修建了康藏、青藏等重要公路,为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和祖国统一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着力把握发展规律,一心一意谋发展。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是在重视新中国经济建设基础之上形成的,充分体现了发展的观点,紧紧抓住了发展规律。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发展这个基本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将交通建设工作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二、以人为本是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的出发点

    重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也是贯穿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始终的一条主线。他曾指出:“我们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又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 [3](P.1094-1095)

    交通建设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铁路有上万公里线路、3 200多座桥梁和200多座隧道遭到严重破坏,主要干线几乎没有一条可以全线通车,机车则有1/3因破损无法行驶;到1949年底能通车的公路仍不到原有线路的80%,广大内地和边疆省份公路极少,几乎都是靠肩挑背负及畜力运输;而在水运和内河航道方面,由于国民党的破坏,几乎是一片空白,破败不堪。落后的交通运输能力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毛泽东从提高国民经济水平、改善群众生活条件出发,提出必须把交通建设作为新中国一项基础工作来抓。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实现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与农业、工业和国防现代化并列,及时提上日程并在全国迅速铺开。随着新中国铁路公路的兴建、航道的治理,各地经济联系加强,生产发展,商店、学校、医院等相继设立,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有了极大提高。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毛泽东关于加强交通建设、发展交通事业的思想,都是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根本目的。毛泽东把以人为本作为新中国交通建设事业的最高价值取向,其目的是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

    三、注重全面开发是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的显著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我国交通运输能力严重不足,车船拥挤,交通线路稀少,运输质量不高,运输管理和手段十分落后。因此,如何改变我国交通运输事业的落后局面,实现交通运输的飞跃,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便成为新中国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毛泽东的决策指导下,中央设立了交通部和铁道部,负责指导全国交通的恢复和发展。从1949年开始,新中国的铁路、公路、港口、水运等交通建设工作火红展开。铁路方面,在西南地区,先后修建了宝成铁路、贵昆铁路、湘黔铁路、襄渝铁路等;在西北地区,修建了天兰铁路、陇海铁路;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等地区,也修建了一些干线和支线,主要有皖赣铁路、京通铁路、同让铁路、鹰厦铁路等,形成了全国性的铁路网络。[4](P.407-408)公路方面,修建了以福州为中心的12条华东支前公路和通向“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此后,相继在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修建了上饶至南平、成都至阿坝、西宁经格尔木至拉萨等几十条线路。截止到1957年,全国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4万多公里,使原来没有通公路的185个县通了汽车。[5](P.17)在港口方面,恢复和建设了上海港、天津港和青岛港,并自行设计、施工,建设了湛江新港。这一时期,水运也有较快发展,许多重要河流开始整顿,特别是长江干线、京杭运河苏北段的整治成就尤为显著。在大力推进公路铁路、港口水运建设的同时,毛泽东还高瞻远瞩地指出,要兴办交通教育,培养交通方面的人才。根据这一指示,全国迅速组建交通教育院校,华东交通专科学校、西南交通专科学校、东北交通专科学校以及贵州、云南、河北等省的交通学校先后创办,新中国交通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起来。

    由此可以看出,毛泽东不仅重视交通的恢复与建设,而且重视发展交通教育,培养交通人才,实现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毛泽东的交通建设思想是对科学发展观的最好诠释。认真学习和研究毛泽东的交通建设思想,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当前交通发展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四、强调统筹兼顾是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的根本方法

    毛泽东不仅是政治家、战略家、理论家,而且还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在长期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特别是在新中国交通建设中,他始终强调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要求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交通建设与国防建设、工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交通建设是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毛泽东的交通建设思想中,尤为突出的就是他总能根据实际,立足全局,把握重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在当时国力、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党和政府提出要优先发展事关民生的战略公路、铁路和水运航道。上世纪50年代,很多人主张修建三峡工程,对此毛泽东在1958年1月的南宁会议上,专门召集不同的专家进行充分论证。同年3月,毛泽东在《对成都会议关于三峡水利枢纽和长江流域规划意见稿的修改》中指出,从国家长远的经济发展和技术两个方面考虑,三峡水利枢纽是需要修建而且是可能修建的;但是最后下决心确定修建及何时开始修建,要待各个重要方面的准备工作基本完成之后,才能作出决定。毛泽东同时指出,水利水运建设要处理好除害与兴利、近期与远景、防洪与发电、灌溉、航运等综合利用的关系。[6](P.163)事实证明,在当时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中央决定暂缓三峡工程的修建是一个十分科学的正确决策。

    科学发展观指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各方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毛泽东对于新中国交通建设,尤其是重大水利水运工程建设有着十分清醒的认识,在决策中始终将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体现了科学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新中国交通事业的发展,直到今天都具有深刻启示意义。

    总之,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是对中国交通建设规律的科学总结,它不仅指导了新中国交通建设,而且为当代党和国家领导人探索适合中国特点和具有时代特征的交通建设之路提供了历史借鉴。毛泽东交通建设思想中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观点,都与今天我们所大力倡导的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这些思想对于当前及今后的交通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李飞龙.建国初期陈云的交通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 值[J].理论建设,2012,(3).

    [3]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4]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光辉的成就(上)[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84.

    [5]当代中国丛书编辑委员会.当代中国的公路交通 [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

    [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七册)[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7.

    [责任编辑:胡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