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方式探究

    王俊杰

    摘要:“离子反应”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教学内容之一,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对此加以重视。在最新版课程标准中明确标明,高中化学教师要依据实验结果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所需要的条件,学会使用常见的化学离子反应方程式。本文立足于高中化学教学角度,分析了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希望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化学;离子反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9-

    引言:“离子反应”是高中化学教学中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了整个高中化学教材重点,如离子反应方程式,电解质反应方程式、离子反应检测方法等,都是需要“离子反应”理论支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新课改下的高中化学”离子反应”教学策略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

    一、分析认知水平及方式,促进概念转化与建构

    教师在课堂教学要把握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依据自身的教学经验,通过研究设计教学帮助学生回忆原有认知的内容,再揭示原有认知的不合理性,引出新的概念并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概念,利用这种方法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与过度,并且还可以将知识概念进行联系。

    针对概念表征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学生对离子反应相关概念所采用的表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多采用命题表征、产生式表征和表象表征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教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由于学生表征方式的多样性也相应提高了教师教学的要求。命题表征在于语言表述的精准性和灵活性,教师应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经验来分析学习抽象的概念。产生式表征在于教师掌握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概念的缘由,抓住概念的关键点,便于学生自己的分析理解。表象表征的特征在于视觉记忆,其帮助学生保留了事物的知觉特征,例如关于电解质概念,教师可以通过运用表象表征对微观粒子进行模拟,促进学生学习理解,帮助学生了解离子反应的整个过程,从而使学生理解概念本质。合理的表象表征有利于学生形成概念的深刻印象,利于达到教学效果。并且依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表明化学概念的学习是通过命题表征、样例表征、表象表征等多种表征方式共同来辅助学习的,因此要求教师要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教授课程,这种多种表征方式的运用不仅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学习化学概念,还可以有利于学生培养其他的智能,完善学生的能力。

    二、构建离子反应相关概念图,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及联系

    离子反应相关概念的联系非常紧密,随着学习概念的不断增加,将新概念融入到原有的概念知识体系中并与其他概念相联系则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学生将概念与概念之间进行对比思考与联系。将相互关联的化学概念建立起联系是学习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笔者在本研究中建立了离子反应的概念图,通过概念图的方式,在概念图中标明概念的联系和差异,帮助学生直观了解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尤其是在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的概念判断上,通过概念图可以直观明了的进行区分,使新旧概念融为一体,帮助学生回忆旧概念,促进学习新概念。并且概念图中可以展示关键信息,有利于学生在做题时快速对离子反应相关概念中的关键信息即考点的把握,进而提高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离子反应概念图的建构可以是学生自己进行建构,教师进行查看纠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概念并解决学生学习概念时存在的错误及疑问,还可以教师运用概念图指导学生学习离子反应及相关概念,通过运用巧妙的概念图,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离子反应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明确概念的关键信息,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利用概念图既可以帮助学生记忆理解知识,还利于学生区别概念,培养学生知识构建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创新离子反应书写过程,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针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书上的讲解步骤分为4点,分别是“写”、“拆”、“删”、“查”,研究分析发现学生在写完化学方程式进行拆分时常常出现错误,经常漏掉某些离子,并且学生在刚刚接触拆写物质时容易自我混淆不知怎样拆分,浪费大量时间反复研究,因此,建议学生在写离子方程式时,增加一个步骤:“划”,即在写完化学方程式后对某一个物质进行判断是否可拆分,然后用分割线进行划分,便于下一步更加清晰明了的拆写。例如:写出碳酸钙和稀盐酸的离子方程式:

    第一步“写”CaCO3+2HCl=CaCl2+H2O+CO2↑;

    第二步“划”CaCO3+2H|Cl=Ca|Cl2+H2O+CO2↑;

    第三步“拆”CaCO3+2H++2Cl-=Ca2++2Cl-+H2O+CO2↑;

    第四步“删”CaCO3+2H+=Ca2++H2O+CO2↑;

    第五步“查”检查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守恒。

    依据这种方法,初學者可以降低出错率,便于区分和判断。针对选择题,学生可以直接写出化学方程式进行划分,然后删去不参与反应的离子,省去大量繁琐的书写时间。

    四、打破学生遗忘曲线,加强训练巩固学习

    学生积累知识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对离子反应及其相关概念的认知水平存在显著差异。这要求学生应该运用皮亚杰的“同化-顺应-平衡”理论,从学生自身已有的认知出发,通过同化、顺应的方式改变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在接收到外部信息的刺激,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法、讨论法、课件演示课程等来帮助学生将刺激内化于自身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达到一种新的平衡。当学生概念训练遇到新的问题时,也可以通过这一理论使知识结构达到新的平衡,进而帮助学生达到知识的不断加深巩固的目的,打破学生存在的遗忘曲线,将知识牢牢记住,并且通过习题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不断加强语言信息的分析能力,逐渐感知把握题中已知关键信息。根据信息加工理论,为此老师应该定时安排考试对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程度进行分析,通过在课堂上讲授新的知识概念之前,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口头复述知识或笔试回答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离子反应概念时存在的问题。

    结论:总而言之,“离子反应”教学方式作为高中化学组成部分之一,对学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化学离子反应,才能取得理想的化学成绩。为此,高中化学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教学情感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杨华蕊,刘志平,汤希雁.基于三重表征的教材图像对比分析——以“离子反应”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8):9-11.

    [2]张春霞.立足高考化学试题 总结离子反应题型[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9):84-85.

    [3]袁婷婷.高中化学图像题解题策略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9(19):89-90.

    [4]史永鑫.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特长生培养研究——化学竞赛之《离子反应》导学案[J].新课程导学,2019(19):32-33.